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校的批评要能真正促成学校超越性价值转型,成为学校转型诉求的内在积极支持力量。
■李涛
日前,一个关于《揭秘北京牛校史家小学的孩子为啥“不招人待见”》的帖子在网络广泛流传。帖子一方面指责史家小学超强的办学实力,一方面质疑史家小学的办学理念,认为学校培养了孩子“霸道、强势、喜好攀比”的性格,并称这样的孩子“不招人待见”,甚至举例说有家长后悔送孩子进该校等。
实际上,责难史家小学的隐藏逻辑并不新鲜,也不难理解:一方面,出于国际比较逻辑,认为作为中国优质小学教育的代表,其在培养上过分凸显竞争性,通过规训、惩戒与奖励等多重手段在小学生群体内部人为制造各种可视化的差异,而这种极端精英主义导向的等级标签式差异化建构,往往会压抑其他同样重要的人格品质培育,如学会尊重、平等合作、直面挫折、甘于平凡等。另一方面,出于国内比较逻辑,以史家小学为代表的一些名校占有了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国内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却连基本的教学设备都不齐全。
如此反差,质疑点自然颇多,但总体归纳,无非是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式、人格养成与素质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空间分布、教育机会排斥以及更为深层的社会阶层再生产议题上产生的困局。其中,有的源自微观层面的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有的肇始于中观层面的教育体制机制和教育政策法规,有的则根植于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然而,在笔者看来,三方面因素内在相互渗透和交互支持,正使得学校、制度和社会彼此确立了当下像史家小学一样的学校存在的现实合理性。
首先,从微观层面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来看,作为中国优质小学教育缩影的史家小学,毕竟要在竞争优先的中国基础教育整体环境中存活。因此,无论其如何强调学校特色文化形塑和素质教育培育,其核心本位都不可避免地要让位于竞争型的能力培养。这种竞争型的能力培养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和孩子来说,是未来在高竞争性社会中维持基本生存的刚需能力,而其他发展性和冲突性能力只能居于次席或被选择性忽视。升学考试的高淘汰率和东亚家庭普遍的教育重视传统,使得中国公立小学的教育风格自然和西方不同,这种差异本质上并不存在好坏优劣,只存在价值主体选择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化的教育完全可以由更多的民办学校来提供。
其次,从中观层面的教育制度来看,史家小学当下过于优越的教育教学资源聚集是历史因素所致,公众的单向度责难,对学校而言有失公允。一方面,存量型的优质教育资源自然不可以通过“削峰填谷”的方法人为再一次简单拉平,简单拉平也不可能真正形成具有卓越超然气质的新型优质小学,更何况公众还需要具有深刻底蕴和文化传承的中国优质小学参与国际教育比较。另一方面,在教育增量主要倾斜于贫困、边远地区进行差异化补偿的制度大环境下,类似史家小学之类的学校也亟待反思,如何提高和丰富学校的核心内涵以应对逐渐分层化和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再其次,从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性因素来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断上升,以及主要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封闭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逐步饱和,新型城镇化推进与就业岗位在城乡、行业、区域中的不公平结构悖论,将毫无争议地共同导致重心已然上移的地位教育与身份教育再次提高重心——教育将引领未来的社会竞争。教育,特别是名牌教育和高端教育的筛选功能将更为凸显。而家庭更高的教育投入和更高预期的教育回报将使小学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更加让位于社会筛选功能。
基于上述背景,有开放性思维的家长发出“抱怨”式的对于学校价值选择的多元化需求,绝对是好事。但这样的力量要真正持久、理性和健康,就不能仅从个案角度去批评,而是要形成真正的影响力量,从而促成学校超越性价值转型,成为学校转型诉求的内在积极支持力量,而不是成为学校蔑于改革害怕变故风险的阻挠。
(作者系东北师范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和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