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唯有多方利益契合

[db:作者]  2014-07-1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邢晖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作为方向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尽管总体和实质性突破难度很大,但地方探索和局部推进可圈可点。从浅到深,从少到多,从单向到多向,从短期到持久,从实践行动到政策制度,学校和企业、地方和中央,一直都在提升和变化。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过去曾因“小学校对接小企业、服务小五金的大战略”而引人注目,现今又谱写校企深度合作“三部曲”,即“合作育人—引企入校合作生产—合作技术研发”,其实践探索立意更高、视野更宽、内容更广、力度更大、效果更明显。概而言之,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都成为赢家。

    站在职业学校的视角,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是急政府之所急。职业教育首要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希望造就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地方政府所想所求。通过校企紧密合作,既能解决就业市场的“技工荒”,又能缓解教育市场的“招生难”,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政府部门何乐而不为?当然,重要的是政府要帮助学校和企业解决合作中的一些具体难题。

    二是急企业之所需。学校培养人,企业使用人,供需匹配是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愿望。但目前企业规模和水平不平衡,中职学校牵手的绝大多数还是私营或小微企业,他们与学校合作的动机首先是有利可图,主动服务应该是学校的先导意识和着力点所在,通过先付出、先贡献,再寻求支持和帮助。永康职校就是切实从管理、技术、生产、生活等方面让企业先得到了实惠。企业需要“信得过、用得上”的员工,自然希望介入办学全过程,从招生到培养再到就业,从校中厂到“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在企业自愿下不断升级,学校随之在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积累上赢得便利。因此,互动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应然。

    三是借高校和科研院所之力。开放办学、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之势。“精密五金模具研发中心产学研联合体”,就是职校借船出海、借鸡产卵,与大学、行业、研究部门多方合作、深化校企合作的实现载体。中职学校成为科技研发中心,并不多见。

    四是使教师扬长避短,促学生更好更快成长。校企合作是路径不是目标,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是培育人才。首先,优化教师是关键。实践证明,“上挂横联、内提外引”的师资提升模式,是帮助教师走出实践能力困境、主动服务企业的成功案例。其次,促进学生成才是归宿。实习即生产,作品即产品,毕业即就业,这样的校企合作也会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在多方利益主体的对接磨合中,不断前行。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jiaoyu/zatan/2019-12-18/2955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