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发挥高校四大职能 服务秦巴经济建设

[db:作者]  2014-11-2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陕西理工学院美丽的校园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秦巴地区农产品保鲜工作站和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研发专业分中心陕西理工学院研发基地落户学校。

    502创新实验室刘沛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热心指导学生,2011年在全国智能汽车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3项。

    陕西理工学院是陕西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大力加强内涵建设、特色办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可喜成绩,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2011-2013年质量提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陕西理工学院以建设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以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为目标,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不断增强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日益提升,为服务秦巴区域经济建设和文化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结合自身发展,确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在人才培养中,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技能的训练,倡导教学科研并重,以科研促进教学,服务教学,以教学相长促进学风,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学院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采用“兴趣+指导”、“应用+实践”“激励+创新”等模式,激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种创新活动,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显著成效。2013年5月,学院工业设计专业2010级学生杨旭设计的“生命方舟两栖救援医疗方舱”获得第三届“芙蓉杯”国际工业创新设计大赛金奖,他也是获得金奖的选手中仅有的一名在读本科生。近五年来,陕西理工学院学生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等重大赛事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900余项。根据第三方评估,用人单位对陕理工毕业生满意率为99.5%,认为毕业生具有“陕理工特色”。

    实施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工程  科研实力和水平不断增强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通过优化学科结构,拓展传统学科,壮大优势学科,扶持特色学科,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汉水文化研究为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以秦巴山区自然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为特色的理学学科、以工业应用技术研究为特色的工学学科三大特色学科。

    学院大力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创新团队建设,引进“百人计划”、“三秦学者”等高水平人才,积极聘请院士、国家教育部门“长江学者”等知名专家教授为学校“双聘院士”、“双聘教授”和“汉江学者”,聘请到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中科院院士王巍、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等高水平专家来该校工作,带动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聚集到学校,吸引到更多的博士和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大大提高了科研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学院瞄准服务区域发展,打造特色科研平台,先后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平台13个,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团队27个、研究所30余个。由陕西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王永吉教授率领的“陕西理工学院维生素D生理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被遴选为陕西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成为我国仅有的一个专业从事维生素D研究的科研机构,研发方向和项目均为该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核心技术;学校双聘教授、教育部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隽领衔的“陕西理工学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紧跟相关领域国际学科前沿,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院与深圳嘉达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有色隔热涂料通过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标准测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在该行业的垄断,提高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能力。学院完成的《航空标准件专利战略研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部门验收;“汉中环秦巴生态旅游圈建设”、“汉中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等研究成果得到省发改部门高度肯定,被汉中市政府采纳并开始实施。学院也由此正在逐步成为陕南乃至周边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库”、“思想库”和“发动机”。

    发挥科技优势 产学研合作和服务地方经济成效显著

    随着科研实力的显著增强,学院获准立项的高层次科研项目、研究经费以及科研获奖数量逐年大幅度提升,2009-2013年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省级以上项目200余项,授权各类专利582项;获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成果奖29项。

    学院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帮助所在地区及周边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技术成果。“仿生态西洋参保鲜技术”解决了西洋参保鲜技术难题,使当地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及设备”,取得多项国家专利,被国家科技部门推选参加了2011年“中国—印尼科技周展览会”,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组成功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铺镇工业园区建立了总投资3亿元的产学研基地;“某新型飞机后段部件端面蒙皮余量自动切割装置的研制”技术,实现了飞机蒙皮的高精度自动切割,已在该新型飞机研制中成功应用;高档耐火材料烧结板状刚玉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仅2013年就获得46项科技成果奖,7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在做好科技创新的同时,学院高度重视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应用,增强经济社会效益。学院为勉县、宁强、镇巴、南郑等县区申报的省级园区规划获准立项并顺利实施;携手城固酒业有限公司、汉中泛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20家联盟单位组建了“陕西省柑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汉中锌业等三个地方企业签订绿色环保类科研开发项目3项,签约资金达8.03亿元;与汉中市政府合作共建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汉水文化博物馆,联合研究开发栈道文化遗址申请与历史遗迹保护等文化项目。国内首创的“橘子酒生产新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创新、国内领先的“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及产业化实现了年产3万吨生物柴油的全流程自动化连续生产;合作研发的“汉山红”红茶走俏市场;此外,“在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研制”等科研成果也先后实现转化并产生了良好效益。

    产学研合作实现了学院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秦巴山区动植物标本馆成为汉中市的科普基地,与汉中市政府部门合作进行的“科学发展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生态保护及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课题获陕西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立项支持。近几年,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先后为343家企业提供了375个服务项目,使企业新增产值18亿元以上,利润4亿多元,改善了就业环境,新增就业岗位6200个。

    传承地域特色文化 推进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

    陕西理工学院秉承“扎根秦巴、艰苦创业”的办学精神,努力建设体现文化传承、展现时代风貌和彰显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依托秦巴地区底蕴丰厚的汉水流域文化,开展特色文化研究,倾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院依托汉中独特的汉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汉水流域文化研究。依托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以汉水流域区域文化研究为重点,坚持把学术研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积极开展地域文化研究。学校汉水文化科普基地是2013年陕西省首批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学校联合汉水中上游相关高校成立汉水中上游文化遗产研究会和汉水文化研究联合会,共同开展汉水文化的研究,其中开发陕南绿色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打造陕南绿色产业与生态保护等研究成果,以及两汉三国历史文化、地方文学艺术等研究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学院依托秦巴地区的资源优势,构建了文化育人新模式。学院坚持和秉承“立德树人、生态引领,服务秦巴、环保先行”的生态环保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自觉担当促进陕南地区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在打造优美环境、良好基础设施等显性文化的同时,着力将生态文明观贯穿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渗透于师生日常生活等全方位的隐性文化中,使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与区位优势发展相互融合,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依托地处南北过渡地带、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域优势,以及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专业优势,形成了具备“生态环保理念、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力、生态文明传播力”的校园文化,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环节,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学院依托大学生社团组织从实际生活着手,营造浓郁的校园生态环保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环保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文明的教育,自觉养成生态文明、和谐环保的行为习惯,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守护青山绿水  汉江绿色卫队——陕西理工学院“绿色卫队”十四年的成长与坚守》获2012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熊 瑀 肖建昌 朱 敏)



/jiaoyu/zatan/2020-03-01/3341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