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鹏
近几年,武汉大学生暑期去海外实习的不少。对于这群选择暑期海外实习的大学生来说,有的为给留学打前站,有的为锻炼生活能力、增长见闻,还有的则是希望为就业简历镀镀金,但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大学生赚的不如花的多,海外带薪实习只是“看上去很美”。(8月11日荆楚网)
前些天,网购实习证明,编造实习报告,企业“快餐式”实习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而近日国外实习又爆新闻:花4万在海外做“苦力”,最多一天打扫了27间房;女大学生遭遇抢劫;黑中介忽悠。看来,此事不容小觑。
借海外实习之名忽悠学生和家长的,大有人在。不是骗子太高明,而是家长太幼稚,再加上存在监管漏洞。此事可能走入“年年岁岁喊打假,年年岁岁喊被骗”的怪圈。
这个题如何破?关键要看相关职能部门能否把事做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家长们辨别真假能力等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不过,除此之外,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其他方法了?
首先,教育职能部门可以把有资质的海外机构公示出来,让广大家长在不明真相时,上网一查便知。此外还需要各职能部门严把海外实习中介审核入门关、规范实习中介的经营资质,不能让这个市场乱了套——只要谁能吹,谁就挣大钱,谁老实巴交就得退出圈子。让老实人吃亏,只能惯坏了那些骗子。
其次,个别家长不能再盲目地望子成龙了。一方面,必须认清形式,不要好高鹜远、妄自菲薄。毕竟,能去海外实习的学生还是少数。另一方面,参加海外实习跟以后能不能上海外名校并没有本质联系。有海外实习这个天价费用,还不如在国内找个好公司实习,没必要迷信那些高价海外实习了。正所谓,没有迷信与盲从,就没有被骗。
简言之,天价海外实习真的没什么,不就是个实习吗?去国外打扫卫生实习,在国内不能做吗?短短几天就能改变大学生的一生?这是不是有些炒作、忽悠之嫌?唯有职能部门及时公示白名单、家长不迷信,才能让海外实习规范起来。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市金水路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