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以来,广西玉林市玉州区有近3300名教师不同程度参与到有效教育改革实验中来,占全部教师的80%。经过近10年的努力,玉州区形成了教研训一体化的特色教研之路。
■本报记者 周仕敏 实习生 阳舒绮
被称为“调皮王子”的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实验一小学生罗上斯,三年级开始接触哲学方式教学法后,学期末的智慧分从负200分变成正200分,还多次代表小组发言。他的转变是该校实施有效教育后,课堂从“听话”变“对话”、教学从“填鸭式”变“参与式”的结果。
2004年,玉州区开始进行有效教育模式的探索,是全国首批38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也是广西最早开始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的试点县。如今,10年过去了,广西已有12个县的部分学校参与试点。
学习变得轻松了
玉州区大北小学(084)班的课堂小组讨论中,王柳春老师要求大家总结第一单元的知识,魏雨秋灵光一闪,对伙伴们说:“总结复习,就是检查我们的收获嘛,我们好比是捕鱼者,看谁能捕捞到最肥美的大鱼呀!”
组长梁婉柔一听:“对呀!我们怎么没想到呢!”于是,他们小组决定用鱼状图来呈现知识,魏雨秋负责总构图,其他成员负责总结记录这个单元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分工记录完成后,大家拿着彩笔商量着给构图润色,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就这样整理出来了。
魏雨秋感受到了被赏识和学习的乐趣,慢慢地由以往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到后来的融入班集体,积极踊跃发言,并多次受到老师赞扬。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现在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了”。
玉州区实验一小三年级学生杜曜宇很喜欢这样的课堂,他说:“以前我上课时总爱‘开小差’,现在要全心身投入,因为一不小心,我就会拖小组的后腿。”
课堂上的问题课堂上解决,效率高了,作业少了,“减负”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最让教师们高兴的是,学生们作业减少了,成绩却一路上升。玉州区实验一小三年级班主任黄艳说,语文、数学布置作业是交叉进行的,做作业时间都控制在半个小时内完成。
目前,玉州区是玉林市参加中考比例最高的城区,也是广西高中辍学率最低的城区。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玉州区南江一中生物课教师李东勤,为了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细菌与食品的制作”内容,主动创设平台,让学生自己动手酿制甜酒、制作蛋糕、学做酸奶。这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学习感受知识的做法,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对生物课总是兴致勃勃。
“学生喜欢什么我就教什么,而不是我喜欢什么就教什么。”王柳春说。
“妈妈,今天全班同学为我鼓了两次掌,你帮我画一个气泡图吧,有气泡图我作文会写得更好。”玉州区实验一小三年级学生梁磬雯对妈妈说,她学习了哲学方式思维课后,使用气泡图写的作文被评为全市优秀作文,同时被广西一家杂志采用,还有稿费。
“气泡图是有效教育哲学方式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是为了扩展学生思维,如从‘纸’学生会散发出工整、木头、房子、绘画、彩色……”黄艳介绍说。
玉州区教育局教研室工作人员黄桂雄说:“没有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没有教学方式的变革。”自2004年以来,有近3300名教师不同程度参与到有效教育改革实验中来,占全部教师的80%。经过近10年的努力,玉州区形成了“以专家为引领,以课堂为重点,以课例为载体,以团队为组织,以训练为主线,讲、评、研、训相结合,城乡全覆盖”的教研训一体化的特色教研之路。
让更多孩子“抬头挺胸”
“教改项目有很多,广西推行‘有效教育’这一教育操作体系,体现了广西教育改革、人才培育方面的发展思路。”广西教育厅副厅长白志繁说,“我每次深入到玉州区农村小学听课,总能看到学生脸上充满了自信、阳光。有效教育容纳了东西方教育的优点,能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孩子在小组互动中培养关注他人的习惯及团队精神。”
“以前的人才培养是传授知识,而有效教育是传授能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头都抬起来,现在不仅可以抬起头,还可以大声问好。”白志繁说,教育改革不是一句口号,它涉及方方面面,关系着孩子们的前途。
从早期的38名专家型教师到200名骨干型教师,再到后来的500名参与型教师宝塔式人员培养,学校与教师以自愿参与为原则,2009年以“毓秀班”为组织形式,培养深入到各校、各学科的有效教育实践种子,以此培养校级、区级骨干力量。2012年以来,玉州区把“毓秀班”的骨干培养工作提升为“毓秀工程”人才培养活动。
有效教育项目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确定的“双十工程”之一,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康高度关注,亲自带队到玉州区调研。她指出,玉州区10年来坚持教学改革,100多所中小学都成为“有效教育”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