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把真善美镌写在学子人生的坐标上

[db:作者]  2014-06-18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志愿服务在门诊”活动。

关爱农民工子女—走进兴庆区第十九小学。

亲情陪护。

护理学院2010级本科二班开展“致敬夕阳,携手创幸福”主题团日活动中,同学们为老人修剪指甲。

无偿献血教育基地揭牌。

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

为小朋友们测量视力、填写健康卡。

爱心传递到农村。

为癌症学生捐款。

爱心传递林种植活动。

敬畏生命。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龄的宁夏医科大学,是宁夏仅有的一所普通高等医学学府。医者仁心,这所大学的校训与古人的理想可谓异曲同工,这就是“笃学精术,修德济人”八个大字。

    “笃学”主张专心致志、求真务实地学习广博的知识。“精术”主张术业有专攻,对专业技能达到精益求精。“修德”主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追求美好的职业境界。“济人”主张渡化人、引导人、培育人、塑造人,用高明的医术和优秀的品德使世人受益。八字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有着品不尽的韵味。

    真、善、美、礼、义、信,是挂在人类胸前的一串璀璨珍珠,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青年学生处正在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一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即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他还形象地比喻说,这就像穿衣服系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秉承修德济人的良训,宁夏医科大学坚持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恩、奉献融入育人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目标就是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为此,学校在学生中开展的一系列公益活动,如雨后春笋,让校园内外到处弥漫着青春的颜色。

    责任:欲为良医先学做人

    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古人说“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育人者,必先塑其爱心与良知。在宁夏医科大学,培养学生良知与爱心的活动就像水和空气一样,从学生一进校门就与他们的生活水乳相融,与他们每个人的生命相得益彰。

    特殊的爱献给特殊的你。在过去的1800多个日子里,学校有近3000名同学定期到银川市星语家园做志愿服务工作。学生们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如何开口说话。志愿者们坚持每个周末前往那里看护这些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协助老师们上课,规范课堂行为,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帮助他们走出阴影。从起初的不理睬、不配合,到慢慢换得他们的微微一笑,再到后来的一个热情拥抱,这种生命的感动让每个人动容。

    “小莉,有我们在你身边。”在宁医的校园里,小莉的名字,一度成为师生们关注的焦点。一个刚迈入大学学府的大一新生,一个活泼开朗、坚定自信的花季女孩,一个平凡朴实、善良大方的青春学子。当病魔无情地降临到她的身上时,她的勇敢、镇定和乐观,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到震撼。同学们很快发起爱心捐款倡议,设立爱心求助邮箱,纷纷解囊相助。她的病情一直深深牵绊着同学们的心,邮箱中一条条温馨的提示,盛满了大家浓浓的牵挂和祝福。“小莉,有我们在你身边,你一定会很快好起来。”

    “奶奶,我们来看您了。”“奶奶,我和同学们今天没课,正好来看看您!”5月的一天,家住清和社区的王奶奶家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不过,这些年轻人可不是王奶奶的亲人,而是清和社区服务站组织的志愿者,专门为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老党员上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洗抹布、擦窗户、打扫卫生……刚进门,宁夏医科大学大二学生倪瑞就和同学们忙碌了起来。因为没有子女相伴,王奶奶一直都很孤单,今天一下来了七八名年轻志愿者,让她特别高兴。

    “现在我们每个班级都是一个爱心团队,每月定期在社区开展至少两次志愿服务活动。如今,这已成为我们的一项品牌活动。”倪瑞笑着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夏医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已建立志愿者协会二级学院分会12个,建立各类志愿者分队、社团23个,小分队131个,形成和带动专业志愿服务队伍20支,涉及爱心助盲、医疗服务、扶老助残等众多方面。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达5000多人次。     

    感恩:德行宁医善在宁医

    “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高校奖、助学金的评定,是评价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的标尺,也是学生的关注焦点和热门话题。近年来,宁夏医科大学独辟蹊径,从大家司空见惯的学生奖助学工作入手,创新方式,针对本校生源大部分来自西部、贫困生比例较高的实际,利用奖、助学金开展大学生义务奉献工作和爱心传递活动,将奖助、勤工与育人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高校,国家奖学金8000元,励志奖学金5000元,国家一等助学金3000元,对学生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学习成绩一直被视为评价学生的一条红线。虽然一些高校也有许多措施和方法,比如德育考核、比如综合评价、比如社会实践等,但最后还是学习成绩占着主导的地位。“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少不了”。把什么都给学习好的同学、学生没意见、老师没意见、实际好操作、事中没人告、事后不怕查,这种做法看似最佳方案,既省事又安全,实际达不到预期效果,导致学生只顾学习、只顾自己、只顾成绩,团体观念、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不断弱化。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宁夏医科大学的做法是,创新方法,有所作为,赋予奖助学工作以中国传统的道德、人文思想和人格标准,化平凡为神奇,开创高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举措,规范、引领、教育、培养新一代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感恩意识。

    这种创新表现在,学校用公开透明的形式,义务奉献积分考核的手段,德育动态量化的评比措施,创新开展大学生义务奉献工作和爱心传递活动,赋予学生奖助学金以更深的内涵和特殊的育人功能。学生获得奖、助学金的同时,在不影响自身学习和本人自愿的情况下,要义务奉献,其奖助学金的评定要结合义务奉献的考核,这样就使义务奉献和志愿服务,从口头说教变成学生实际行动和客观要求,把学生义务奉献活动变成学生积极志愿的行为。

    学校在全国首先通过试点、实践、探索和大胆创新,逐步规范和实现了各类奖助学金的评选程序。国家奖学金由各学院推荐,学校学生代表大会公开答辩评选。国家励志奖学金由年级推荐、各学院学生代表大会公开答辩评选和学校监督审核。国家助学金由学生申请、班级量化评议和各学院监督审核。这样就形成了完善的量化考核,公开答辩、评议,跟踪动态记录的评选体系。在一次国家奖学金评审答辩会上,1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学习成长情况、阐述申报理由、现场答辩等环节,差额竞争13个国家奖学金名额。临床医学专业的朱丽丽是提出申请的学生之一,她曾连续3年荣获校级三好学生,还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她告诉笔者,实行公开答辩制,让她更自信、更坦然,这样评选出的奖学金获得者也让同学们信服。

    权益和义务相影随形,相伴而生。学校严格按照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推行义务奉献工作和爱心传递工程。要求获得国家奖学金学生当年义务奉献不少于100小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生当年义务奉献不少于80小时,获得国家一等助学金学生当年义务奉献不少于60小时,获得国家二等助学金学生当年义务奉献不少于40小时,获得国家三等助学金学生当年义务奉献不少于20小时。学校综合奖学金、各类社会奖助学金学生当年义务奉献不少于10小时,按义务奉献手册登记计算,如果在活动中表现不好,或未完成义务奉献服务岗位要求,学校将取消其继续享受奖、助学金资格,让义务奉献在阳光下运行。

    按照“不占用学生上课时间、不设置学生力不能及岗位”的原则,学校设计了一套“义务奉献积分管理办法”,工作时间与积分系数相乘就是学生所得积分,周一至周五在校内义务奉献积分系数为2,校外义务奉献系数为3;周六、周日校内奉献积分系数为3,校外为4;寒、暑假,校内奉献系数为4,校外为5;凡参加自治区级志愿服务类工作积分系数为6,参加国家级别志愿服务类工作积分系数为8。享受国家一、二、三等助学金的同学,每学期义务奉献总积分分别不少于60分、40分、20分。学校每年评选30名“义务奉献工作先进个人”,受表彰个人次年评选各类助学金优先考虑;全年累计完成总积分超过应完成总积分标准的50%者,次年评选各类助学金优先考虑;每10分义务奉献总积分可兑换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爱心超市”购物券一张。近日,临床学院2012级学生刘梦莹趁着午休时间到学校的公益岗工作了一个多小时,“赚取”了2个积分。她说:“义务奉献积分制,为我们搭建了展示能力、体现素质及培养责任的平台。”

    爱心服务没有终点站,永远在路上。学校以受奖、助学生为骨干,成立了爱心传递站,在学生中,在老师中,在学校周边社区、单位,收集旧衣物、旧书、旧日用品等,然后汇集到爱心传递站,由爱心传递站的工作人员进行清洗、分类、整理后,有需要的贫困生可以无偿为自己选取,也可以为家人或认识的其他贫困者选取。学生不需要的旧衣物,再送到贫困山区农村,给那些需要的困难群众。去年3月,该校勤工助学中心爱心传递站正式挂牌,由受助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我提升,服务于广大学生。截至当年10月,爱心传递站共收到该校师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近5000件,书籍近1000本。随着天气转冷,学校勤工助学中心爱心传递站决定举办一场“一元送温暖”活动,帮助一些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温暖度过冬季。活动中,爱心传递站挑出3000多件比较好的衣服供广大学生选择,整个现场分为四个区,上衣外套区、毛衣毛裤区、裤子区、衬衣区,所有在校学生花费1元钱就可以任意挑选一件称心如意的衣服。

    让爱心传递在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根,在校园四处开花。一名大夏助学金受助学生,毕业后没署名寄来第一年的积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很多受助学生,走进敬老院,和老人谈心,做心理疏导;走进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给困难家庭学生进行课业辅导;走进周边小学,“以爱牙日”为主题帮助宣传健康知识;走进医院,为患者志愿做导医服务;周末走上街头,开展简单健康体检、义务按摩服务,义务献血;走进学生中间,义务进行心理咨询,及时疏导服务学生心理健康。宁夏大学生心理咨询师培训基地,就在宁夏医科大学心理教育咨询中心挂牌。

    奉献: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是宁夏医科大培养白衣天使的不懈追求。

    四年一日志愿服务扎根医院。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大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白大褂,佩戴“临床医学院志愿者”绶带,见到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便主动上前搀扶,或者把轮椅推过去,细心地将老人扶上轮椅;他们帮病人取药、陪同检查、送报告单;他们给患者解答疑问,耐心分诊,深受患者好评。

    他们就是2011级学生,进入后期临床学习后,同学们踊跃报名,以班级为单位,轮流上岗,坚持每天准时到达,在负责人的耐心讲解后,根据分配服务区域,开展定向服务。大家克服了最初的紧张不安,竭尽所能,热心地为每位前来就诊的患者服务。“志愿服务在门诊”活动开展四年来从未间断过,在与患者的早期接触中,他们能够充分关注患者客观心理及情感需求,为他们在今后的从医生涯中,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无偿献血传递爱心。检验学院2001年起,每周末组织志愿者到步行街、采血车、采血点等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志愿服务活动。14年来,参加此项活动的志愿者累计达447名,他们在宣传无偿献血同时,累计献血10万余毫升,许多同学们还参加了捐献骨髓干细胞活动,2012年他们获得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无偿献血优秀志愿服务队”的荣誉称号。

    学生们还依托专业优势,奔赴银川、贺兰、永宁、固原、中宁、吴忠等地社区及乡村,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为当地群众开展检验项目检测、医疗卫生知识宣传、儿童寄生虫病感染普查等,服务群众达16300人。各志愿服务小分队还与宝庆社区、北苑社区等9个社区结对子,定期开展社区医疗卫生、帮扶老人、卫生打扫等志愿服务活动,仅2013年就服务18次,颇受好评。

    中医按摩爱心服务团在行动。中医学院学生先后在宁夏军区干休所、永宁敬老院敬老院、康馨社区、天盛社区等地方开展“志愿服务夕阳红”、“一助一”等活动,为群众进行推拿按摩,平均每月活动2次,每次参加活动人数保持在20人以上,尤其受到了患有颈椎病、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中老年患者的欢迎。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师生40余人赴贺兰县习岗镇五星村进行传统保健知识宣传、送医送药及义务按摩等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发放填写问卷271份,为当地群众测量血压100余人次,义务按摩近100人次,发放了近千份医疗知识宣传手册。近年来,中医学院学生近年来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50余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达1000人次,服务时间达24000小时,服务群众达20000余人。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和各项荣誉,其中2名同学获得自治区优秀志愿者,1名同学被评为银川市优秀志愿者。

    “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传播正能量。在护理学院,活跃着一支“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自2012年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成立以来,他们以社区服务、医疗义诊、慰问老人、义务献血为主要内容,将“人道、博爱、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护士志愿服务队,他们坚持每周周末,在永宁县中心敬老院开展亲情陪伴、卫生保洁、义务按摩、测量血压、文艺演出等长期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的行动感动着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同时也在感动着他们自已。2012级高职护理1班的赵玉博、李玲两名同学,不论刮风下雨坚持每周前去探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天长日久,老人们把她们当作自己的亲孙女看待。2013年5月的一天,中心敬老院的两位残疾老人受全院老人的委拖,亲手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护理学院。

    在长期的志愿活动中,护理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志愿者。2012级高职护理(1)班的赵玉博同学被评为全区大型公益活动“鲜花朵朵送雷锋——我们身边的雷锋”荣誉称号,丁伊同学被评为黄河善谷慈善博览会优秀志愿者,刘长芬、刘嘉欣两名同学荣获银川市优秀志愿者,朱苗等五名同学被评为宁夏医科大学优秀志愿者,他们的行动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位队员。2013年5月,护理学院被银川市兴庆区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队,成为高校中仅有的受到表彰的团队。

    公益青年张国波,让爱心荡漾校园。张国波,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08级临床2班学生。这位来自内蒙古的小伙子,热情,开朗,大方,热衷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于点点滴滴中奉献着自己涓涓爱心。

    张国波被同学们称为“不是班委的班委”。同学有了困难,他总是最贴心的那个。2010年冬天,一位女同学考试中突然身体抽搐,同学们不知所措,张国波立即向监考老师说明,然后拨打120,并一路随救护车送女生到医院急诊。女同学感激地说:“从大一到现在,我两次急诊,国波都在。第二次病重住院了,国波一下课就过来照顾,给我的脚按摩,一按就是几个小时。”在临床2班,凡遇到这样的“急诊”,张国波都在身边!2010年,张国波全票被推优,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2011年,获校“义务奉献优秀个人”称号。

    张国波大一的时候就加入了宁夏医科大学组织的“红丝带”爱心社,成为社里骨干力量。一次,他在银川步行街上看到采血车发出血液告急通知,立即与社员一起联系血站来学校采血,并在学校宣传义务献血的必要性。张国波是中国红十字会注册志愿者,经常参加红十字会的志愿活动,有时还到广场为群众现场演示急救和心肺复苏方法,他说,作为医学生,有责任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大家,这也是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前提。

    张国波最喜欢去敬老院陪老人,他说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老人而变得更加温馨。每次走进敬老院,他除了帮助老人整理房间,擦洗地板和打扫院子外,不忘给老人们测血压,讲解饮食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了解他们的吃药看病情况。曾有一位大爷拉着他的手诉说看病不方便,张国波回到学校后便在校园出展板,呼吁大家经常去敬老院看老人,哪怕只是给他们测测血压。他这样许诺:这辈子一定要做一个好医生,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

    大爱无疆,上善若水。来到校园燕宝慈善爱心超市,你会发现货品琳琅满目,而价格比一般超市要便宜许多。作为宁医学子,他们是幸福的,因为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无处不在。走进“爱心传递林”,柳树临风,丁香吐蕊,学子们以每年义务植树的方式,为校园织美添绿,把深深的感恩植于母校的土地。每年清明节,学校都要举行医学生誓词宣誓,开展“向逝者、遗体捐献者致敬”大型纪念活动,不忘向逝者献上一束白花,铭记“性命相托”的重任,履行“守护生命、敬畏生命”的诺言。

    当代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到青年自身的价值观状况,也关系到全社会的价值风尚和价值创新;不仅关系到青年的健康成长成才,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仁者爱人”,“德不孤,必有邻”。宁夏医科大学学子们心中的大爱已超越自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充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春风,如细雨,正在向校园之外的世界涌动。(马晓东 孙志诚)



/jiaoyu/zatan/2019-12-17/2913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