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那一片守望校园的情怀

[db:作者]  2014-09-10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河北省围场县哈里哈乡莫里莫幼儿园教师李广

    扎根山村育桃李

    ■本报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刘杰

    莫里莫村幼儿园地处塞罕坝下,全村11个居民组分散居住在方圆20多华里的3条深山沟里,只有一条蜿蜒的村路与山外相连。已经年满57岁的李广,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一位老师。就在这个交通闭塞,环境恶劣的小山村,李广开始担任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38年。

    莫里莫幼儿园,由原村小学在2004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改建而成。当时的整个校园里仅有顺着一溜山坡建起来的几间校舍,院里高低不平,砂石遍地。一到刮风天就尘灰扑面,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难以下脚。

    38年来,李广真正把校当成了自己的家,开始自己动手垒院墙、修操场、建植物园。没有报酬、没有帮工,李广总会挤时间,赶进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瘦小的身影始终不停地在学校忙碌着。

    38年来,李广始终扮演园长、教师、保姆,园林工、清洁工、维修工等多重角色。

    38年来,弹指一挥间,沧桑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印记。站在自己一手营建的美丽校园里,李广自豪地说:“人活一世,能做自己热爱的工作并得到人们的肯定,这辈子过得值!”

    云南省广南县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

    28年的责任与坚守

    ■本报记者 杨云慧

    云南省广南县有个小山村叫落松地,曾经是集中医治麻风病的村庄,被歧视的村民连门也不敢出,如今许多孩子走出封闭的大山,融入了社会。28年来,落松地小学共招收了10个教学班,101名学生,8届小学毕业生共96人,老师一直只有农加贵。

    28年前,年轻的农加贵顶着世俗的偏见,走进这个充满恐惧的麻风村,他还记得当时自己不敢坐椅子,不敢翻教科书,也不敢凑近学生面对面交流,只怕一不小心身上就会沾上那可怕的瘟疫。村民为了留住农加贵,除了政府每月发给他的19元补助外,又自发集资每月给农加贵35元作为额外补助,钱是用高压锅消毒后请医生转交的。农加贵被深深感动了。

    从心怀恐惧到完全融入这个人群,从代课教师到公办教师,农加贵既是这些孩子的老师,也是他们的第二个家长。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农加贵又成了“伙头军”,每天忙着给学生做饭。

    28年的风雨同舟,农加贵与村民结下了唇齿相依的感情。他为村民义务修理家电和各式农用机械,主动参与开山修路钻炮眼放炸药,2002年,农加贵还承担起成人扫盲班教学工作,教村民识字,讲解种植、养殖实用技术。

    有了农加贵,落松地的孩子们不愁上学,村民脸上也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笑容。

    江西省上栗县杨岐乡文岐小学教师刘锡全

    学生平安的守护神

    ■本报记者 徐光明

    从桃文村到文岐小学要经过1500米长的319国道,这段路是319国道江西省上栗县境内道路最窄、弯道最多的一段。为了解决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问题,上栗县文岐小学教师刘锡全毅然接受了学校和家长们的重托——护送学生上下学。十多年来他共护送学生30万人次,没有出现过一例安全事故。

    学生们每天走的路面只有8米宽,两旁的路肩有的地方只有半米左右。为了学生们的安全,刘锡全总是要求学生走在路肩里,决不允许他们越过路上的白色警戒线。但是作为队伍的指挥官,他却要一直行走在路肩的白色警戒线外。常常有车辆超车,他的身体就与车身擦肩而过。

    为护送孩子,刘锡全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农活基本上是妻子一人承担,老人、小孩的事也很少过问。这些年来,在他的呵护下,一茬茬的山里孩子快乐地学习着,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离开了小山村走向外面的世界,而刘老师依旧坚守着那份对学校、家长、孩子们的特殊承诺。

    十多年来,不管是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刘锡全坚持着护送学生上下学,正是这份坚持描绘出了一幅“最美丽、最动人的乡村图画”。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

    为残疾学生开启美好人生

    ■通讯员 龙建刚 本报记者 赖红英

    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坐落于风景如画的桂畔河畔,从1999年开办以来,先后有近千名残疾的孩子在这里沐浴着爱的阳光,在老师们智慧的引领下,缓慢而执着地向着美好人生前进。

    没有爱,便没有特殊教育事业的一切。启智学校的孩子们大多从七八岁起入学,至18岁毕业离开。他们在这里学习打招呼、辨别钱币、看交通灯等生活基本技能,学习玩耍、跳舞、打球、跳绳……校园里有两块菜地,孩子们在这个开心农场种的菜可以在校园内的“农贸市场”交易,劳动和交易成为孩子们顺利踏入社会的实践课。

    在这里,孩子点滴的进步需要老师付出千百倍的艰辛。“我们不期待暴风骤雨式的进步,当你知道做一件事是对的,就坚持下去。”校长梁敏仪和她的团队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追求学生的教育成效。除了坚守,还是坚守,既有对责任的理解与态度,也有对特殊教育的诠释与追求,更多的则是对孩子们的爱,不离不弃,默默奉献。

    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智慧,要真正解决这些中重度智障孩子的教育问题,让他们能有尊严地生活,就要从专业上寻找出路。启智学校的老师们用时13年,编写了150多万字的教材,完成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课程体系。经过多轮教学实践,在“教育人性化,教学生活化”理念的引领下,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启智学校的孩子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里的老师用爱心与智慧诠释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尊严和未来”,这里的孩子们正向着“成为社会中有尊严的人”努力。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王强

    教研路上的“痴”与“执”

    ■通讯员 胡慧萍 郭艳霞

    在中北大学学生专业实验操作过程中,他总是抢在学生前面示范,经常会在现场听到他这样说:“这里不安全,你们退后,我先来。”在连续10年承担本科生专业试验期间,王强始终把学生安危放在心上,给予学生知识的润泽,更播撒了人性的温暖与爱。这一切正是源于他对学生的真心关爱。

    作为一名教师,王强立志以教书育人的实效,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王强以究其根本、探其所妙的学术品质,潜心钻研、心无旁骛,勇攀科学高峰,斩获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6项。

    这样一位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却始终恪守教师本分,安心书斋的平凡教师,凭借对教学研究的勤奋务实、执着专注取得了突出成绩,赢得学界、业界的高度认可,这是对广大辛勤工作在教学研究第一线的普通教师最好的鼓励。

    采访中,记者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他的身上有一种“温和的痴、固守的执”。他的声音不洪亮,却掷地有声;他处事低调,却品格高尚;他身形不高,却充满力量,在他的努力和坚持中,我们看到了成功的色彩与光芒。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毛都小学教师斯日古楞

    让草原的学生更好

    ■本报记者 郝文婷

    夏天的乌兰毛都草原,盛开着美丽的萨日朗花,这是牧民一年好收成的希望。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当地百姓的眼里,乌兰毛都小学的斯日古楞老师,就如同萨日朗花一样,是牧民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希望。

    从1983年至今,斯日古楞一直在乌兰毛都小学任教。上世纪80年代,散居在3000平方公里的38个牧民孩子寄宿在学校,24岁的斯日古楞担任班主任,也成了38个孩子的“妈妈”,尽心尽力地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温暖。“我就是想让学生们更好一些。”回想起30多年的辛劳,不善言辞的斯日古楞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让“更好”成为一种习惯,是斯日古楞最想给孩子们打下的基础。所以,她对学生从来不是仅仅要求学习好,而是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长处,文化课学不好,体育课、音乐课努力学好也行,打扫卫生干得有模有样也行,只要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我们成家立业后,每次聚会都会感叹,斯老师给我们打下了基础,教会我们做事要努力、用心,所以我们这些同学即使后来有的没上大学的,干活、过日子都是一把好手。”已经毕业20年的学生齐萨茹拉自豪地说。

    “斯老师的教学全旗出名,新来的老师都向她学,她对每个人都热情、细心地教。”1991年参加工作的德力格日呼老师说。“斯老师身上有一种我们学到却不一定能做好的特质,就是她能走进每个学生、每个老师的心里,用心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对每个人每次的鼓励都能点到人的心坎儿上。”

    以牧业为主的乌兰毛都苏木常住人口只有约5000人,小学适龄儿童约300人。但如今乌兰毛都小学在校生已将近600人,在园幼儿220名,幼儿园被定为市级特级幼儿园。因为学校教学质量全旗甚至全盟一流,不仅留住了本地孩子,也留住了周边苏木的孩子。“学校今天的办学成就,甚至是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斯老师的心血。”校长赖高娃感慨说。



/jiaoyu/zatan/2020-01-08/3095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