1934年合影(前排右起:马裕藻、钱玄同、杨立奎、恭宪、贾霈)(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齐林泉
“我父亲一直坚持真理,又是一个很平淡的人。如果他今天还在的话,他不会赞同搞这样一个展览,并且也不会参加的……”6月23日,由北京大学在北大图书馆举办的“中国梦 北大情——马裕藻与北京大学”的题展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幕,马裕藻先生之子、94岁高龄的马泰先生,在展览中表达了对父亲的缅怀与景仰之情。
据悉,本次展览初衷源于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北京大学的考察。当天,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由此,展方以中国梦为主题,以北大情为主线,以马裕藻为主体,通过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和珍贵文物,将人们拉回到一百年前的北大和中国,走近马裕藻和那一代北大人,聆听他们心中民族复兴的梦想和见证为之奋斗的实际行动,从而让今天的广大师生进一步理解中国梦,凝聚中华情,以承前启后,薪火相传,激励和教育后人。
马裕藻(1878—1945)字幼渔,是近代文化名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早年受业于近代教育先驱叶浩吾,后留学日本。1913年5月在“读音统一会”上率先提出《注音字母》方案获大会通过,被聘为北大教授,1918年至1926年连续八年担任校评议员,参与北大建设。1920年起任北大国文系主任,任职长达14年,其间努力调和新旧二派,曾聘请鲁迅等名家来北大任教。作为中国第一部官方正式颁行的法定汉字注音——注音字母的首倡者,他对汉语正音、传播国语做出了突出贡献。终其一生,他将革命救国与治学报国贯穿结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有力贡献。
马裕藻不仅自己是北大人,受北大的影响,四个同门胞弟也走上了学术报国、跻身北大的人生道路。四弟马衡,字叔平,号凡将斋主人,曾任北大史学系教授兼国学门导师、考古研究室主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五弟马鉴,字季明,曾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主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七弟马准,字绳甫,以民间风俗研究见长,曾任北大教授,讲授文字学和目录学。九弟马廉,字隅卿,曾任北平孔德学校总教务长、北大教授,主讲明清小说。北大图书馆“马氏书专藏”,藏有马裕藻捐赠的文史类藏书21000余册以及马廉“不登大雅之堂”小说戏曲类藏书5300余册。
如果说在北大百年校史上,一门“五马”堪称传奇,那么,“四代”一校则被传为佳话。马裕藻的女儿马珏(1900—1983),1930年至1934年就读于北大政治系。1926年3月,年仅15岁的马珏用童真之笔写了《初次见鲁迅先生》一文,最初发表在《孔德旬刊》,后收入台静农编选的《鲁迅著作及其他》。建国后,该文又被收入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忆鲁迅》一书,成为唯一在鲁迅生前由学生撰写的回忆文章。
马珏的女儿、马裕藻的外孙女杨康善(1937—),1961年进北大东语系,毕业留系任教直到退休,曾任北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研究员。外孙女婿孔远志(1937—),1960年进北大东语系,毕业留系任教直至退休,为教授、博导、资深翻译家。曾外孙女孔涛,2000年毕业于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东方学系,2012年至今,任职于北大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副研究员、博士。颇具意味的是,自1913年马裕藻先生走进北大红楼,到2012年马裕藻的曾外孙女孔涛回到未名湖畔,恰好一百年。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由国家图书馆、鲁迅博物馆、新文化纪念馆等单位提供的马裕藻手稿、专著、书信等文献资料,很多文献是第一次公开展出。
与那些生前身后声名赫赫的人物相比,千千万万的北大人,就像马裕藻一样,只是孺子之牛,传火之薪。但是,回望一百多年前,正是许许多多马裕藻这样的北大人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在广袤的近代高原上,延展了巍峨的五四山脉,托举了高耸的北大巅峰。
在展板前,坐在轮椅上的马泰先生语速虽慢,却依然声若洪钟地追忆了展板上父亲马裕藻早年加入光复会、与鲁迅在日本共同师从章太炎,五四运动期间作为北大评议会评议员争取挽留蔡元培校长、维护北大正常秩序,北平沦陷后拒见受日寇委托前来请自己出山任教的周作人,任北大国文系主任14年间强“国文系”、立“国学门”、主定“国音”、倡颁“标点”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