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尔忠
自从2014年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以来,教育部加紧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部署。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已进入关键和实质性阶段。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转型的行为主体,高等院校必须在认识上清醒,方向上明确,以实现行动上的自觉。为此,认识和把握转型的过程与目标、转型与守型以及转型与被转型三个方面的关系,对实现这一战略性调整意义重大。
转型是一个过程——过程与目标
新建本科院校从升本以来所做的工作,实质就是一个主题——转型:专科向本科转型,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型。围绕转型,在办学定位、学科与专业、培育理念与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产学研结合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共性认识,也基本找到了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基本构架。
国务院明确提出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目标,应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转型,就再一次成为发展的主题。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就有不断完善本科教育和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迈进的双重任务。
转型也变成两个目标和两个过程的双重叠加,第一是建立合格的本科院校及其过程,第二是建立应用技术型大学及其过程。尽管有人把第一个目标和过程叫做地方本科院校的第一次转型,把第二个目标和过程叫做地方本科院校的第二次转型。但对各高校而言,不管这两次转型是怎样前后相继或直接重复,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要求,使这两次转型已经融为一体,地方性院校的基本任务就是如何建立本科层次上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这是转型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从目标角度而言,关键是要明晰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内涵,如“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11月发布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指出的,“应用技术大学重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学习者职业发展为核心,接受社会评价。”同时,要把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内涵具体化为每一所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还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转型是一个完善的过程——转型与守型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从升本之始就围绕建立合格的本科院校的目标转型,同时也无不探索发展壮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在目前国家提出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时期,地方本科院校所要审思的基本问题是,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哪些要素和办学机制符合、有利于建立应用技术型大学,哪些不符合、不利于。符合、有利的,就要肯定下来,这叫守型;不符合、不利的,就要改革,这叫转型。
有肯定,有改革,有守型,有转型,才能保证学校发展的连续性,才能保证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顺利实现转型。所以,地方本科院校一定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自身实际,审时度势,自我剖析,务必弄清楚经过多年的发展,到底成了哪些“型”,哪些还不成“型”,到底需要转哪些“型”,守哪些“型”,应该怎样转,怎样守。只有每所高校弄清“守”与“转”的对象和目标,才能理清思路,前后相继,有的放矢,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比如,面临新一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大潮,陇东学院审视和分析升本以来的办学经验,在转型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六个坚持、六个突破的转型思路,即,应用型的办学思路要坚持;师范教育培养优势要坚持;业已成型的学科专业结构要坚持;本科标准加职业能力的培育模式要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要坚持;系统的教学管理与过程控制要坚持。满足应用技术型方向的培养方案设计要突破;校地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机制要突破;就业导向的培养过程要突破;学生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要突破;实习实践与就业贯通的基地建设要突破;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要突破;能源化工为主导的工科专业特色要突破。明确转与守,系统转型,全面提升。
转型是一个自主的过程——转型与被转型
目前,社会各界和政府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诉求,而高校自身多有观望徘徊,这是很不正常的。转型根本上是由内而外的自主的过程,舍此,那是被转型,结果将是悲剧性的。
地方院校必须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做内部自我积极主动的改革与发展。实践证明,凡是积极主动率先转型的高校,都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合肥学院积极引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临沂大学建设“区域性品牌大学”等,他们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弄潮儿。
因此,转型必须是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对转型的形势要求、历史意义、思路设计有认识上的自觉。全面审视学校的内外现实,科学设计学校转型发展的蓝图,仔细探求学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主动转型,积极转型,自我转型。在转型中理清思路,科学定位,加快发展。当然,充分借助目前来自政府和社会对高校转型的要求与期盼,细化顶层设计,推动政府创新政策法规,推动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的转型发展,为自己转型发展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系甘肃省陇东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