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华北电力大学建立了集经济资助、心理帮扶、就业指导于一体的立体式“绿色家园”帮扶体系,使每个贫困生都能挺起胸膛,自信快乐地享受大学生活。
■本报记者 柯进 通讯员 吴素华 宋嵩
英语成绩差,计算机应用水平低,难以适应都市生活,自卑敏感不合群……每次看到一些来自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表现出这些短板,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处长张新娟便心情沉重:“贫困的代际传递在许多农村学生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了。大学在通过各种资助手段帮他们解决经济困难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都市化进程’,提升他们在城市生活的基本能力和自信心。”
为此,近年来华北电力大学针对农村贫困生建立了集经济资助、心理帮扶、就业指导于一体的立体式“绿色家园”帮扶体系,使农村贫困生与城市学生一样自由呼吸。
个性化关爱让他们收获平等起点
在华北电力大学,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便会看到学校通过电话调查得知其家庭经济状况后寄出的“绿色通道”政策,“绿色通道”的大门正式向他们敞开。
新生入学时,该校在接待处设立“绿色通道”,每年帮助近3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为他们免费发放军训服装,对特别困难学生给予临时补助,5年来,各项资助累计达500余万元。
今年是学校自主招生中新增“农村专项计划”的第一年,为了把这项政策送到贫困生手里,该校成立了22个工作组,与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2600多所县及县以下中学一一取得联系,“一对一”地做好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的22个省的政策宣讲、释疑解惑、咨询指导。一些中学由于消息闭塞,不了解国家的教育新政策,对这种“送上门”来的好事表示怀疑,甚至误将该校教务人员当作招生骗子。经该校招生老师耐心解释,有216名学生报考该校,65人被最终录取。
自2012年启动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以来,该校招收人数由最初的30人增至今年的170人。同时,今年该校新启动的农村自主选拔专项招生,签约学生114名。至此,该校贫困生总数达到2000多名,约占学生总数的24%。
结对帮扶让他们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每年的新学年迎新当天,华北电力大学“绿色通道”现场宣传板上总会贴着一些老师的照片和简介。宣传板前,新生们会细心挑选老师,甚至有些老师直接出现在迎新现场,与学生耐心交谈。
这是该校连续3年推出的“绿色通道1+1”活动——由1名有热情、有爱心、有经验的优秀管理干部作为成长导师,对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帮扶。
张新娟介绍,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从新生入学起,便对其进行深度辅导和精细化帮扶,全程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指导他们的大学生活。
与常规的贫困生帮扶活动不同,“绿色通道1+1”更注重从心理和物质两个层面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是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侧重精神关爱、能力培养、信心树立和成长发展的全方位提升。这些成长导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城市生活、大学生活,还是学生倾诉烦恼的对象。
“虽然家离北京有2000公里,但进校就有导师的帮助,我顿时有了一种家的感觉。”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行管1301班的农村学生刘洋洋说。
自“绿色通道1+1”启动以来,目前该校有3个年级、14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2名中层干部及学生工作一线工作者参与其中,覆盖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C级学生的46.7%和学校中层干部及专职学工干部的40%。
学校的付出没有白费,2013年4月的数据表明,2012级高达90.7%结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合格率为100%;结对学生中,2012级获奖学金比例为45.5%,2011级获奖学金比例为50%。
“绿色氧吧”让他们自由呼吸
人际交往有障碍、学习基础差、自卑等,是不少贫困生的共性特征。该校把在某方面有共性特征的贫困生分到一组,配备专业教师,形成固定的工作坊。
工作坊是以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为引导者,以学生为参与者,以心理、思想教育等老师为专业指导者的朋辈辅导团体。在工作坊内,由于每个学生遇到的都是有相同困惑的同龄人,他们更容易敞开心扉,在一系列体验式活动中,通过朋辈交流不断认识自我、剖析自我、完善自我。
“绿色氧吧”是针对适应困难、学业困难、人际交往障碍等常见问题,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一项教育引导活动。在“绿色氧吧”内,导师们不仅组织多种主题活动,还经常组织贫困生开展“读书会”、“高雅艺术普及活动”等集体专题活动,还将专业导师定期进行的心理辅导活动穿插其中。
截至2013年底,“绿色氧吧”团队共有12位指导老师、3名学生资助中心老师、5名院系一线辅导员、4名心理和思想教育专业指导老师,参与的大一、大二年级农村贫困生超过200人。
张新娟说:“如果走在校园里或者毕业离校后,每个贫困生都能挺起胸膛,在内心充满自信,那么我们的实验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