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争论的核心不应该落在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体育“考试”的必要性,而应该落在学校的“应试”倾向和有失偏颇的做法上。
在学校长期“应试”的框架中,动用高利害性考试的指挥棒来引导和促进学生体质与学业均衡发展,确实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式。海南省逐步提高体育中考的分值,体现了对体质健康的进一步重视,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合理政策。
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正确理解并执行这项政策。海南省部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缺编长期客观存在,并非由新近增加体育中考试和提高体育中考分值而引发,恰恰相反,它是由于长期以来体育未纳入中考分值,有关部门和学校不重视因此不按标准足额配置所导致。只不过,体育教师缺编的矛盾,在体育中考分值提高的“新政”下被激化而显露而已。这其实也更进一步证明了学校师资配置和教学方面一贯的“应试”做法。考什么重视什么、分值高的要提高重视程度,这种应试式的“对策”,往往最终会使政策陷入“背离初衷”的困境。
因此,回到问题的原点,需要纠偏的不是引导重视体质健康的体育中考政策,而是有关部门和学校以“应试”手段去处理的对策。要从根本上解决这对矛盾,引导学校将教育目的从“育分”回归到“育人”,不正是根本之法吗?(李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