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五幼儿园
四川省直属机关玉泉幼儿园
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
如何走出幼儿活动的低效和无效状态?如何从幼儿活动状态解读入手辨识、理解儿童行为?如何找到更适合儿童的教育方式,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大胆表达、勇于创新?
近年来,成都第五幼儿园、四川省直属机关玉泉幼儿园、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联合开展“幼儿活动投入状态解读与支持策略”的实践研究,推动教师科学观察幼儿活动表现,综合分析幼儿动机、注意、情绪、交往、思维状态,改进活动设计和教学行为,幼儿活动投入状态和学习方式明显改善,学习品质有效提升,活动充满了鲜活的生命活力与个性张力,幼儿的生命潜能得以放飞。
现实状况
教师对幼儿活动投入关注不够、研究乏力
活动投入状态直接反映的是活动的质量和幼儿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往往被教师忽略或轻视,表现为“不去看”——只关心自己的教学结果,根本不去看幼儿的活动状态;“不会看”——知道要关注教学的过程,但是不知从何着手,“不会支持”——能够看到幼儿的活动状态,但不会支持孩子的进一步研究。
例如在“5的分解与组成”活动中,教师操作教具进行演示时,凡凡要么眼睛盯着天花板,屁股在小椅子上左右摆动,要么一会看看左边一会看看右边,很无聊的样子。执教教师解读:对于那些需要进行机械记忆和理解、模仿的活动,凡凡不能投入。
仔细分析这个案例,发现导致凡凡不投入的原因可能是:(1)分解组成对凡凡已不是一个难点,教学的内容低于他的能力,故此他表现出不专注、不投入。(2)统一的教学方式——演示教具是不是适宜每个儿童。(3)凡凡确实对“数”的相关活动不感兴趣。这类不会看、看走样的现象在活动中非常普遍,由于其分析的结果比较片面,因此更不能找到很好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支持。
课题组汪萍老师认为:活动是幼儿学习成长的主渠道,活动投入状态与儿童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存在着一体共生关系。把握儿童活动投入低效、无效的状态和动因,是对症下药,提高儿童活动投入效度的前提和依据。
学会观察
提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以反思求“解”
解读幼儿活动投入状态,是一个从看到幼儿活动状态过渡到读懂幼儿活动状态的过程。以观察作为儿童活动投入状态的解读手段,不仅需要恰当的视角,更要提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为此,课题研究者通过35次活动看评,引导教师讲述观察到的孩子最投入及最不投入情况,抽取描述幼儿行为关键词,形成了幼儿活动投入程度三个层次的标准:高投入、一般投入、不投入;通过对3所幼儿园、12个活动录像的分析和对64名教师的访谈,确定了对不同种类活动的观察角度,并找到观察切入点以描述幼儿在活动中的高投入状态;按研究目的设计观察方式,每学期进行55次活动观察,从最早选用观察记录表到教师根据活动设计观察记录表,再到统一规范活动观察记录表,三年来达成了对观察记录方式、观察标准的认同,使观察者能在保证信息准确性的基础上,使分析趋于一致。
在案例收集中,三所幼儿园的老师们根据活动过程反复出现的“典型现象”,形成了“收集案例——解读案例——拓展案例”的拓展式反思方式。即通过解读典型现象,将典型案例中的典型现象引入不同活动,形成对不同现象的解读支持策略,帮助教师透过现象找到分析儿童的角度和方法。
例如在“自制泡泡水”科学活动中,几位小朋友在兴致勃勃地玩,阿宝则站在一旁看着小朋友,并持续了好几分钟。
甲教师对阿宝的状态判断是不投入,即处于未参与状态。原因是其他区的人员满了,他只得到此区玩,故不愿投入、只是观看。应对策略是:询问他想到哪个区,让其进入自己喜欢的游戏区。
乙教师的判断是一般性投入,原因是阿宝不会玩,所以只是观看,应对策略是:教师带领他参与游戏、教他玩。
丙教师则判断阿宝很投入。因为:通过前两阶段活动,教师询问阿宝愿到哪个区玩,阿宝摇头,只是观看;老师做出一般性投入状态的判断后,对阿宝说:我带你去玩,阿宝还是不愿意,仍是观看,而当他看到同伴吹出泡泡时高兴地笑了。阿宝动手能力较差,对操作类活动不喜欢,但泡泡对其吸引很大,故他虽不愿动手,但愿意观看。应对策略是:幼儿投入表现是不一样的,对此类幼儿要耐心等待,逐渐将其引入活动。
通过典型案例收集、解读和拓展,老师们感到:在实践中遇到同样现象时,知道从何种角度思考和指导了。
课题组教师周燕说,我们对此案例的反思是:多关注幼儿是否对活动感兴趣、幼儿的活动状态及其与教学目标的落差,据此创设有价值的情景和机会调整后续教学,并将反思建立在解读幼儿状态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反思和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懂得支持
观察得多、教得少,提高幼儿活动效益
幼儿在活动中的投入状态,直接影响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幼儿活动投入的开端依赖兴趣而非外部强制。过去,老师们仅满足于由幼儿兴趣生成活动。后来,三所幼儿园的研究者们进一步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幼儿兴趣增长点,将孩子兴趣不断转化为活动深入的持续性动力。
开学初,一名孩子带来的几只恐龙玩偶吸引了孩子们注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己知道的恐龙。一天,安静的图文馆里传出争执声:几名孩子在翻阅《恐龙大家族》图册时,对翼龙的“身份”归属产生了不同意见。他们的争执引起了大家注意,这是整合幼儿关于恐龙经验的好时机,大四班的老师从孩子兴趣出发,生成新的活动“他们都是恐龙吗”。
恐龙研究活动持续了一个学期。在这个系列活动中,孩子们的探究兴趣随着对恐龙知识的积累而不断增强,形成了一个个兴趣增长点。这些增长点以更强的动力推动着孩子们深入探究,体会研究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并进而产生更大兴趣。
课题组教师朱莉说,我们研究中发现,幼儿在活动中有“主动投入”和“被动投入”之分,被动投入是指幼儿虽在活动且有活动机会,但完全是在老师控制下或完全按教师要求进行,教师掌控了活动自主权,幼儿只是被动地按规定步骤进行;主动投入则需要教师克服自我表现的冲动,提供足够的时间与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得到真正满足,确保其深入而富有实效地学习。
以“视觉之旅”活动为例。初次研讨活动是:老师设计了层层深入的游戏环节:一起玩动画小书、一起看错觉图片、一起看3D电影,虽然实现了儿童投入,但儿童是在教师步步导入中“被动投入”的。修改后活动为:提前布置一个视觉体验馆,分为“动画区”、“小玩具区”、“错觉区”、“3D”区……激起兴趣后,幼儿自选小组进行探究,并提出在活动中感受到的问题,儿童或教师进行解答。
比较两次活动:前者教师“教”得多,每个环节都有知识点呈现。后者教师作用发挥更隐蔽,幼儿的自主权更多,教师观察得多、教得少,幼儿主要通过分享获得经验,且效果显著。孩子们对活动意犹未尽,相互启发十分突出。
“持续投入意味着深层次探索。”课题组教师唐莉说,幼儿学习往往是在持续的过程中产生变化,获得经验积累,经历成功和进步。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投入状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有利于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持续投入。
研究过程中,三所幼儿园提炼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关注幼儿的注意状态,优化活动方式;关注幼儿的情绪状态,优化活动过程;关注幼儿的思维状态,优化活动策略;关注幼儿的行为状态,优化互动方式。包括一些对教学活动细节的关注。如在与幼儿互动时,除正面表扬、鼓励、对话外,还注意在与幼儿互动时避免把自己当成主角,避免对儿童造成心理压力,应从侧后进入,蹲下和孩子保持同样的高度,这样才能让孩子沉浸在活动中。
成效明显
幼儿活动投入状态发生根本变化
通过4年多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认为幼儿活动投入状态是幼儿在参与各项活动中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外显出来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思维状态、行为状态,它区别于幼儿一味顺应教师的“积极”表现,呈现出多样性,是幼儿在活动中真实的、自然的、“本我”的表现。通过分析幼儿在活动中呈现出的动机、注意、情绪、交往、思维等状态,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对幼儿进行支持,使三所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幼儿活动投入状态、教师教育行为发生了根本变化。
幼儿成为有活力、能专注、会合作、乐思考的个体。幼儿发现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得到了成人关注,自己的努力方向得到成人认可,在活动中彰显出蓬勃的活力,表现出持续的专注力,营造出强大的合力,体现了思维的张力。通过实践研究,幼儿活动投入状态明显改善,学习品质有效提升。幼儿在活动中增大了自我展示空间,能更好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学得有效、有法、有长、有味,呈现出旺盛的求知欲和对学习的渴求。
幼儿园活动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幼儿在活动中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积极的思考与探究,使老师们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在活动中解读儿童表现、优化教学策略,促进了自身成长。以前,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设计、组织情况和教师言行,现在则更多关注幼儿的神态、动作、表现,主要根据不同活动要素观察幼儿表现,从不同的投入状态多角度读懂幼儿活动动机,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幼儿的真实需要。
幼儿园活动最重要的转变就是“活”起来了,活动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适宜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多元方式为中介,以积极氛围为依托,以科学组织为保障,充满了生命活力。
课题组教师闵艳莉说:以幼儿“活动投入状态”为基点展开教育实践研究,将活动观察分析的主体从执教教师转向幼儿,关注重点从结果达成转向活动中幼儿的真实表现,此项研究将帮助教师提升解读儿童的能力、支持儿童的能力及教学反思的能力,真正促进着教师的成长和幼儿园活动质量。(益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