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晴
体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强身健体,愉悦精神,幸福人生,服务社会。怎样实现这一终极目标?我认为,兴趣导入,技能铺路,制度保证,持之以恒,形成习惯。而在培养青少年体育习惯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则负有不可推卸的使命与责任。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则可受益终身,而坏习惯则贻害一生。可见,培养青少年的体育习惯是何等重要,而体育教师又是这项任务无可替代的主导者和践行者。
当代体育教师,应摆脱过去重“艺”而轻“志”的育人理念和工作思路,把培养青少年的良好习惯和体育习惯作为自身的职责,担当起培养学生健康良好体育习惯的重任,为终身体育和快乐人生打好坚实基础。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体育教师的责任,而且也是体育教师有所作为和历史担当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如若缺位或错位,那将会误人子弟或愧对使命。
怎样培育体育习惯呢?一是兴趣导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依顺天性,培养体育兴趣。以良好的兴趣导引,等于成功了一半,培育青少年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师万万不可忽视的。二是技能铺路。体育技能是形成兴趣和走向“习惯”的载体,体育教师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教会青少年两三项标准规范的体育技能,而不是天天领着孩子在操场上“嬉闹”。许多成年人抱怨当年体育教师没教会一项体育技能,从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体育教师的否定。三是制度保证。无规矩难以成方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要制定“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导之以行,为形成习惯提供制度保证。四是持之以恒。体育技能成为体育习惯,当在坚持和达其“自动化”,让学生们在参与体育运动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和表现自我,体现人生价值和精神愉悦,使其欲罢不能,欲止再进,不断进取和生活,融入生活和生命,成为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五是教师示范。有其师必有其徒,只有执着和献身于体育事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良好体育习惯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体育教师的体育情怀、赤子之心、教学技能、爱心韧性、责任境界,将是培养习惯的精神财富和潜在力量。精神所系,功夫在“戏”外,体育教师必须实现由“艺”到“志”的生活,立足生活而超于世俗,教人者教己,以己示人,以己育人。
青少年良好体育习惯的培养,是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保障。体育教师肩负着重要责任,也是自身成事立业的本职和责任。为此,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境界和技能水平,立志培育青少年的体育习惯,为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和建设体育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