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福建师范大学:文明之风扑面来

[db:作者]  2014-10-15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福建师范大学首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

    学校编纂的各类校园文明读本

    大学的本质,在于精神,在于文化。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从常态走向长效、从自觉走向自信,学校已连续六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曾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称号,是全国文明单位培育对象。同时,积极、健康的大学文化已经渗透到师生的血液之中,成为向上向善的强大动力,使学校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

    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汉升表示,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顺应广大师生对建设美丽校园、和谐校园的热切期盼。

    学习雷锋常态化 志愿服务品牌响

    学雷锋志愿服务是福建师范大学的一张名片。如今,雷锋精神已深深根植于师生心中,志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出现在师生的日常生活中。

    去年11月,该校经济学院的研究生许倩倩,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突发心脏病晕倒的老人。危急时刻,许倩倩挺身而出,主动拨打120,并根据值班护士的指导,对老人施救。待救护车赶到将老人接走后,她才悄然离开。

    许倩倩救人不留名的举动,是学校坚持引导师生学习雷锋、争当先进的具体体现。翻开该校教职工年度考核表,“岗位学雷锋”一栏赫然在目;通过开展“我最喜爱的好老师”、“十佳辅导员”、“雷锋精神在身边”等活动,提高雷锋精神在师生求学治学中的分量。

    在这浓厚的氛围下,“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雷锋团支部”、“雷锋班级”、“学雷锋我们身边的好榜样”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作为福建省最早启动志愿者工作的高校之一,福建师范大学曾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等荣誉。现在全校有注册志愿者22216人,占师生总数的70.88%,拥有志愿服务队220支。3年来,师生开展无偿献血、爱心家教、扶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583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万多人次。

    “汉语志愿者”是福建师范大学海外志愿服务的闪亮品牌。2003年,学校向菲律宾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批汉语教学志愿者,10余年间,累计向东南亚各国派出13批880人(次),服务期均为一年。近年来,学校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美国建立了2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志愿者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文化的使者、友谊的桥梁。

    “研究生支教团”与“汉语志愿者”有着相仿的历史,先后有13批、92名志愿者每年在甘肃省为贫困中小学生奉献力量。在那里,志愿者做的不仅是支教送课,还有捐助贫困学生、置换课桌椅、援建小学和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倡议捐款,共折合成人民币248万多元。为此,支教团获得了感动福建十大年度人物、福建省十佳志愿服务集体奖等荣誉。

    前不久,学校的《共享生命阳光——“Bridge”爱心助残行动》入选团中央、中国残联联合评选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首批示范项目。可以预见,“助残”将成为福建师大志愿服务新的关键词。

    文明传播多样化 文明风尚势头劲

    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运用多种载体传播文明理念,引导师生讲文明、树新风。在不断提升文明校园程度的目标下,一股股良好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没有监考员,考场内学生心无旁骛低头答卷——“免监考班级”在福建师范大学推行8年来,数量逐年增长,现在每年有三四十个班级接受考验,诚信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

    开展文明有礼培育活动,学校通过编印《文明礼仪知识》读本、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邀请厦航空乘开设礼仪讲座等丰富活动,引导学生养成文明有礼行为。

    美丽的溪源江畔,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格外亮眼,建筑楼体上大面积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常引人驻足。通过太阳能微网、并网发电以及全智能控制系统,学校已发电98000千度,相当于节约35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8吨、碳粉尘24吨。

    勤俭节约成为自上至下的共识。精简会议文件,简化公务接待,完善出访管理,减少庆典活动;连续两年开展“节粮节水节电”宣传月活动,17000多人次加入“光盘”行动。

    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文明传播和实践,“让文明传播进入网络时代”成为福建师范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

    从2011年起,福建师大在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社团五个层级构建微博体系,探索“五微五阵地”育人新机制,“五微”即微协会、微活动、微服务、微论坛、微文化,“五阵地”即将团学组织微博建成思想引领的新阵地、成长服务的新阵地、组织动员的新阵地、答疑解惑的新阵地、工作创新的新阵地。这一工作机制获得福建省省长苏树林的肯定,引发主流媒体关注。

    他们还组建了全省高校首支“网络志愿者”队伍,首聘200名“新媒体传播使者”,邀请校内网络知名专家撰写文明道德微博,3年来共发布、转发、评论有关文明风尚的博文、微博6万余条,编印《美丽师大·美丽心灵》微博读本。

    道德教育大众化 见贤思齐氛围浓

    一本名为《道德之光》的小册子日前在福建师范大学广泛流传。这本书里记载了校内29位道德楷模的感人事迹,他们中有充满爱心、助人为乐的青年学生,有敬业奉献、虔诚勤勉的一线教师,还有孝老爱亲、血脉情深的普通员工,这些来自身边的“平民英雄”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2014年,福建师大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开展校园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道德模范举行颁奖典礼,广泛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引起师生热烈反响。

    营造“崇德尚礼、从我做起”氛围,学校开展道德讲堂活动245场次,受教育师生达3万多人次;聘请专家编撰《道德经典》教材,开设“经典诵读”课程,形成“中华诵·经典诵读”等一系列道德经典诵读品牌。2012至2013年,学校参加福建省“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和“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31项,其中特等奖获18项,居福建省高校首位;“学习经典 诵读经典 领悟经典——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活动”荣获全国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二等奖。

    校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福建省道德模范楚玉春同学、公交车上救助发病老人的女大学生许倩倩、福建省“张丽莉”式的优秀老师王晶等。近年来,学校共有2名教职工入选“感动福建十大年度人物”,一大批师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

    优质服务人本化 山水学村活力足

    在福建师范大学,普通师生想对话校领导并不是件难事。从2012年起,该校陆续开展了“书记早餐会”、“校长面对面”、“校领导接待日”等活动,与党委书记拉家常、和校长话成长、向校领导“吐槽”,每周师生都能和校领导“零距离”交流。

    倾听心声的交流带来了学校管理问题的迎刃而解。大到全校宿舍楼安装空调、图书馆增设1000个座位,小到校园路灯维修、教学楼增设供水设备,师生们提出的一些切身问题都得到解决。

    “师生所望就是工作所向”,是福建师大对所有师生的承诺。在这一承诺下,一系列致力于解决师生实际问题的平台应运而生。

    学生服务联动协调中心是福建省高校首个架设在微博上的新媒体服务平台。运行一年来,共受理合理诉求1000多件,有效解决了联系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今,“有事找小联”成为学生解决校园生活难题第一反应。

    此外,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九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校院两级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制等创新平台,全方位服务师生发展成长。

    据介绍,3年来福建师大看望慰问教职工4870人次,慰问金额达32万元;发放奖助学金1.51亿元,惠及学生10万余人次。以人为本的服务为学校赢得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激发校园活力,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福建师大形成以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三大节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格局。据统计,2012年以来,该校学生在省级以上文体比赛中共获奖项426项。

    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提供近百场文艺活动,吸引了全校80%以上学生参加;学生先后4次亮相央视中秋晚会和“五四”晚会;学校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的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二;留学生米娜同学在104所大学近万名留学生参加的2012年“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中,荣获仅有的金奖和“汉语之星”称号。

    学校有着良好的发展体育运动传统。“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学校倡导的生活理念,多年来已成为师生共识。为此,学校大力推广课间操、工间操、韵律操等健身活动,积极承办各类高水平文体赛事。学生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国内外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学校在福建省高校率先成立教授篮球队,曾获全球华人篮球邀请赛50岁以上组别的冠亚军,推动全省本科高校教授篮球赛成为福建省教育系统品牌体育项目。

    优质的服务、多样的文化与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相得益彰。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逐步建成以“山水学村”为主题的校园生态人文环境。3年来,学校累计投入近亿元,用于校园基础设施改造、景观建设、绿化美化等。其中投入1000多万元,增添了近50件雕塑作品,形成旗山大道、溪源江、宝琛广场名贤园、星雨湖沿岸、南区、仓山校区等六大雕塑群。实施增绿补绿工程,注重区域特色景观建设,强化景观湖和河道的综合治理,重点建设并逐步形成了“一湖一江(星雨湖、溪源江)、两道两林(仓山、旗山大道,绿柳林和樟树林)、四区五园(行政区、教学区、北学生生活区、南艺术区,名贤园、桃花园、芙蓉园、桃李园、果树园)”等景观点,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校园绿色系统,绿化率达40%左右。出台校园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学生宿舍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实现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化。

    精神文明建设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2012年以来,福建师范大学实现了从省属重点大学到省部共建大学的飞跃,并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3所高水平大学之一,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

    “精神文明建设事关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福建师大近年来办学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增强,与学校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福建师范大学主持行政工作副校长王长平如是说。  (李玉莲)



/jiaoyu/zatan/2020-02-28/3206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