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文科考试应从“编凑”走向“回答”

[db:作者]  2014-07-03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赵章靖

    又到了大学期末考试的时节,校园里处处可见如此场景:考前请老师“划重点”、复印笔记,凭短期集中的记忆将知识点“搬进”头脑中,考试时再“搬到”答卷上。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被动编凑而不是主动应答的考试行为?笔者认为:一是大学生早在中小学阶段就形成的“应试习惯”。对于文科考试而言,这种应试习惯所关注的,是牢牢记住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训练答题技巧,考试时“踩点得分”。二是大学里许多专业课教学未能教给学生用学科思维范式去观察、分析问题,从而也未能领略学科知识的魅力并进而主动质疑、探究。而且,大学文科期末考试也很难说是在考察学生的学科能力,更多还是偏重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这种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合谋”下,考试也往往成了走形式。

    摆脱这种被动编凑的考试尴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就学生而言,应尽快转变学习方式,回到“是什么”、“为什么”的求知本位。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掌握基础知识是必要的。然而,对于文科学习而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并不仅仅是凭死记硬背就能够实现,它往往经由“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式的不断领会与思考,师友之间不断的质疑、究诘,以及对相关问题持续不断的思考与追问中,才能逐渐精通学科知识,进而形成学科素养。

    其次,就教师而言,也应走出照本宣科的讲义陈述。在课堂上,师生围绕专业课问题自由交流、坦诚对话,学生才有可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并进而摆脱掉原来的应试习惯。而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同时,也有可能借助他者视角触发对自身治学领域的深入思考,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再者,就学校考核来说,也应改变以发表论文为重的现状,而应引导教师从枯坐书斋构思论文,走向生动活泼的教学。

    惟其如此,文科考试才能从被动“编凑”走向主动“回答”。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



/jiaoyu/zatan/2019-12-17/2919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