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星光”闪亮创新创业名片

[db:作者]  2014-10-31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照片:武汉奇米科技有限公司卷皮网团队工作场所

图:申阳喻华科团队调试机器人现场

?图:曾建华曾博士化妆品团队在做实验测试

    照片:付小龙“恋爱笔记”团队工作场景

    丙甲科技创业团队通过24小时疲劳测试的产品最终封箱出货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创业教育有其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

    一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新生代毕业生在资本市场上“星光”熠熠。应、往届毕业生创新创业已形成群星效应,成为了该校一张靓丽的名片。80后与90后学生、校友在创业圈屡现“惊艳”,在业界和高校打造出了良好口碑。

    去年10月,计算机学院2003届本科毕业生姚欣,凭借创办的PPTV获得2亿美元融资;

    今年6月3日,电信系2009届硕士毕业生张良伦、2011届硕士毕业生柯尊尧等创办的米折网获3000万美元B轮融资;

    7月10日,机械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郭列创办的脸萌网获千万级A轮融资;

    7月16日,机械学院2002届本科毕业生、2005届硕士毕业生杨永智创办的海豚浏览器获畅游1.2亿美元战略投资;

    7月21日,软件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黄承松、电信系2006届本科毕业生夏里峰创办的卷皮网获得5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9月12日,光电信息学院大四学生、冰岩作坊成员付小龙开发的“恋爱笔记”获得1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

    “四维”普及创业教育

    “创新开启创业,‘四个维度’普及创业教育”,是华中科技大学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思路。该校将大学生创新实践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从创新思维、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四个维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以“公共平台”、“学科平台”和“教师团队”为主要模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工作体系,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实践。2008年,该校与业界共同创办启明学院,遴选大学生创新团队和特优生入院,致力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目前该校已建立联创团队、Dian团队、冰岩作坊等22个各具学科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每年参与基地活动的学生近2万人次,一批批创新创业新星从这里走出,闯向市场。

    将“四维”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涉及创业概论、商业机会等9个主题。主讲教师为在企业管理、高新技术企业咨询与辅导、创业投资等领域内从事工作多年,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人士。

    开展大学生创业精英训练营活动。该校每年遴选180名有显著创业特质的学生入营,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聘请校内外名师系统讲授创业实践中的重点要素;课外设置模拟实践环节,让学员成立自己的团队,完成课题,模拟操作。

    创设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活动。讲堂面向全校同学,每年邀请数十名知名企业家,来校分享创业经历,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至今年9月底,已举办讲座逾300场,创业沙龙36期,主要为企业家、投资商和大学生创业者搭建沟通平台,为在校创业者提供对外交流、寻求合作渠道。

    搭建平台扶持创业实战

    2005年,该校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通过顶层设计和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建成涵盖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项目的综合创业实践平台。

    专辟办公区域免费为创业团队使用。为使大学生获得创业“实战”的机会,目前,该校在校内外共提供创业场地7800平方米,其中,校外孵化器场地7000平方米,校内场地800平方米,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该校团委不仅为创业团队在校内进行企业宣传和推广提供支持,还在创业社区内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展创业服务月活动,邀请创业导师为学生创业项目或企业提供深度咨询服务,涵盖市场定位、发展规划、法律咨询、投融资等多个方面。

    开展全校规模的创业计划竞赛。该校学生每年参加各类校级、省级、国家创业竞赛30余项。

    孵化器助力创业落地生根

    帮助创业初期的学生创业团队走上正轨,是该校创业教育的另一项重头工作,通过大学生创业基金和科技创业孵化器等多种方式“扶”“送”创业团队。

    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该校于2007年设立50万元“大学生创业基金”,为优秀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基金的资金筹集以政府引导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为主,大学生创业企业盈利回报为辅。2013年,大学生创业基金增加到210万元。2014年,该校计划增设1000万元作为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为更多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支持和保障。

    借力社会企业孵化器。该校团委与校产业集团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湖北省青创中心、岱家山科技园等单位紧密协作,为学生团队提供了专业的企业孵化体系,为学生团队提供了真实的创业“训练场”。

    现如今,华中科技大学已探索出较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支持体系,大学生创业已经形成了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学为辅的教育模式,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专家指导为补充的实践模式,以科技创业为主、以其他形式并存的商业模式,以学校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大学生创业基地为辅的孵化模式,逐步构建起了集校内资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支持为一体的资源支持体系。

    近三年来,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奇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100余家科技含量高的学生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近些年来,“微信之父”张小龙、淘米科技创始人汪海兵、PPTV创始人姚欣、海豚浏览器创始人杨永智……华中科技大学学子中崛起了“一帮”将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生动结合的新时代创业弄潮儿。

    (靖咏安 何 杰)

    黄承松颜庆华:实践中寻求创业良机

    热爱网购的人大都知道“九块邮”和“卷皮网”。

    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将淘宝天猫上的10元特价商品收入囊中,不用担心自己不够眼疾手快,也不用担心今天不是“双十一”,关键还包邮。在激烈的电商市场争夺战中,华中科技大学85后毕业生黄承松在10元小商品中淘出了大财富。

    黄承松的创业就是凭着一股敢拼敢闯的冲劲,用他自己的话说,“年轻无极限,创业要趁早”。

    上了大学,黄承松一边在软件学院学习,一边在外帮网站承接外包业务,积累创业资本。

    2010年8月,还未毕业的他注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用兼职赚到的钱作为创业资金,做电商导购网站。“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通过我们的平台渠道,购买其他大型电商商户的产品,累计积分,然后我们根据买家所积累的积分,得到相应的返利。”黄承松说。

    然而,由于同类网站竞争激烈,大的电商平台担心利润被挤压等原因,黄承松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最穷时身上仅有几十块钱。

    花了三个月时间调整,黄承松重整旗鼓。

    “经常逛淘宝的人都应该知道,‘9.9元包邮’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噱头。”但黄承松发现这还不够完善,一方面活动大多是限时抢购,货品数量少;另一方面优惠商品信息容易被淹没。他决定搭建一个平台,既方便卖家也方便买家,做到卖家有流量、有销量。于是,卷皮网和九块邮就诞生了,定位泾渭分明,一个主打正品行货特卖,一个针对特卖商品。

    市场证明了他判断的正确性。每逢有新品上架,九块邮上的特价商品就会遭遇买家的疯狂扫货,网站人气直线上升,没多久日均独立访客量就达到了20万人次。2012年8月,和九块邮形成互补的卷皮网成立,每月的交易额都在2000万元以上。如今,卷皮网月交易额已达数亿元。

    同样在实践中探出创业商机的还有黄承松的师兄——颜庆华。

    凭借对于移动终端方面的专业认识,颜庆华早就嗅到了苹果软件市场的商机。“随着苹果系列产品大规模占领全球市场,其软件却有限,如果能针对苹果产品开发相关应用软件,前景可观,而图片软件就是一个切口。”于是,他立刻联系了刘金柱和赵威。他们三人大学期间都是该校学生创新团队Dian团队的队员,毕业后刘金柱和赵威都在北京工作,工作平台优越,报酬丰厚,但心中的创业激情未曾熄灭。三人一拍即合,武汉悦然心动网络科技公司就诞生了。另一位大学同学陈国兴随后也加盟其中。

    放弃高薪工作,带着已有6个月身孕的老婆,卖掉南京的房子,颜庆华和四个兄弟一起从北上广回到武汉,回到母校,从零开始。

    他们的办公室就设置在母校启明学院里。在Dian团队刘玉老师的牵线搭桥下,天使投资曾李青决定投资100万元。

    有人懂产品,有懂技术,有人懂运营懂市场。他们研发的快速、功能强大而又简单易用的软件Padgram,集合了Instagram iPad浏览器、图片浏览、评论、分享等功能。

    业绩回报了他们当初的决定:上线2个月,300万的下载,在40个国家和地区的iPad图片软件类排名前5名;长期占据美国下载量前2名,2012年圣诞节当天,美国一天的下载量就超过3.5万。(陶书宝)

    申阳曾建华:技术敲开市场

    忙碌的空调组装车间内,一名“工人”按照规定的路线匀速地运送着各个零部件,丝毫不懈怠,遇到“同事”他还会礼貌地停下来,让他人先行。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喻华科无人运输车”。

    2012年,申阳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机械创新基地的负责人,受邀到国内知名品牌空调的武汉工厂进行调研合作。由于用工难现象长期困扰企业发展,对方希望申阳团队能利用他们的技术帮助解决自动化运输的问题。

    此前,申阳曾指导多个大学生团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数次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摘得桂冠。“将比赛型机器人加以改进,研发一款‘无人运输车’应该能解决工厂自动化运输的难题”,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并针对生产线改造的需求,申阳决定从自动化物流环节入手,与企业合作开展高性价比自导航无人运输车的研发。

    在研发过程中,申阳意识到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智能运输车市场潜力巨大。他与创新基地建立了实习生合作机制,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吸纳了多名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加入团队。当年12月,第一台样机完成,小车实现直行、转弯、避障等功能,稳定性和控制精度等指标均很理想。

    2013年2月,申阳注册成立了武汉喻华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初期,主导产品就是自导航无人运输车。

    为获得市场的认可,申阳团队在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技术的同时,还争取所有机会展示“无人运输车”,甚至免费供客户体验使用。

    如今,喻华科已生产出系列化的工厂自动化物流装备,并在汽车、家电、模具等行业推广应用。

    该校同济医学院学子曾建华一直努力想用技术为中国人“延缓衰老”。

    曾建华在大学期间成绩优异,做过学生会主席,发过不少SCI论文,潜心科研和学术。是一次实习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9年,正在该校读研的曾建华在一家大型美容机构实习发现,许多女性顾客花高价注射玻尿酸来抗衰老,不禁感概:“有不用打针就能抗衰老的护肤品吗?”他想到了美国生物科学家赫伯特研究了30多年的还原肽课题,这种尚未破解的全球尖端抗衰老成分或许就是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能找到让还原肽穿透细胞的技术,以此开发出抗衰老药妆品,将改变中国抗衰老药妆市场被外国品牌垄断的局面。”

    实习一回校,曾建华就扎进了实验室。两年后,他与团队终于合成出穿透性和修复性全球领先的还原肽,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创业初始,曾建华拿着计划书去参加武汉创业电视大赛。没有经营团队,没有商业模式,启动资金只有摆摊卖球衣挣的2万元,就连主持人都调侃“还不如拿这2万元去谈恋爱”。

    2011年5月,拿着向学校申请的5万元,曾建华拉来几名同学,成立华肽生物科技公司。但没想到,由于产品太过超前,消费者难以接受,持续几个月没收入,经营一度陷入瓶颈。

    为救活还原肽,曾建华对失败进行了反思,决定改变策略:不再推销护肤品核心专利成分,而是自己直接生产产品,公司主打药妆品牌“曾博士”,包括从眼霜到面膜十余个单品,覆盖各个年龄层女性。

    市场影响力渐渐扩大,资金逐步积累,曾建华也加快了研发步伐。紧致修复、还原嫩肤和激活再生三大系列近20个单品,靠着用户的良好反馈打开了销售局面,天猫商城、微信商城等网络平台成为其重要扩张阵地。

    (陶书宝 于惠琳)

    姚欣付小龙:兴趣和生活指引创业方向

    “阿根廷进球了!绝杀!”7月2日凌晨,巴西世界杯1/8决赛,阿根廷对阵瑞士。比赛进行到118分钟,0比0的胶着比分终于被改写,迪马利亚攻入一球,引来华中科技大学韵苑14栋128宿舍的男生们一片欢呼。世界杯期间,用PPTV聚力网络电视观看比赛,早已成为该校学生的习惯。

    PPTV聚力创始人姚欣,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1999级本科生。2004年,读到研究生一年级时,从网络视频中发现商机,随后开始创业。2004年底,在学校的支持下,PPLive1.0正式在该校韵苑26栋诞生。2005年2月,PPlive软件正式上线,在校内范围测试后,在武汉地区教育网传开。2005年5月,成立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而现在,PPTV聚力已有超过3.5亿的庞大受众群体。

    兴趣,是“姚欣式”成功的关键词。大二那年,姚欣和同年级的15个同学租了一个宾馆房间,观看世界杯。在看球时,他突然想到,“为何不开发一个大家可以在线看球的软件呢?”这个点子点燃了姚欣的热情。埋头钻研P2P流媒体技术数月,第一版PPLlive在姚欣的宿舍诞生了。

    2005年,研究生二年级,在导师李芝棠的支持下,姚欣决定休学创业。当年5月,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姚欣出任CEO。办公室设在校外一间40多平方米居民房里,六七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成为团队的第一批员工,开启了实现梦想的旅程。

    免费拿到2005年超女海外直播的机会,创下总决赛50万人同时在线、3个多小时连续直播的纪录;搞定NBA转播机构,拿下姚明所率领的火箭队比赛转播权……找准特色、把握时机、专注的品质让姚欣团队做好了PPTV聚力这一件大事。80后的姚欣,仍像个大男孩。他常回母校讲座,常提到一句话:“我们的梦想是改变一代人的生活。”

    姚欣“一时兴起”的创新,已然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方式。90后在校大学生付小龙的“恋爱笔记”,则来源于对生活、对爱情的灵感。

    百万下载量,风投公司预估市值达千万美元,一年内预计达到800万用户量——以记录情侣恋爱点滴为主打的“恋爱笔记”,上线一年来成绩斐然。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在校生付小龙,是打造这个拥有百万用户的手机APP的团队领导者。90后的付小龙说自己并不是古板木讷的“技术宅”工科男,他热爱生活、善于发现,调侃这款软件是“谈恋爱谈出来的灵感”。

    2012年,大二的付小龙加入了依托该校宣传部建设的校内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冰岩作坊”。在这里,付小龙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收获了爱情。

    住在该校东西边的两个宿舍区,步行需一个小时的“异地恋”让两人少有时间见面,付小龙只能发短信、打电话与女友沟通感情。对于每月生活费只有1000元的他来说,每月200元的话费是笔不小的开销,这让付小龙头疼不已。于是思维活跃的他萌生了“研发一款只属于两个人的分享软件,减少话费花销”的想法。

    付小龙的想法和手机应用市场没有类似“爱情社交”软件的调查结果,得到了“冰岩作坊”成员们出奇一致的认可:“抓住了用户生活中的痛点”,具有很强的市场潜力。付小龙随后在不同学院网罗人才,组建了一支“短小精悍”的研发团队,仅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做出第一版“恋爱笔记”。

    2013年5月,恋爱笔记上线,十天下载量超过3000,此后以每天以3000的速度稳步增长。凭借这款软件,付小龙团队在360首届大学生应用开发大赛中拔得头筹,斩获80万元奖金,并获得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支持。“你们的项目很有创意。”360董事长周鸿祎的称赞让付小龙很是自豪。(于惠琳)



/jiaoyu/zatan/2020-02-28/3261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