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街道石灰桥社区举办了一场“小候鸟体验传统国学日”活动,让这些来自异乡的孩子们在开学前能跟传统国学进行一次“亲密接触”。20多名来杭州跟父母团聚过暑假的“小候鸟”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杭州孔庙,学穿汉服,敬拜孔子像,学习汉礼和悠久的传统国学文化。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在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精神从小在青少年心中扎根,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课程教材中合理纳入传统文化的内容。那么,具体该怎样在课程与教材中合理安排传统文化内容,让我们听一听教育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建议。——编者
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
■杨宝山
大量调研表明,近年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有成效,但并不乐观。反映在课程方面,课程结构整体性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课程门类孤立,课程彼此不能呼应。反映在教材方面,教材内容科学性不够,缺少科学统整,致使教材内容琐碎,学科之间不够衔接。反映在教学方面,教学设计系统性不强,缺少系统设计,致使教学内涵欠缺,等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教育部近日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我们建议,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即三个阶段合理分工、有机衔接,三个领域整体规划、顶层设计,三个方位形成一体、全面实施。
三个阶段合理分工、有机衔接
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阶段,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实现合理分工、有机衔接。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中学阶段,初中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个领域整体规划、顶层设计
根据我国现阶段课程实际,我们按照语言、文学与艺术,数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三个学习领域整体规划进行课程顶层设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第一,在语言、文学与艺术课程领域,注重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与艺术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例如,在语文课程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课程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获得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验。在中学阶段,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提高古诗文的欣赏品位及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在数学、科学与技术课程领域,强调数学、科学与技术的文化功能,注重数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及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关心科技进展及有关的社会问题,促进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和科学的世界观。
例如,在数学课程设计中,强调数学文化渗透于整个课程教材,适时地介绍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中国数学发展史中的有关材料,这将有助于学生逐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有利于他们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算学启蒙》、《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数书九章》、《盘珠算法》、《孙子算经》、《五经算术》、《四元玉鉴》、《测圆海镜》等都蕴含着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又如,在科学课程设计中,注重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和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看待和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意识的形成。生命科学课程设计应帮助学生强化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物质科学课程设计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与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益古演段》、《齐民要术》、《梦溪笔谈》、《授时历》、《铸炮铁模图说》、《革象新书》、《郑和航海图》和《徐霞客游记》等古籍中都记载了十分有意义的史实。
在人文与社会课程领域,强调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为学生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例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应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在中学阶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又如,在历史课程设计中,提倡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地理课程设计中,重点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个方位形成一体、全面实施
在课程建设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位形成一个整体,全面实施。既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配合,形成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充分依托校内文化资源和主题活动,发挥独特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有效利用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家长学校等参与传统文化的体验、实践活动,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积极发挥社会有关部门职能,建立定期参观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鼓励文化传媒机构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教育资源。
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课程标准修订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及时的。(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刘文军
中小学理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但目前看来,基础教育领域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就主要问题进行一些剖析。
教育目标上价值引领的缺失
时下,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仍然看重分数和升学率,由于传统文化在升学考试中所占分值太少,教师对教材中传统文化部分的教学,仅仅限于应试教育,把考试的考点罗列出来就应付了事,偏失于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简单追求。事实上,传统文化的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其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知识传授、情感体验和启迪心智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上述这种教育功利化倾向,使教师缺乏对古代文化深层次的发掘和探讨,学生学到的也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严重限制了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也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了自身的生机与活力。
内容枯燥,与学生生活脱节
现在中小学学生不喜欢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主要因为他们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很多教师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现代阐释的能力,只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当历史来讲,偏重于诗词的背诵以及对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解,自然而然就会造成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于丹现象”、“易中天现象”为我们有效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们的成功就在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通俗解读,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使得传统文化向现实生活回归,激起了人们的道德共鸣。
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适当教材。现有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单薄,例如,就儒学来说,在小学六年的全部教材中,只有几句儒家的格言和简单的几则故事。中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但存在两方面弊端:一方面内容缺乏系统性,导致教师把传统文化的内容当成一个个单一的教学知识点来对待,而漠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一些教材“大而空”,泛泛而谈的内容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 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并拓展教学资源,实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文化课程三者的结合,建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全新框架。
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一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笔者曾观摩一些高中历史课堂,发现很多教师根本没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精髓,只是依赖教材,采用简单的识记型教学。以人民版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为例,很多教师只是把重点放在“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人物、作品的识记方面,出现了堆砌文化常识的弊病,教学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较低层次。其实“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思辨性和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从现实的角度反思、拓展文化的内涵,进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然,教学方式的单一,部分原因可能由于教育者自身素质不过关,从而导致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靠上课前的简单备课或者突击学习根本无法领会其要旨。所以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仍是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途径狭窄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仅限于课堂教学部分,课外、校外的活动还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视野。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基本来自课本的文字,学生可体验或者能亲身参与实践的部分极少,这导致了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的普遍匮乏。其实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多方位的。各学校一方面可通过多种教育载体,例如专题网站、生活读本、挂图、校训等形式,以多样化的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另一方面,可以举办各种传统文化的再现活动,如书法、国画、茶道、武术、剪纸等,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热忱。只要教师肯下力气选择合适的教学途径,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单位:广东省龙门县龙门中学)
合理编写教材帮助小学生学好古诗文
■黄志军 郑国民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教学价值。小学生学习古诗文,不仅能够领略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体会一定时期的文化,而且可从中不断获得智慧和灵感。小学古诗文的教学,应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法。
应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小学古诗文教学内容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托具体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每逢重要节日、时令,不少古人都会吟诗作文,无数名篇佳作流传至今,这自然而然为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提供了绝妙的契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充分发挥“主题——情境”单元的编排优势,依托这些重要节日、时令,精心设计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自己查找古诗文资料,鼓励他们在班级内交流分享,吟诵积累。
四年级上册教科书,在中秋节前后安排了“明月”单元。教材首先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和白居易的《暮江吟》两首古诗,意在唤起学生对“明月”这一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感知。接着,教材编选了如诗如画的现代散文《走月亮》和饶有趣味的科学小品文《飞向月球》,这些诗文既能让学生感受到乡下的月色之美,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在调动起学生对月亮美好向往的基础上,教材在“语文天地”中继续安排丰富多彩的与明月相关的语文学习,如填写与“月”字有关的成语,阅读老舍、巴金、张天翼、周而复等名家描写月亮的名作选段,诵读一些诗句。例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看月亮、说月亮”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畅谈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在“笔下生花”习作活动中,引导学生写写有关怎样度过中秋节的生活,或者写写有关月亮的诗句。
这些内容的安排,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紧密依托他们熟悉的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穿插大量与古诗文有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直接感受这些古诗文,唤醒民族文化的记忆。这样的学习情境,让古诗文的学习变得可感、可亲,在实际参与和真实的体验中,学生更容易对其内涵和内容有所感悟。
此外,四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花”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在六年级上册设计了“岁寒三友”综合性学习单元。这些编排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自然而然的文化浸润中,通过学习书面语言中的经典名句积累语文素养,如每当看到山花烂漫、春光宜人的景象,学生就会想起“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每当看到明月就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当看到梅、松就会想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等诗句。
诵读古诗文应当常态化
优秀古诗文里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只有在反复回味中才能不断理解,常读常新。儿童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期,应让他们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记忆对自身发展有价值的内容。在这一阶段诵读积累的古诗文将会长久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扎下文化的根,成为滋润他们一生的营养。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紧密结合“主题—情境”的整体设计,共选编古诗文116篇(段)、古代名言警句100则,希望通过常态化的诵读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积累古诗文的习惯,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积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和共同情感。
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为例,在第三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的“语文天地”里,教材选编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诗文;在第十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的“语文天地”里,选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等诗句;在第十二单元“过年”的“语文天地”里,教材选编了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和两副寄托着中华民族美好情感的对联。
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应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学生对优秀诗文的理解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会随着社会生活体验和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发展。常读常新是这些经典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实际,引导他们在日常化的诵读活动中记忆这些古诗文,而不能强调对古诗词的理解一步到位。
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古诗文
古诗文言简意丰,大多具有形象、抒情和富于乐感等特点。小学生天性活泼,情感丰富,形象思维仍占主要优势,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活动的设计,都应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为了帮助学生形象化地感受古诗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每一首选入的古诗文都精心设计了插图,努力体现古诗文的时代特征和悠远意境。为了增进学生的理解,教材特别注重古诗文和“主题——情境”单元,力图让古诗文与学生生活经验更好地结合,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在一年级上册“数字”单元里,教材将宋代诗人邵雍的《山村》一诗安排在现代诗《数字歌》之后,就体现了这种考虑。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数字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教材找到了这样一个巧妙的结合点,让学生先在数字儿歌的学习中,初步认识汉字“一”到“十”,在此基础上自然导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诗句的学习。这种安排,既减缓了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难度,又让学生在《数字歌》和《山村》的对比学习中,初步感受到现代诗歌和古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体会到这首古诗清新隽永、琅琅上口的特点。结合“数字”这一主题情境,教材在“语文天地”里安排了“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古今”的诗句。在读一读、背一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刚刚接触到的数字,还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干、地支,以及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小学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创设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切实把握古诗文自身的特点和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以诵读为核心的形象可感的教学活动,配以适时的自身示范和必要的讲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唤醒他们的情感世界,充分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使他们能够在时空的穿越中和古人展开心灵的对话,品味古诗文内容和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黄志军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郑国民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