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高中“国际课程班”须在规范中前行

[db:作者]  2014-07-03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一部分公办高中“国际课程班”,在逐步规范的基础上,实现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方式转型。

    ■汪明

    据媒体报道,“2014年北京国际高中大型择校展”近日在京举行,共吸引了北京四中国际部等近30所优质公办学校国际部、国际学校及2000余名家长和学生参加。同样,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十一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上,前来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这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高中“国际课程班”的巨大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北京等地今年也发布了停止审批高中国际班的通知,加强对高中“国际课程班”的规范管理已成一种基本方向。在市场需求巨大而政策逐步收紧的背景下,各地高中“国际课程班”究竟该何去何从?

    当前,确有一大批学生是瞄准将来出国留学的,这种留学需求究竟该由公办高中、民办高中还是各类出国培训机构来满足呢?对此存在着一些不同认识和看法。有观点认为,作为公办高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是自身的一种职责,对于目前的一批国内优质高中学校而言,具有举办“国际课程班”的优势和条件,理应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也有观点认为,满足学生的选择性需求,主要应当由民办高中和社会培训机构承担,公办高中举办“国际课程班”,不免有挤占公共教育资源的嫌疑。

    应当承认,公办高中引进国际课程,不应简单做成“出国留学预备班”,而应当致力于深化课程改革,满足和服务于所有学生的需求,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和要求。事实上,目前各地已经有一批高中学校通过引进国际课程、举办“国际课程班”,实现了与高中课程改革的良性互动。但应当承认,这些学校在致力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学生出国留学的需求。向这些学生额外收取费用,虽然符合公平原则,但会给规范高中收费带来困扰。

    从规范高中收费的角度看,目前各地公办高中“国际课程班”采取的高收费方式不可持续,规范的思路是什么?上海的做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目前上海鼓励开展国际课程探索,其定位比较清晰,主要致力于深化课程改革。对于这一具有明确指向的改革探索,上海市在收费上予以严格限定,公办高中举办的“国际课程班”不再额外收取费用,这一做法也契合了当前高中国际课程引进的价值追求和政策取向。

    对于高中学校举办的这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当严格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相关规定,依法办学、依法收费。而对于目前一大批立足于满足学生出国留学需求的高中“国际课程班”,可能将会面临一个逐步转型的过程。一部分公办高中“国际课程班”,在逐步规范的基础上,实现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方式转型。当然,申请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须经地市教育部门同意,由省级教育部门审批,报教育部备案,同时要求学校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教学与管理水平等必备条件;一部分公办高中“国际课程班”,需要逐步实现办学定位转变,同时在收费上进行相应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中“国际课程班”的规范要有一个过渡期。

    事实上,除了需要对公办高中“国际课程班”的收费进行规范,对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规范同样至关重要。高中学校举办“国际课程班”,应当根据国家和省市普通高中课程及学分规定,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同时,数理科目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可以采用学分互认方式引入国际课程。凡采用学分互认方式引入的国际课程,需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这种基本的规范要求,有利于解决当前高中“国际课程班”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和学分互认等环节上随意性过大的问题。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jiaoyu/zatan/2019-12-17/2919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