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耀彬
家住在太原文庙社区的郝先生被女儿郝欣怡“震撼到了”。
一次饭后散步,路过附近的文庙广场,郝欣怡兴致勃勃地给老爸讲起了这座孔庙的历史渊源。后来,一家三口还在“小导游”的带领下重游晋祠,郝先生舀起水母娘娘座下泉眼流出的水流连忘返……
郝欣怡就读的学校叫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坐落在太原市文庙社区。肇始于2000年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经典教育,经过十余年的酝酿发酵,一所小学、一个文庙和一个社区已经水乳交融。
“真正意识到我们是在孔子面前办启蒙教育的时候,我是又惊又喜。”学校校长徐艳红说。
徐艳红回忆,学校从2003年提出经典教育的理念,但直到2009年才有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载体去理性践行这一理念。
2009年,学校第一次在文庙举行入学礼,一年级的新生在孔子像前深深鞠躬行礼,在悠扬的古琴声中齐声诵读《弟子规》,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文庙,高年级的师姐师兄给新生讲解孔子。
“也许新入学的孩子们对这样的仪式还很懵懂,但是会有一天,他的脑海里会迸射出这一刻的记忆。”徐艳红说。
也是从2009年开始,学校的少年礼仪式成为学校经典教育的另一个载体:向孔子像鞠躬行礼之后,是配乐诗朗诵《我们的十二岁》;将每个家长写给孩子的信分发给学生,家长通过庄重的书信方式写给孩子的真情告白,孩子们在感动的泪水中与父母一起回顾自己12年的成长之路;教师代表送给孩子们3句经典箴言,并与孩子们齐诵《少年中国说》……
之后的每一年,学校陆续开展各类特色文化活动:
2011年,学校举办了“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教师节”活动,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在校门口迎接老师和学生。
2012年,学校在教师节活动中把家长也融入进来,举办了共读一本书活动。
2012年,采集老课本内容融入阅读课程,同时对形体课、礼仪课内容进行修订。学校构建经典教育“七巧板”课程体系。分别开设老课本、生命教育、博物馆教育、戏剧表演、民族手工艺、绘画、书法、摄影、艺术等9类21门校本课程。
2013年,学校的运动会结束之后,全校学生有了一次命题作文《我眼中的运动会》、《我心中的运动会》,广泛征求孩子们对举办校运会的意见和建议。
每一个文化仪式、每一个教研课题、每一次校园活动都融入经典理念,由此,学校的经典教育日臻成熟。后来学校的景观文化如孔苑春晓、泰岳松韵、竹影茶香等校园七景的打造和陆续开设的阅读课、形体课、博物馆解说、礼仪教育等校本课程,都融入了经典教育元素,通过文化行为对每个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培育。
除了大型文化活动,学校还把经典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中。
每周二下午,学生们都会走出校园,走进纪念馆、庙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进行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自由选课,走进文化场所,寓教于行是学校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不久前,记者见证了一次校本课程教育活动: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活跃在文庙之内,导游班的学生为游人声情并茂地讲解;美术班现场素描;仪礼班学生负责接待服务;小记者班与摄影班的学生组成临时采访小组,采访游客、同伴、老师、工作人员,在立体化的场景模式中,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都在认真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从羞涩腼腆到争先恐后,学生的学习态度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
立体化的情景让教育回归社会。“这比单纯在教室里激励的说教管用,学生融入场景中,更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体会到如何去说话。”负责这项工作的副校长张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