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趣味、戏剧性、引人入胜的问题
1、“索然无味是得不到回报的”。
2、小说描述单元(基本单元)中的两类人:角色,引起角色行为的刺激因素。角色的反应即他的性格。
3、情节是由危局或转折点构成。
4、技术上,小说题材被处理为描述单元。描述单元与情节结合构成小说。
【按:小说即情节。情节即危局或转折。技术上小说被分解为若干描述单元,即细节。每个描述单元由角色、刺激人物、角色反应组成。小说的趣味来自于冲突。】
5、小说结构:开端阐述主角所要面临的问题;结尾阐述最后行动,也就是开端问题的解决;主体即故事。
6、读者的三个疑问(悬念):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主角遇到这件事后怎么办?
7、开端的组成:情境(所要叙述的问题);解释性材料,即使读者感到小说的情境是合情合理和饶有趣味的,起作用是展现条件或事态。(有些情境内含趣味,无需解释。)
8、小说最先的开端是标题。
9、必须使角色有所抉择或有所行动,角色有必须做的事情,即有了目的,小说也就有了要叙述的问题。
10、每一个叙述单元都有其目的。但是必须使读者尽快意识到整个小说的主要故事情境(主要目的)。
11、趣味来自于重要性。一种包含选择或目的的情境其趣味性来自于他决定了什么。
12、情境必须是重要的,这种重要或者是情境内在具有的,或者是通过解释赋予的。
13、趣味同时来自于非同寻常。即非常之人,非常之事。
14、趣味可以通过对比(读者已知的和未知的)呈现出来。
15、趣味有两类。一类是情境趣味。一类是描述趣味。前者使读者认识到情节的重要性,后者则使读者在阅读其他材料时不至于疲倦。
16、使小说充满戏剧性的七种手法:①引人注目的标题;②故事情境;③情境重要性;④非常之人、非常之行、非常之事;⑤寻常事后有极深刻的哲理;⑥对立事物的并列;⑦困难、冲突、灾难引起的悬念。
【按:小说在开头必须通过趣味或者说戏剧性来吸引读者。开头趣味的产生是从标题的设置开始的,它包括情境趣味和描述趣味两种。其中情境趣味的产生主要因为其重要性。其他产生趣味的方法包括不同寻常的人和事,对立事物的并列,寻常事的不同解读,悬念。】
17、在小说的主体部分应当使读者引起持续的注意。
18、每个叙述单元角色解决的问题都应当是整个故事情境中的一个危局,而这个危局又产生新的情境。
19、小说的结尾是满足的趣味,使读者觉得他的好奇心是有道理的。即使读者觉得他的猜测和小说的结尾是一致的。这也包含了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使读者意外。另一种是主角使用具有象征性的行为结束全篇或某个描述单元。
20、将寻常之事写出深奥道理来也能使读者产生兴趣。
【按:小说的开头是引起读者注意,主体是保持读者注意,结尾是满足读者的注意。核心之处在于使角色的行为或抉择对他本人而言具有重要性,以此引发情境趣味;其次是通过描写一种非同寻常的人或事,既可以是人世本身非同寻常,也可是通过阐述道理而显得非同寻常,还可以是两两对比凸显非同寻常,来使整个小说充满趣味。】
评1
蛤蟆新小说《魔导武装》主角虽然是家破人亡,又有一个报仇的主线,但是整篇读下来,却使人完全感觉不到主角报仇的紧迫性,反而如同游记。究其原因,是对六皇帝武装的描述,使读者产生了松弛感,那种感觉就好像主角随时都能轻松的报仇一样。因此,蛤蟆在主线阐述上是不明晰的。个人觉得,蛤蟆这个书的设计完全可以是这样:主角的目的是报仇和恢复家族的荣光。得到六具武装,使得二个目标之间产生了矛盾,主角煎熬,然后不断猎取成熟妇人以减轻压力。如此可能会紧迫一些。
教主的书,素来以干瘪著称,但是看的人却不少,究其原因,在于教主能够将许多寻常事说出一番深奥的道理来。就是江湖人称的私货。慢慢的都是私货,所以其他趣味或者不够,私货的趣味倒是很足。
神机新书,开头极有张力,容易吸引读者。同时主线也非常清楚。打倒万恶的洪玄机。主角就是在这个目标下不断行动,战胜来敌。不过,各场景还是稍显单薄。
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阅读的兴趣来自于主角对各种事件的反应,这种反应对于主角很重要——虽然最重要的是主角的生命,但是我们不能在写到一半的时候干掉主角换角,特别是在起点,大家一看你新书的篇幅,就知道你这主角能活多久,所以只能拿其他重要的东西来搞,比如主角重视爱情,那就叫他女朋友饱经磨难;重视亲情,就叫主角的父母兄弟饱经磨难;重视力量,那就叫主角的超能力、地位、金钱饱经磨难。——但是关键的一点,不要把这个重要的东西真的搞坏了,除非你打算悲剧结尾。你一个小说打算写一百万字,写到二十万字要入V了,你安排几个流氓把主角的老婆XX了,这就不是作品悲剧,而是你作者杯具了。你说要搞到结尾时给主角送绿帽,那就记住这点——逆转一定要合情合理。前面三百九十九章都是描写主角和他老婆如何情深意重,到第四百章,主角老婆梦中的白马王子出现,然后给主角送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这就是不合情理的转折,只能给读者的口水淹死。
网文的一大问题是,悬念不足以成为吸引读者读下去的原因。尤其是对于新人来说,读者根本不在乎或者说懒得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如果作者设一个悬念,在五章之内答案还没有揭晓的话,很多人就没有追下去的动力了,甚至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作者的疏漏或者表意不清。
我是在写完第一本之后才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所以悲剧。。。
如果比较一下就知道,以上的这些技巧基本上正是美剧惯用的,于是我的新书准备借鉴这种有别于起点的,另一种已经被证明是可以受到大众欢迎的模式。
20、小说一个单元的结构
21、小说的四个扣:开头,提出问题;主体,解决问题的阻力和助力;结尾,最后的行动。
22、冲突中的此消彼长:每一次冲突都有冲突的双方,对双方而言,一方的成功即另一方的失败。
23、印象来自于背景和人物形象性格。情感来自于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人物对于刺激的反应,就是他们的行为,即表现了他们的性格。所以,对于景物的描写属于背景事件,人物外貌衣着属于人物形象,人物的行为属于性格。
24、应当把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背景结合起来。即背景或性格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必要道具。
25、有的时候在开端是主角决心做某件事,那么在结尾就是主角这件事做成没有;有时候在开端是主角被迫作出某种抉择,那么在结尾处就是主角的抉择为何。所谓主体就是主角在做某件事或者说做某个抉择的时候,遭遇的阻力。
26、插曲、情节和冲突:角色对刺激作出反应,这是插曲;刺激和角色有互动,但是形质缓和,这是情节;刺激和角色有互动,性质激烈,这是冲突。插曲是最基本的单位。插曲扩展为情节,情节扩展为冲突,冲突和情境、最后行动联合,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叙述单元,与小说整体具有相同的结构。
【按:刺激和角色不是固定的。作者要描写的是角色,使角色行动的是刺激。角色和刺激的区别是随着作者的描写变化的。】
27、插曲——情节——冲突——情节单元——冲突单元——完整小说。
28、读者面对情节时提出的疑问:甲能从乙那里取得情报吗?甲能使乙相信这件事吗?甲能劝说乙采取行动吗?甲能给乙造成他所希望的印象吗?
29、读者面对冲突时提出的疑问:甲能战胜乙吗?甲能迫使乙就范吗?
30、在每一个单元中,角色做出的努力和试图阻碍角色努力的因素构成冲突,在单元的结尾,或者是角色的努力成功,或者是角色的意图失败。
31、单元结构:①使角色和敌对势力相遇;②展示其中一方的目的;③展示双方的交流;④展示最后的行动;⑤展示结局的影响(使该单元与小说整体连结。)
评2 书中一个例子:某平民小伙子去追求一个大明星,这是整个小说的情境;他需要200美元的活动经费,这是其中一个单元的情境;他在路上遇到一个熟人,开口向他借钱,熟人拒绝,这是一个单元的冲突;小伙子经过反省,决定拜访另一个熟人,这是本单元结局和小说整体的关联点。
再用自己的话消化一次:
情节就是危局和变化,什么生死考验啊困难麻烦啊,解决这个问题的完整过程,就是一个完整情节。
小说在写第一章的时候,就给主角设立一个目标,然后接下来就让作者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主角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遇到很多波折和考验,这些波折变化就是情节的所在了。
至于再具体的话,就是你每写下一个章节,都要让这个章节有存在价值,或者是伏笔或者是危局,让情节有起伏性与变化性....
设立一个大地目标,把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然后一步步解决这些小目标。
简单说起来,故事就是这么一步步解决目标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线索了。
然后在线索确定的情况下,连接上人物与背景,于是一个个场面就翻滚而来。
再根据具体情况,作主次调整与安排,于是小说就出来了。
这是小说结构中的一种,所谓的线性结构。
另外还有网状结构,这个网的中心就是人物,第一中心自然是主角,其他中心就是配角。几个中心相互辐射连接,于是就成了故事网络。
还有画面结构,这是借鉴自漫画电影的一种结构,大致是塑造一个场景,然后出现一些人物。然后人物相互冲突,然后故事就展开了。然后就是一个接一个画面连续下去,直到最终的结尾。
以上三种结构比较常见,余下的几种有是有,不过一般作者不会用就不介绍了。
说到悬念设置,我觉得大门同学是个很好的榜样,娶姐里面经常会不经意间埋下伏笔,等到以后大门把它取出来后读者才恍然大悟。
不过这个对作者功力要求太高,起点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偶尔翻到李渔的闲情偶寄,里面说道,写传奇的要点在于“一人一事”,即整篇传奇为一个主角所作,更进一步,是为主角的一件事所作。与上文结合。可进一步加深认识。李渔又说密针线,说是写传奇如缝纫,先要把材料掰得极碎,然后要缝得极密,掰得极碎,是让材料充分为小说家所用,缝得极密,则是仔细考虑每一幕之间的衔接,使其前后照应,绝无疏漏。
关于完成式小说
32、情节来自于单元结构的第5步,对于情节的构思也是来自于第5步。如果仅仅是构思的话,每一幕必须考虑的内容可以是①⑤或③⑤或④⑤。
33、一个单元的结构分析:刺激因素-角色印象-角色反应-性格特征-情节危局。
34、每篇小说都是表现人物反应的一个故事。
35、构思不关心情感效果,而是关心叙述效果。构思要依次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悬念和满足感。
36、小说情境-一个或一系列交流-最后行动。
37、小说分类:完成式小说(主角要做),决定式小说(主角要选择)。
38、除了偶然的例外,所有完成式情节都是决定式小说的延续。
39、在完成式小说中,应当使读者问:某某能做成某事吗?
40、危局即转折点,之后或者变好或者变坏。
41、尽可能早的使读者明白主角要做的事和将面临的困境,尽可能晚的使读者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
42、故事是角色之间的一系列交流,这些交流是附属于情节的。
43、作者应当尽量为正面人物制造障碍物和对手,并使它们尽可能的难以排除和克服。
44、每个单元中促进和阻碍的插曲应当有一个交流,促进的因素过多过多就会解除悬念,阻碍的因素过多则使读者感到不可信。
45、即便读者知道了整个小说的结尾,但是因为每个单元主角仍然会遇到新的问题,所以,读者依然会有兴趣的读下去。
46、冲突应当使形象的描述而不是简单的叙述。读者感兴趣的是“某件事正在发生”。
47、理想的环境、障碍或对手是陷入交流中的。这些交流表明了失败的后果导致失败的迹象。
48、写作的三个要素:统一、紧凑、重点突出。不要引进无关的素材。
49、构思的主要问题是使主角陷入麻烦。并使读者明确的知道。
50、小说大纲的8个问题:(1)谁是我的主角;(2)主角将面临何等的转折点;(3)对这转折点的描述是否预示了主角的努力;(4)转折点是什么;(5)开头由哪些单元组成;(6)转折的结果是什么;(7)结尾由哪些单元构成;(8)主体部分的阻碍是什么。
关于决定式小说(略)
在起点的小说绝大部分是完成式小说,就是主角要达成某个目的。而决定式小说,即主角做出抉择的小说微乎其微。所以此处从略。
简单说一二点:首先决定式小说的看点全在于主角如何做出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小说也就宣告结束。其次,和完成式小说相比,决定式小说缺乏主体,主体非常简单,就是主角做出了选择。再次,决定式小说的关键点是开头处对情境的渲染,其次是主角做出选择后呈现给观众的后果。第四,决定式小说是人物的一种性格战胜了另一种性格,因此表现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所出的困境,渲染他内心的冲突是十分考验笔力的。最后,对于决定式小说而言,往往是不论主角做了何等选择,他最终都会后悔。
对于所有的小说而言,读者都是在一个个单元中来看小说的。
决定式小说。选择叙述角度。
51、决定式小说写作的5个问题:1)谁是不得不做出选择的主角;2)小说人物面对怎样一个他不得不做出选择的事态;3)小说人物有哪些可能的选择;4)小说人物选择了什么;5)这种选择的后果和结局是什么。
52、三种叙述方式:1)第一人称叙述,主角即叙述者。2)叙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以第三人称方式讲述主角的故事。3)上帝视角。不出现在小说中的叙述者。
53、第一人称小说中应当注意对其他人物或景物的描写时,应当是符合主角性格即符合主角主观思维的语句,而非客观描述。如此才会增加小说的可信程度。
54、中途改变叙述角度是一个错误。
55、选择叙述角度和选择着眼点不是一回事。小说的着眼点通常是主角,小说的作者能够分析他的想法。而分析次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则是一种糟糕的技法。对于次要人物的心理活动,用动作来形象表现是恰当的。
着眼点
56、叙述角度和着眼点的不同:叙述角度的问题是谁向读者讲这个故事;着眼点的问题是通过哪个角色的意识展现整个小说。
57、以主角为叙述者,以小说中的某个角色为叙述者,其叙述角度和着眼点是一致的;以隐身的第三者来叙述故事,就出产生选择着眼点的问题。
58、选择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着眼点就会削弱小说的统一性,使读者产生迷惑。因此,一般而言,一个小说只有一个着眼点。即除了那个固定的角色,作者不能得知其他角色的内心活动。除了固定的角色存在内心独白,其他角色的心理活动都是通过行动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59、在小说中坚持一个固定的叙述角度和着眼点,目的是为了使读者尽可能的沉浸在作者所创作的小说中。
60、可供作为着眼点的角色一般是:1)主角,2)主角的主要敌人;3)其他角色。
【按:显而易见,作为着眼点的角色应该是贯穿全剧的那几个角色中的一个。】
评3
我想了猫疲的《幻之盛唐》,这本书在最开始就是典型的叙述角度混乱,当时被人戏称第四人称小说。不过似乎此书后来出了修改版,统一了人称问题。
但是,就我的记忆,起点小说中严格遵循人称统一,和着眼角度问题的小说依然不多。
《幻之盛唐》中随手都是这样的问题(猫疲你不要打我),比如:
当时整个地区许多人都看见了,古人行军打战很有些迷信,令一路的叛军大将亦视为不祥之兆下令停止追击,让许多唐兵逃的性命出来。
这就是叙述角度变了。
(很久以后,我问起当年乱军中,为何选择追随我的时候,得到的回答让我啼笑皆非,“因为老大您实在英明神武,混在一堆抽云惨淡的残败乱军之中实在太显目了,兄弟们都为生路渺茫无望一般颓丧之时,您老却是最不见紧张甚至有些轻松。”听的我无语半响,我那时可是还没弄清楚状况啊)
开头明明是直叙“我”穿越,到这里又变成追叙……
此时的我,却不知道,自从站上这片大地的那一刻起,大唐命运的车轮已开始脱离历史的轨道,驶向了不可预料未来。
你都不知道了。还写什么?
看着越来越近的白绫,杨太真心中倒是没有多少波澜了,对那个兄长的死,她并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听到自己那些姐妹的死讯,也未太多悲伤的感觉,自己得到上天的眷顾已经足够多了,当那位至尊愿意用携带的所有宫中珍宝获取自己的一条性命的请求再次被那些烦躁不安的臣子们拒绝之后,她就对自己的命运早有了心理准备。
你看,这是主角和杨太真心有灵犀的铁证。
风格
61、无论如何,如果把本来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得同样清晰、同样迷人和同样有力的东西说成两句话,那就是技巧不成熟的表现。
62、简洁最重要。
63、一篇短篇小说中的印象应当由作者造成。陈述并不是印象。
64、风格主要是措词和选择用语,而不是句子结构。
65、用当使用能给读者造成具体印象,诉诸读者感觉的语言。
66、一般而言,关于味道和听觉的描写和刺激的因素有关;视觉的描写则传达有关角色反应的印象。
67、对于感觉印象的描写,应当注意:1)想象力;2)比喻;3)拟人的手法。
68、如果作者不懂得用激起读者兴趣的方式来描述题材,那么其他一切都没有价值。
69、对于说明性材料,作者应当进尽量从印象的出发,形象的加以说明。
70、风格的总原则:1)尽可能使场面又戏剧性;2)使场面的叙述清楚明白;3)尽可能使作者插在中间的说明材料形象化;4)场面的第五个步骤应当尽量形象化,不要吝啬字数;5)刺激因素必须描写得使读者看起来真实。
赢得读者
71、有两种角色:一种是读者喜欢的,一种是读者讨厌的。
72、如果主角是令人讨厌的,那么,读者不会对他面临的情境产生兴趣。
73、作者要把握三种感情:1)爱;2)恨;3)介于二者之间的自爱。自爱就是要求一切事情都是为自己所做的。自爱可以转化成爱和恨。
74、一般而言,读者感兴趣的不是主角和自己一样,而是在于发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运用到同样的情境中去。读者视自己为小说中的角色是罕见的;但是他们经常从小说的角色中发现自己的朋友,从而成为人物的热情同党。最常见的是,读者就是宙斯,而角色则是受他宠爱的那位。
75、短篇小说的作者很难怀着自爱的感情,把自己当做小说的角色,他可以去爱和恨小说中的角色,但是并不会把自己当做被爱和被恨的角色。
76、要使读者对小说描写的情境感兴趣,应该先使他们对角色感兴趣。比如男主要追求女主,本身不构成悬念,除非读者希望男主追到女主;或者反过来,读者不希望男主追到女主——这种情况下,男主就变成了一个反角。
77、小说角色的性格是由作者赋予的。
78、写作时的自我审查:那件事在我心中激起何种感情?我对角色的行为如何评价,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读者同我的感觉一样吗?
79、一个简单的程式: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他们行动的动机是出于保护同类;一个令人厌恶的角色,他们行动的动机是出于自我放纵。
80、要使读者对角色表示赞赏和同情,这角色就要有令人赞赏和同情的性格,这性格又会在小说中通过角色对刺激的反应呈现出来。
81、如果使角色要追求的事物没有价值,那么,读者就会对小说所描写的追求过程表示疑问。如男主追女主,而女主除了长得漂亮之外,却向性格恶劣,刁蛮无理,那么即便最后男主追到了女主,读者也会表示不满意。
82、受读者憎恶的主角,他的努力和成功只会使读者加倍的憎恶。
83、决定式小说中,角色面临保护同类和放纵自我的抉择。
84、角色可能的性格:1)偏执——心胸开阔;2)贪婪——慷慨;3)睚眦必报——宽容;4)性情暴躁——平和;5)恶毒——仁慈;6)实用主义——利他主义;7)诡计多端——单纯;8)残忍——善良;9)行动无条理——有逻辑的;10)背信弃义——忠诚。
【按:谈起点小说中的人物。1)起点小说一般强调代入感,即读者代入主角,经历小说中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穿越题材在起点变成主流,无论是穿越到过去还是异界,都是再通过强调主角现代人的身份来增强读者的代入感,甚至在代入感的作用下,当读者厌恶了建立大帝国之后,又产生了所谓的异界娱乐休闲流,以满足读者的口味;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并不一定需要代入,只要引起读者的对主角的同情和宠爱,这故事一样能讲下去。特别是当作者为了强调代入感,在开头拼命渲染主角的普通,甚至要以宅男、废柴这样的形容来描写主角的时候,我只能说,这已经是偏执迷狂了,如果从代入来讲,没有谁会把自己代入成一个废柴,同时,喜欢废柴的读者会多吗?2)在起点小说中的桥段中,有许多令人诟病的地方,比如某本官场小说中,作者津津有味的重复着有权势的XX看上主角某女友,引发冲突,主角用权势反踩之这样的情节,仔细看来,实际上这个情节仍然遵循着上面的情节,主角用权势踩人是仗势欺人,但是当这个仗势欺人的对象变成一个坏人,一个平常习惯于仗势欺人的人的时候,主角的仗势欺人也就有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正义色彩。同时保护庞大后宫团中的一员,也仍然没有脱出保护同类的范畴。我们很容易看到,起点的读者对于主角反击的行为,哪怕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并不表示厌恶;但是对于主角主动的陷害别人攻击别人则十分反感,这就是为什么凡是主角的的情敌都会变成坏蛋的原因,只有因为他是坏蛋,主角的反击才会变成正义和合理的。可见,在起点的读者确实还是和其他读者一样,希望看到一个能够保护同类的主角,而不是某些H小说中彻头彻尾的坏痞子。】
激发读者的情感
85、读者需要小说,因为在他们看来,生活是单调乏味的,他们已经厌烦了,所以他要求,作者为他展示生活活跃生动的那一面。
86、要注意使读者对主角保持同情,最少是中立。
87、读者像神一样去袒护(小说中)的一方。他站在正义的一方反对邪恶,他为别人的问题动心,他是无私的。
88、作者必须知道,什么样的东西,会在读者心中激起何种情感。
89、一般而言,欲望被满足产生正面情绪,被阻止则产生负面情绪。
90、概括的说:描写一个行动的中角色,为了使读者激发情感,他即将面临的失败会使读者恐惧,他面临的冒犯会使读者愤怒,而这正是一个场面描写中的第一步,两种力量的聚合;指出阻碍主角的力量来自哪里,这是场面的第二步;主角的抗争和反角的阻碍,构成情节的冲突,而读者也随之心绪激动。
91、读者的快乐和悲哀,来自于角色奋斗的结果。
92、总之:让他们(读者、观众)去哭,让他们去笑,让他们去期待。
93、仅仅埋头于题材、人物塑造、情节梗概、背景之中是没有用的。
94、对多数读者而言:小说是对现实的逃避。
95、小说中的微言大义,由作者的艺术良心决定。
96、小说的主要目的是把读者从平庸琐碎的情感中拯救出来,使他们的情绪激烈并达到一定的高度。
97、要想打动读者的内心,只有从形象来激发。
98、作者并不是蹩脚的魔术师,他不会对读者说:准备哭。他讲一个故事,然后读者哭了,似乎哭只是故事的附加品,而不是目的。
99、合格的作者通过细节的渐次调和,使读者觉得一切事物都合情合理 。
100、要使读者觉得小说中的背景是真实的,小说中的人物是真实的,小说中的一切事物对他而言都是清晰无误的。
101、激发读者的情感,是为了使他被迷住,而不是使他对小说憎恶。
102、不需要使读者去思考,仅仅激发他们的情感就够了。
103、细节的渐次积累是为了在读者产生怀疑小说真实性之前解决问题,是读者看起来一切真实。
104、记得对看起来自相矛盾的地方加以说明。
105、情节只是一种手段,激发读者情感,使读者被迷住,愿意继续阅读的手段。
106、如果是微妙的情感,就要通过精心设计的细节反复激发;如果是激烈的情感,作者就要克制自己。
107、促进读者情感产生的因素:1)角色的行动;2)背景印象;3)情节转折点;4)作者的评述。
108、作者要学会自我克制。
109、作者对自己说:为了使读者读下去,我在小说中安排了一系列的场面,每个场面的结尾都构成情节的一个转折点,然后这些转折点汇聚,构成整个的故事中心;我通过对人物行动的描写,暗示读者故事的真实性,使读者如我所愿的哭和笑。如果做不到,小说就失败无疑。
记笔记 110、用最合适自己的方法,最简明的方法记笔记以搜集素材。
111、素材分为两种:情节性的非情节性的。
112、用小说的方式去思考,用小说的方式去搜集整理素材。使素材处于一定的情节格局中。
113、简单的说,给合适的人补充一个合适的情境,或者各一个合适的情境补充一个合适的人。
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范文精选
1.读书笔记的概念
人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和精彩内容整理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
2.读书笔记的作用
(1)作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
(2)做读书笔记可锻炼思考能力。读完书用笔记记下来,想一想,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3)可积累有用材料,开拓视野,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作笔记会产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有利于研究新问题。
3.读书笔记的种类
读书笔记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四大类。
(1)摘要式。
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警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2)评注式。
评注式笔记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3)心得式。
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常用方法有:札记,也叫劄记,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4)记载式。
1)笔记本。
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
2)活页本。
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便于分类,节约纸张和日后查阅。
3)卡片。
好处便于分类,可按目排列,便于灵活调动又节省纸张,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长。
4)剪报。
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要注明出处,以便使用。
5)全文复印。
重要读书材料,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复印编目分类留用。
4.读书笔记的范文
<读书笔记范文>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书笔记范文>二
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婀娜。(案):用“隽秀”形容“笔直的”、“如斧削”的“山”尚可,而用“婀娜”来形容就不妥了。“婀娜”是形容姿态柔软而美好,“如斧削”一样笔直的山峰怎么能给人以柔软的感觉呢?可以把“婀娜”改为“挺拔”。
——《语文短评·顾此失彼》
<读书笔记范文>三
我只想在痛惜之余,说出几点希望
首先当然是希望大家(不限于知识分子,而是一切党员、团员,一切觉悟的青年和觉悟的劳动者)都应该向他们学习,特别是那些至今对知识分子还有某种不信任感、不敢推心置腹的人们,以及那些一味争名夺利,甚至对社会主义祖国至今还三心二意,羡慕资本主义“天堂”的人们,多读读他们的事迹。
其次,我想说,希望一切先进分子所在机构中的党组织、每个党员以至每个正直的公民能够更多地更好地关心这些先进的人们。
第三,我也想对活着的蒋筑英、罗健夫等同志说几句话。共产党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是随时随地准备着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利益,为了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为了十亿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切。我们不是那种认为一个大学生“不值得”为一个农民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人,那样的人,如果在别的岗位上,当然也不会冒死去抢救一个小学生,或者同一个甚至几个拿着凶器图谋犯罪的歹徒格斗。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但是事情还有另外一方面。我想,蒋筑英和罗健夫都并不是必然要死(我不懂医,不知道罗健夫同志所患的“低分化恶性淋巴瘤”和蒋筑英同志所患的多种凶险疾病能不能在早期治愈,这里是假定能够)。如果他们还健康地活着,尽管报纸上不会这样大量地表扬他们,但是他们却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多更重大的贡献,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经常提倡自我牺牲,但是我们不是说一个共产党员或先进分子的生命和健康就不重要。生命和健康,这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资本,它们不是属于我们个人而是属于祖国和人民的,对于党员,就是属于党。我们反对借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而损公利私,而贪生怕死,但是有了病,特别是有了严重的病,还是要治,并且要治好。
——胡乔木:《痛惜之余的愿望》
<读书笔记范文>四
读《命运》有感
前阵子在书城买了本书,叫《滴水藏海》,里边有300个经典的哲理故事。现在我来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运》。
《命运》讲的是连个孩子的命运,一个被高僧占卜为“状元”,另一个为“乞丐”。二十年后,当初的“状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却成了“状元”。
上帝说:“我赋予每个人的天分之占他命运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在于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这段话,我很受触动。把握,把握命运,多简单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运,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随时都可以改变它的!只要你愿意。
<读书笔记范文>五
读《评说玫瑰》有感
这篇文章很早前我已在《故事会》上读过,当时我就很喜欢它,现在又反复读了几遍,印象更深了。它的名字叫《评说玫瑰》。
短短的几句话,包含了深深的哲理。两句话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玫瑰园里,有一对双胞胎和她们的母亲。双胞胎对玫瑰园的看法是这样的:“这是个坏地方!因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这是个好地方!因为每丛刺上都有花。”
道理很明了不同的角度看事物都会有不同的想法,这个法则可以用到任何方面,只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的话,会有最好的结尾!不信,试试看吧。
<读书笔记范文>六
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道理
“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不会发生。”这句话你相信吗?我犹犹豫豫的,半信半疑。
又一起的《读者》里,就有一篇这样的文章,题目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不会发生》,它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好神奇耶!
神奇归神奇,我还是认为这是一句安慰人的话,因为这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如果烦恼都不会发生,那还烦恼什么?如果真的是对的,那不是太伟大了?
我做了一个实验,写下了3个烦恼,果然,一个也没发生,实在太令我吃惊了。你一定不信,我看你可以试试。(那个烦恼一定要现实哦)
<读书笔记范文>七
读《绿屋的安妮》有感
《绿屋的安妮》写得不错,内容也很有味道,好!
11岁的孤儿安妮被错送到住在绿屋的一对夫妇家,因为安妮的可爱,那对夫妇收留了安妮。于是绿屋的安妮上学了,发生了许多让人又可气又可笑的故事
看完了这本书,我不又喜欢上了安妮这个人物形象,她活泼、大胆、可爱、聪明、善良,最重要的是她极富想象力,乐观极了,在她眼里,什么都是美好的。她爱说话,中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倒希望和她交朋友,有她在我永远都不会寂寞了。
我希望能做个像安妮一样的女孩,讨人喜欢的可爱女孩。因为女孩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第一章 六西格玛的领导
1.1 相关案例研究
1.1.1 六西格玛在摩托罗拉
日本公司的管理下,工厂生产的电视机的缺陷率只有原来摩托罗拉管理下的1/20。
具体来说,六西格玛的目标就是产品和顾客服务的缺陷率应低于100万分之3.4。在制造业中,为了提供统一、一致的最终成品,要求采用“稳健性设计”,使组成成品的各个零件的变差足够小。摩托罗拉雇员纪录每道工序中出现的缺陷,统计技术是每个雇员所不可缺的。
雇员通过《参与性管理项目PMC》直接为质量改进做贡献。对团队建议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进行分配。
培训:高级主管也应进行培训,而不仅仅是员工。在培训方面投数亿美元。
1.1.2 六西格玛在通用电气
降低成本,提高品质,缩短交期。
投入培训资金
1.2 创造力和六西格玛
有效地利用冗余,通过统计找出差异。多动手实践。
1.2.1 学习模型
PDCA(计划-做-检查-实施)
PDSA(计划-做-学习-实施)
戴明认为,理性的预测需要理论的支持,并在比较预测与观察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理论进行系统修改和扩展,形成知识。没有理论,就没有什么可修改的,经验也失去了意义
六西格玛:实现六西格玛,需要尽量减少过程变异、松懈和沉余,而采取方法则要在组织中建立变异、松懈和冗余。六西格玛需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将过程的变异减至最小,以保证过程能满足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和要求。只有在组织给予团队和个人尝试新事物的自由时,才能获得这些创造性的突破。六西格玛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可变性。
现代组织有“硬线”“软线”。(硬线:固定资源,软线:浮动资源)
1.3 六西格玛的技术组成
六西格玛的培训涉及六西格玛哲学、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和项目管理。
技术领导(黑带员工)肩负着下列职责:
指导----在工厂中培育出一系列的专家
讲授----对当地职员进行新战略和新工具的正规培训
教练----对当地职员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支持
传递----以培训、现场指导、案例教学、现场评点等方式,传递新战略和新工具
发现----为内部和外部的突破性战略和工具寻找应用机会
辨认----通过与其他组织合作、发掘商业机会
影响----说明组织在突破性战略和工具使用上的创新
1.3.1 资格
黑带教员的资格:丰富的经验、证实了的教学能力、技术深度
1.4 信息系统的要求
六西格玛项目需要用相当复杂的算法对数量巨大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4.1 整合六西格玛与信息系统技术
数据仓库、在线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
1.4.2 在线分析处理、数据挖掘与六西格玛
1.5 六西格玛的就绪程度评估
1.5.1 组织质量文化评估
评估组织文化的两种最常用方法是重点小组和调查问卷。
1.5.2 调查和重点小组
通过调查了解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从顾客和雇员中获得信息的4种基本策略。
样本调查、案例研究、现场实验、现有数据
1.6 变革执行人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1.6.1 变革的管理
1.6.2 角色
1.6.3 变革执行人的工作
1.7 六西格玛团队
团队必须维持一致性,不允许有变动,需做到有效。管理层要协助团队在公司内营造一种有处的气氛
1.7.1 过程改进团队
着重改进某过程的一个或多个重要特征。重心在于整个过程,而不是过程中的某个部分。过程是由能带来价值增值的一系列活动整合起来的一条链。
1.7.2 工作组
着重于某一特定工作区域的改进。常属于某个部门。
质量圈是一些至力于持续改进他们所管辖的工作过程的职员小组。
1.7.3 自我管理团队
自我管理团队通常肩负着一些在传统企业中由管理层承担的责任,包括制定计划、安排工作、雇用工人和业绩评估等。确保成功需要以下几个条件:1、交流和聆听。2、培训员工。3、让员工参加团队。4、信任员工。5、提供反馈
1.7.4 协助技术
1.7.5 成员的作用和职责
团队成员应承担两种基本角色:团队任务角色和团队维护角色。
团队任务角色:协助和协调团队进行选择、定义和解决特定问题的功能
团队维护角色:小型团体中的另一种类型角色。致力于建造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7.6 业绩评估
必须先定义一个基准线和目标值,然后才能对团队的业绩进行评估。
1.7.7 对团队的认可和奖赏
读书笔记怎么写?
读书笔记怎么写呢?写读书笔记通常会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作业。下面就说一下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过就是一种议论文而矣。我觉得以失败告终,是因为你学而不用。很多应用文种只有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具体应用,而读书笔记属日用文类,应即学即用。 你猜:一定要说到头悬梁锥刺骨和萤囊映雪了吧?再不就要说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的话?总不至于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吧?你很聪明,并且对书敬畏而疏远。电视、卡通书和流行歌已经瓜分了你的心田,可我还想为书开垦出一亩三分地儿。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
案:严嵩篇和岳飞词,有如是作为,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笔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写尽三态。(鲁迅《集外集拾遗?书苑折枝(二)》)
(5)补充原文读书笔记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3、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也叫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读书笔记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归纳小结:
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读书三境界
王清铭
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说很多人耳熟能详。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其一为登高望远,要有远大目标;其二为呕心沥血,要有坚韧不拔之志;其三为心旷神怡,得到成功的快乐。可以简单概括,分别为递进的三种境界:知、行、得。
其实早在《论语》中孔子就提出读书的三境界:知之、好之、乐之。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可以用宋代人的读书典故来佐证。宋太祖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等空暇时追补。他说的“开卷有益”强调的就是“知”。大臣钱惟演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读经史严肃,当正襟危坐;读小说轻松,取卧姿通体舒泰;小辞短促铿锵,大概有助气沉丹田。他手不释卷,更多的是出于爱好。诗人苏舜钦生性豪放,以诵佐酒,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把书当作下酒菜,目与书接,心游万仞,逸兴与酒气齐飞,书味共豪情一色,此乐何极!
也有人用禅宗的机锋来形容读书: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初读如少年涉世,所看的都是本原的世界;再读如中年历经沧桑,恍然有悟,走过的山水都变成人生的履痕;三读如老年夕阳下回首,山水都变成心上的风景。
余杰写人生境界的文章引用了禅宗的三境界:其一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其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其三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借用来阐述读书三境界也十分恰当。第一境界中的“寻”,是读书的上下求索和追问;第二境界中的“无”,表明人已经从功利层次剥离出来,浑然忘物。而第三境界则是对有限时空的超越,达到长空明月、天人合一之境。
也有人借用企业家的术语来谈读书的境界:一为大智慧,二为大抱负,三为大手笔。大概读书如运筹帷幄、商场鏖战,攻城掠地、乘胜追击,追求羽扇纶巾、叱咤风云之效。
今人也辑毛泽东词句为三种境界:一为“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二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三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为学境界同王国维相近,但更侧重读书时风云激荡的内心体验。
说法林林总总,但有一个共同点:屏弃功利,直逼内心,仿佛蝉蜕壳,将外物放下,挣脱出一个“新我”。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阐述“艺术境界”,说他主于美。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清风朗月、落英缤纷的美的境界。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借以窥见自我的心灵深处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体化,这就是读书的“艺术境界”。
读书之名言警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亚里斯提卜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考尔德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别林斯基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菲尔丁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伊萨克·巴罗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高尔基论青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高士其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奥斯特洛夫斯基》
●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枣不过任何不播种的地方,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
--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鲁迅全集》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致颜黎民》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行知:《八位顾问》
●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邓拓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培根论说文集》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来---像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高尔基:《文学书简》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颐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刘白羽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托马斯·卡莱尔
●各种蠢事,在每天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雨果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赫尔岑论文学》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论文学》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别林斯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高尔基论青年》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高尔基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高尔基论青年》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
--高尔基:《论文学》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高尔基论青年》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
--《高尔基论青年》
●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的一种宝贵的习惯。
高尔基
●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
培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论说文集》
●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
--《富兰克林自传》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罗曼·罗兰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
--凯勒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