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科技节学生观看航模表演
他身处江苏县城,突破了一般县中校长对质量的简单认识,特别强调学校成绩的路径、手段和方法;他有个性的思考,从发力课堂变革开始,勇于探索教育结构的策动力,不断刷新办学业绩;他用心追求“品质”,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成绩,更收获了自由的表达、阳光的心态、真诚的合作、公民的意识。他就是江苏省宝应中学校长潘文新。
初秋时节,笔者慕名走进宝应中学,聆听潘文新的解读,零距离感受教育的落地生根,共同分享潘校长锐意改革的精彩故事和令人瞩目的成功历程。
【不同寻常的理念】
金刚石和石墨“同素异形体”现象会给人巨大启示,事物之间的区别,呈现出的是状态,隐藏着的是结构。“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定律,也是教育原理和管理哲学。作为一名高中校长,潘文新通过多年的行走与思考,尝试不断拆除办学的围栏,又努力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规范,业已形成了以“结构至上”为主体内涵的管理理念与办学实践,宝应中学因此诞生了一系列新名词:理想课堂、一级双部、考评改革、状态先行……结构的重塑使得宝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改课堂结构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真正的教育人,眼光会更多地落在成绩之外。2008年,宝应中学成为江苏省仅有的一所连续两年应届生文化本二达线超千人的学校,创造了江苏高考的新纪录。面对成绩,潘文新校长却选择在此时启动课改。因为他清醒地看到,处于质量高位的宝应中学,依然没有达到“理想”的课堂状态。
在潘文新的理念里,课堂才是撬动教育重要的支点,所有教育问题都能归结于课堂来解决。一所学校如果缺少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仍然是行走在教育的“边上”。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引领教育发展方向,这是一所名校的责任与担当。
于是,一场博弈从此展开。有人表示过不解,有人提出过质疑,但最终,困难险阻无法抵挡宝中人内心对于教育规律的追求。当时,缺少“同路人”的宝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寻找正确的方向,潘文新带着老师们前往走在前面的杜郎口、昌乐交流考察,回来后确立了改革的方向、目标、路径。不久,老师们自发地并起课桌,撤掉讲台,一场“课变”开始了!而这场课变的目标就锁定在“理想课堂”。
这是一场改变课堂结构的变革。潘文新说,宝中的理想课堂就是通过“结构制胜”,通过器物改造、流程再造、文化打造,转变学生的态度意愿,保证自学、合学、群学、预习、展示、反馈的实施,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宝中的课堂上,黑板被每个合作小组“瓜分”;上课时,围坐在一起的学生的桌上摆放的不是课本,也不是教学案,而是导学案。这就是器物层面的改造。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课堂由六个环节构成: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代表展示—同学质疑—教师点拨—测验反馈,这是流程的改造。第三层面则是课堂文化的改造,以学评教,以学定教,以学导教。潘文新说,三个层面的改造使学生的“学”更有针对性,达到“学真的、真的学、学得真”的目的。“理想课堂”有效削弱与限制了老师的“权力扩张”,恢复和放大了学生的“学习主权”。
改管理结构
给每个人装上“引擎”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看可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越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越强。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优化组织架构、流程结构、管理建构,能有效提升状态、激发潜能,促进发展与成长,凝聚、规范和引领团队,使管理效率提升。
基于此,潘校长率领他的团队推进年级分部管理,实行“一级双部制”,形成了平行竞争的良好氛围。高一新生进校后,学校按生源、师资平行分班,设立A、B两个分管校长,然后便是各自的竞争和创造、合作和补充,哪个班、哪个部管理的情况不仅一目了然,而且因竞争和合作而不断地你追我赶、共同提高。
潘文新校长笑称自己现在是学校里的“闲”人。“我很少开会,除了两周一次行政会外,一学期只开一两次教职工交流会。”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学校的会议太多了,校长开一个会,下面为了落实精神要开好几个会,交叉叠加到教师身上就不得了,因为一个教师,可能既是物理老师,又是班主任,又是备课组长,或者是工会委员之类,作过统计:老师平均每天要开两至三个会议。教师要上课、备课、改作业和学生交流等等,那还有多少时间安静思考和工作?“其实教育就这样,教育部门指挥少了,学校自由了,校长就有了创造空间;校长指挥少了,各部门领导就成了小校长了,他就会主动把事做好。”
显然,引入竞争、权力下放改变了管理的结构。对干部来说,既有了创造的空间,也有了内生的动力。
在学校管理上,潘文新不愿意被人比作“火车头”,拉动学校列车前行。他认为,校长不是一味“埋头拉车”的人,应该更多地考虑每一节车厢上是否有车轮?是否有东西“掣肘”?更重要的是要努力给每一节车厢装上“引擎”,而校长的作用更多的是:协调关系、激发状态、规划方向。
改分配结构
用优绩优酬打破人事桎梏
潘文新校长骨子里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2002年,为了心中的教育梦,他离开了家乡淮安,离开了全市最年轻重点中学校长之一的职位,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干起。穿越了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半公半私、公办学校的全部形态。
在潘文新看来,校长都天然地渴望民办教育的环境。真正的“民办教育”,应该就是政府部门一直在提倡的:教育家办学、专家治校。而这一切同时也是公办学校体制改革所追求的,校长有人权、事权、财权、决策权。当宝中是民办学校时,潘文新强调其“公办特质”,把学校办得像公办,让教师有编制、有保险,让校园更人文、更温馨. 当宝中回归公办学校后,学校则强调“民办特色”。因为不少教师从民办进入公办,心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认为终于没人炒我鱿鱼了,教好教坏一个样了,反而使得学校发展“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教育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不坚守就会全面溃败。所以潘文新思考,回归公办的宝中需要什么呢?是体制。民办教育灵活的体制是公办学校难有的,为此学校进行了评价分配制度改革,在员工共创、共赢、共享的基础上,引入了考核、竞争和甑别,将人与人、班与班、科与科、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区别体现出来,给每个人各得其所的评价。
比如备课组长的聘任及考核改革,就让老师们对这个“原先不起眼,其实很重要”的岗位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宝中,一个优秀的备课组长待遇地位优于领导干部。学校推进备课组长聘任及考核改革,每学期对备课组长进行量化考核,达不到标准要换人。考核中倒数的,会找他们帮扶谈话,帮他们分析原因,给他们建议和方法。两年来,有一批备课组长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超过了年级组长和中层干部,使得学校“内涵发展、科研兴校”落到实处。激活了教科研状态,提升了课堂质量。潘文新强调“作为一个校长,可能无法让每一位老师都拿到满意的薪酬,但一定要努力把钱用在刀刃上,让应该拿到的人拿得更高。”
学校走向“学术立校”的标志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学校优秀的备课组长待遇地位优于领导干部。
改心理结构
让状态走在事情之前
潘文新校长常常提到“精气神”三个字。他说,人的状态就是事业的状态;人的精气神,就是事业的长宽高。教育是一种激发,激发状态不难,但保持状态很难,这就需要建立起长效励志系统来支撑。学校进行了干部员工的管理改革,如教师实行流程选聘制,员工推进积分考核制,干部实行竞聘上岗制等,同时注重文化的熏陶、情感的传递、精神的鼓舞来唤醒教职工自我解放、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让他们保有创新精神,保持创业热情,努力做对事,持续做成事。
每年寒暑假,学校校务会议成员都会集中两天。开“闭门会议”,专门研究所有班主任、备课组长、后勤员工等半年的考核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不仅定量定性,而且个性化甄别。每年开学,学校会把大家公认的“校园中的亮点”呈现出来,包括后勤人员、一线教师等约占全校三分之一的教职工,让他们在开学那天光荣地登上宝中的报纸、当地的媒体。醒目凸显“宝中成长,因为有你”的主题。学校还先后设置了“成长杯”、“成才杯”、“成就杯”赛课制度等各种展示平台,以及教研组、年级组、行政领导竞聘等系列制度,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坐标、力点和方向。激情,人人都有;激发,也并不难,关键是要建构“高速公路服务区”般的持续而长效的激励系统。
木桶理论,讲的是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木桶的短板。而潘文新却提倡“反木桶理论”。“因为我更关心长板。我认为,木桶中长的一块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对一个团队而言,有更多的长板才能树立特色,才能给短板设立标杆和榜样,同时造成短板压力和动力。”同时学校还会十分关注制度和文化建设,即大力增强木板间的“黏合剂”;也格外注重发挥管理团队的引领作用,即努力锻造木桶上的“铁箍”强度,这样木桶不仅储量大且不“跑冒滴漏”,同时又具有内在的生长性。
在民办时期追求体制的保障,在公办时期凸显体制的灵活,宝中无论身处何种体制,都深深地打上了“宝中烙印”,骨子里那股“创业与改革”的传统始终未变。
谈到对学校未来的期待,潘文新却首先梳理了宝中一路走来的历程。“一开始我们追求‘量’,让更多的孩子考上大学;接着,我们追求‘质’,让更多的孩子考进好的大学;现在,我们追求‘品质’,让孩子‘活在当下’考进他自己理想的大学,高中三年‘辛苦而不心苦’,人生三十年持续发展、幸福一生。”
所以,学校每天除了体育课,上下午还各拿出半小时锻炼。高三年级除了每周两节体育课和每天的两次跑操,每天都有一节自习课。课改,既包括课堂内的革命,也包括课程的再造;既包括“课堂”这个前台,也包括“备课组活动”这个操作间。每个孩子都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成长,拥着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展示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公民的意识,人人都争做自己的第一,升学质量的提高,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副产品”。今天的宝中所追求的品质,既是学校的品质、课堂的品质,也包括学生学习的品质和生命的品质。当下的教育虽然问题多多,但潘文新校长仍选择主动去改变,并以“另一种飞翔”的姿态行走于教育世界;短短5年,将宝中这所普通的县中带进了江苏教育的第一方阵。宝中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因为他乐于做一个“放风筝的人”,眼里有目标,手上有分寸,心中有理想,关键是脚下要有坚实的土地。因为只有扎根坚实的土地,教育才能直立生长,开花结果。
(元 成 舒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