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晖
水车是古人充分利用水力发展出来的一种运转机械。在历史上的很长时期内,水车都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灌溉用具。从唐代起,能工巧匠们便利用水车把水提到殿、亭的顶部,由此形成带有人工落瀑的建筑,作为夏日专用的避暑场所。
宋人王谠《唐语林》中提到风流天子唐玄宗造了一座“凉殿”。这座藏身在郁碧皇苑深处的华殿堪称建筑奇观,殿内有人造风阵阵吹拂,“风猎衣襟”,殿外则是“四隅积水成帘飞洒”。何以在公元8世纪上半叶就能出现一座装配了风扇和人工瀑布的殿宇?原来,唐玄宗凉殿的构造非常特殊,一座巨大的水车嵌在内。殿顶后坡上,中央部分开空如“天窗”,以便水车上端容纳其中。正对其下的殿内地面上,有一道激水湍奔的明渠横穿而过,渠内架设着高度直接突破殿顶的大水车,这水车还以连轴的方式与安装在皇帝宝座正后面的一架“扇车”相衔。渠内的激流冲推着水车转动,把水提到高处,穿过殿顶上方的“天窗”升到半空,然后在下降过程中将水倾倒出来。斜坡式的殿顶上则铺设着四条小渠,可以承接水轮下降过程中落出的水。水沿着渠管流至殿顶的四角,于是四角挑檐的檐尖便有银流喷泻而下,形成四道飞瀑。
更为神奇的是,水车的转动同时还带动“扇车”转动不已。所谓扇车,就是木制的叶式风扇。于是,凉殿内还有自然动力牵动的风扇,呼呼地制造着风,不停吹向天子的御座!
文献中唐玄宗凉殿的记述似乎显得不可思议,然而,要知道,它绝不是孤例,修造类似的避暑建筑在中国历史上是长期存在的传统。
五代时,西蜀皇宫中,有利用水车形成的人造细瀑,并以这种人造瀑布为夏日的天子寝殿增润生凉。在元代,皇家园林中矗立着利用水车制造飞瀑的避暑建筑,而且形式上有所创新。利用水车建造带有人工瀑布的避暑建筑不限于皇家宫苑,一些贵族权臣也会在府邸中配置类似设施。不过,民间在财力上远远无法与宫廷相比,人们没有能力建造如唐宫凉殿那样宏大的人工悬瀑建筑,功能相同但形制小巧的凉亭便成为最佳选择。尤其让人想不到的是,历史上,一些大寺院建在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的深山之内,也建造带有人工瀑布的避暑凉亭。
(作者系文化名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