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牛气”背后有“底气”

[db:作者]  2014-08-15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计算机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几乎都有开设,山东职业学院能连续夺魁,“牛气”背后有什么样的“底气”呢?

    ■通讯员 王建科 本报记者 魏海政

    “我们就是冲着一等奖去的。”山东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杨文虎告诉记者。在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他的团队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中成功卫冕,再夺第一名,荣获一等奖。

    计算机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几乎都有开设,山东职业学院能连续夺魁,“牛气”背后有什么样的“底气”呢?

    “状元老师”培养杰出新人

    “去年备赛,我差一点就被工作、精神上的压力和来自身体的‘红灯’打垮,但只要能让学生有出彩的机会,我就选择继续承担。”指导教师刘志杰说。他和老搭档马立新老师培养出了去年的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

    如何组队、挑选队员,两位指导教师有着独特的见解:“基础不牢的不行,心浮气躁的不行,马虎大意的不行,死气沉沉的也不行。”在如此“苛刻”的选拔条件下,来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王文伟、李光耀、由佳玮进入两位伯乐的“法眼”。其中一名担任班长,另两名是系里机房管理员。“班干部的团结领导能力,加上管理机房的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夺冠的重要因素。”刘志杰说。

    既然是瞄着冠军的目标,就得有个响亮的名字。“刘志杰和马立新两位老师决定用他们的名字组合,叫‘立志’团队,目标就是培养杰出新人。”不仅如此,去年全国冠军团队的戴恩军和孙怀柏两名学生也主动参与到培训工作中,不仅传授经验,还带来了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傻帽”企业鼎力支持

    “哪有这么傻的企业啊,免费培训,还管吃管住。”队员王文伟说的是该校的重点校企合作单位——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向学校免费提供师资培训、学生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指导,还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为特困生提供助学资助。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华三公司联合开发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与互联设备”等课程,学校引入企业的工程案例和人才培养要求,采用企业的技术培训教材,将行业标准引入教学,并将全球权威行业认证作为学习的考核标准。

    在去年的大赛中,华三公司就曾派金牌讲师为参赛团队作了三四个月的专业培训。今年,公司加大投入力度,安排3位队员到杭州总部接受前沿、直观、细致、多样化的系统培训,帮助团队成员提升素质,强基固本。

    “企业只有竞争才有发展,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和学校的合作,更多的是对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每一个信息人才的关爱。”该公司总裁吴敬传说。

     “内外兼修”成就解牛庖丁

    除了赴华三公司总部接受培训外,“立志”团队更多是在学校实训室里度过的。该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团队提供了先进的实训设备和优秀的指导教师。

    “今年的比赛内容包括数据中心网络、综合布线、传感网及云计算服务网络搭建等项目,其中的云计算服务网络搭建就是在我们新建的云计算实训室里完成训练的。”马立新说。云计算实训室的建设,换来的不仅是大赛冠军,还有一大批学生学习云技术,从中受益。

    在备赛集训中,该校融汇“项目导向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马立新说,比赛的过程就是实施项目的过程,如果按照以前的老套路教,学生可能对每个环节都清楚,但真要完成一整套的流程,就会出现脱节掉环的可能。而“翻转课堂”则是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化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当距离比赛还剩一个月时,“立志”团队开始了魔鬼般的冲刺训练。尤其是在最后15天,团队完全参照大赛时间安排模拟训练,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半,就连吃饭和上厕所都要算到比赛时间里。队员李光耀说:“少吃一顿饿不死,少喝一口渴不死,如果影响了最后的成绩,我们都会后悔死。” 

    6月的济南,闷热往往使人烦躁,长期备战打乱了队员们的正常生活作息,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控制也不容忽视。两名指导教师各自发挥优势,一个当“妈”,一个当“爸”,加上去年的冠军“前辈”,从生活点滴着手,配合随时随地的心理疏导,最终让3名队员成功达到了解牛庖丁的境界,最后一举夺魁。

    “技能大赛是一个检验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平台,同时也引导着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在总结大赛的经验和收获时,学院副院长祝瑞花说,每次大赛现场,师生都能看到全国最顶尖的选手比武,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信息,了解到最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祝瑞花说。



/jiaoyu/zatan/2019-12-31/3021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