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5门基础课得了100分满分、4门专业课99分,成绩最低的1门课成绩98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韩衍隽的这份20门基础学科成绩单,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热赞。
几乎同时,媒体报道了中南大学的“学霸寝室”: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某班4名男生,获得各级各类奖项、荣誉共计60余项,其中包括专业领域内最高赛事的奖项。联想起不久前媒体热炒的复旦“门萨女神”张安琪,“学霸”之风来势汹汹。
“学霸”受热捧,该怎么看?该不该为学霸“点赞”?今天我们该向“学霸”学什么?本期话题我们刊登两篇不同角度的评论,以飨读者。
该不该为“学霸”点赞事关育人方向
■铁铮
该不该为“学霸”点赞事关教育目标。如果网友、社会、媒体认可的是努力学习的精神当然无可厚非,但单凭分数就一味地点赞“学霸”之风不能提倡,因为事关教育的目标和育人的方向。
学生自然应该以学为生。这看起来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今天的一些学校的一些学生中却几近奢望。学习风气不浓的现象绝不是个案。大学前还有个高考的指挥棒激励着,一上大学不少人就彻底懈怠了。社团活动从不落下,各种旅行说走就走,挂科成了家常便饭,除了学习不行啥都行。“头悬梁,锥刺股”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学好每一门课程,仍然应该成为学生的本分。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对“学霸”的点赞热捧,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良好学风的呼唤。
如何看待考试分数是门科学,也是教育的大是大非问题。应该肯定的是,分数本身的确是衡量学生对某一门课程学习掌握程度的指标之一。一般而言,学习成绩越高,掌握得越好。但凡事都不能太绝对。对待分数也是如此。分数毕竟只是考核的指标之一,而不是全部。即便高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能完全反映其对课程传授的知识、技能、理论和实践的全部情况。高分低能的学生过去和现在都不少见,因此不能以分数论英雄。
具体到清华这位学生为什么能在15门课的考试中得到满分,一方面说明他或许真的掌握得不错,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出题中有可改进之处。大学阶段的考试显然与小学、中学的考试不同。一门课、几门课考个满分尚属偶然,但15门课都是如此,是否说明这些基础课考试出题的套路大体相同,题目过于简单,或者客观题太多,主观题偏少?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基础课考试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革。
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考高分、甚至考满分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我们的大学培养的人,绝不是仅仅会考试的人。对于学生还是要综合评价。但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对高分津津乐道,而对这个学生参加了两项科研项目的经历视而不见?显然,在这些人看来,满分才是最重要的,何况还是15个满分!要害正在于此。用这样的评判标准来对待学生、考核教师,显然会把学生引向歧途,使大学教育走偏。令人担忧的是,现在许多高校都存在着这种倾向,无论是评奖和表彰,对研究生总爱看发表了多少论文,对本科生则看其学积分高低。这样在操作层面执行起来简单得多,但其导向则有值得探讨和商榷的地方。
媒体关注教育是好事,但违背教育规律的炒作却会帮倒忙。令人遗憾的是,这次为“学霸”点赞的有一些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打着主流媒体的旗子,却靠一些炒作来吸引粉丝的眼球,几乎成了某些官微的习惯性动作。如何整改是他们的事情,教育界同行所应该做到的是,切不可被这样的舆论牵着鼻子走,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全面发展的“学霸”方为真正榜样
■张贵勇
“学霸”给人的惯常印象,往往是死读书、读死书,智商高而情商低,思维极其活跃但动手能力极差,这也是许多“学霸”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与以往有些不同,今年的“学霸”似乎回归了人的本位,亮丽的成绩背后是多彩的生活。
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学霸”,该向“学霸”学习什么,从“学霸”们的闲暇生活中,似乎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并深入反思当今教育的着力点。
报道中说,韩衍隽爱好广泛,参加了腰鼓队、科协等社团。韩衍隽还是个热心的人,期末考试前,他在班里开了一个学习班,辅导同学功课。值得关注的是,韩衍隽对自己有非常清晰的规划和认识。为了训练编程能力,大一就参加了电子系队式程序设计大赛;为了夯实数理基础,大二参加数学物理竞赛。中南大学“学霸寝室”的4名男生,个个也非“书呆子”:高要辉是学校心理健康协会手语社社长,王宏伟是绿色科技协会会长,刘俊用奖学金走遍了华南地区。
“学霸”们光芒四射的生活,让人不禁感慨,他们活出了自我的风采,他们绝不是依靠外在动力而埋头读书的人。他们在学业上矢志不渝,更多的是出于对知识的热爱,在生活中肆意张扬,是一个向往未来、追求快乐的群体,并在合作与奉献中彰显自己的存在感,获得自我价值。
从这种角度来看,“学霸”身上所带来的启示,首先便是提醒教育者们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投入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对真理的追求中去,而不是以单一的尺度衡量学生,唯冰冷的分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更不是像圈养牲畜一样,把一个个灵动的生活囿于一方校园内,以苛刻的管理、拙劣的励志口号,去“激励”学生拼命搏杀,在考试中杀出重围。
“学霸”们也提醒世人,教育的目标应指向激发潜能,成就生命,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扩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尝试、去享受多彩的人生。当教育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生活的趣味,体会到在为他人、社会乃至国家全心奉献过程中所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价值感,他们会爆发出能量,在智商与情商、知识与道德、学业与人格上均实现快速成长,最终达至文理兼通的境界,成为像顾毓琇、林徽因、黄际遇那样的人。
教育不能只有一种眼光,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模一样的人。人生不能只有一种色彩,也不能仅有成功与失败两种选择。教育的美好之处就在于在学生与世界、学校与社会、当下与未来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放开身心,不断完善自己,去追求自己所爱,去拥抱未来。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部分学校和老师依然停留在肤浅的层次,用肤浅的眼光看待教育。他们既没有给知识以最基本的尊重,将之变得世俗化、庸俗化,也没有给予学生最基本的人生点醒。据报道,北京大兴某中学教师在班里点了月考成绩排在年级前80名的同学,单独开了次会,而开会的内容就是将带他们去北大清华秋游,人数仅限文科前20、理科前60。
不知道有资格参加秋游的学生会怎样想,估计会有“学霸”对之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求知的渴望被世俗地理解了,赤裸裸的功利之心已玷污了教育负载的神圣。由此,“学霸”所折射的最后一个启示,就是教育应该以博大的胸怀迎接一批批走进校园的孩子,并将他们培养成为追求新知且乐于奉献的人。(作者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