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督导办何秀超主任(左三)在深圳检查指导督学责任区建设工作。
深圳市人民政府吴以环副市长(左三)、市教育局郭雨蓉局长(右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金依俚副主任(左二)为市责任督学事务中心揭牌。
“152个督学责任区、255名挂牌责任督学、1980所中小幼学校”,这是印刻在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金依俚心中的一串数字,而在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深圳市近些年为了办人民满意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督导工作的缩影。正如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所说:“加强督学队伍管理,推进督学责任区建设对实现深圳教育高位突破,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教育治理水平,2013年国家提出要在全国中小学校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所谓挂牌督导是指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为区域内每一所学校设置责任督学,每名责任督学负责5所左右学校,责任督学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和督导事项,在校门显著位置予以公布。责任督学要对学校进行经常性督导。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深圳特区得风气之先,在创新优化教育督导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一挂二配三督”是对深圳市教育督导工作的形象概括。所谓“一挂”即明确责任督学挂牌;“二配”是配备专门人员和督学事务管理中心;“三督”则是把综合督导、专项督导与经常性督导相结合。深圳市依托督学责任区的建设,以教育科研为支撑,建立了专业化高素质的督学队伍,经过这些年努力,深圳市做到了“公民办、中小幼”100%全覆盖,实现了深圳教育督导的精彩呈现,为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探索管办评分离 打破千校一面
如今,你走到深圳市大街小巷的的每一所学校门前,都可以在校门的显著位置找到一块颜色醒目的牌子,上面刻有该校责任督学的姓名、联系电话、监督电话以及责任督导事项。通过上面的联系方式,你可以把孩子在上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映给责任督学,并可以及时收到问题处理的进展情况。
这一条“绿色通道”是时刻畅通无阻的。市民、家长、师生还会不时收到督学们主动发放的联系卡、留言条,告知便捷畅通的联系方式,这些做法逐步让督学由幕后走到了台前,来到了家长、师生身边。
而走到这一步,深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1988年深圳市就建立了教育督导制度,在全国率先设立较高规格的教育督导机构建制。1994年升格为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为正局级建制,编制8人,这是深圳市重视教育发展,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又一重要举措。从特区建立之初的“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到1994年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从1995年颁布《深圳经济特区教育督导条例》、1996年提出建设教育强市目标,到2000年提出“教育现代化”;从2004年,深圳成为广东省首批“教育强市”,再到2012年通过了“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评估。坐落于南海之滨的深圳以一种改革得锐气和突破的勇气,推动着教育的一次又一次新跨越。然而,在一连串的光环之下,深圳教育人也有着自己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深圳市经济相对发达,教育综合实力比较强,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步子比较快,但是在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学校品牌、特色、现代学校制度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深圳这座城市肩负着引领全国的使命,因此我们不能止步不前。”深圳市教育局郭雨蓉局长说,“我们之所以十分重视责任督学,就是想通过这个抓手实现深圳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变,推进管办评分离,让深圳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打破千校一面的困局。”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深圳市提出并构建了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为抓手的教育督导工作新机制,实现了以经常性督导为核心,辐射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最后实现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整体有效运行。督导室将周期性、综合性的学校评估与过程性、常态性的日常督导相结合,责任督学要做到评估前指导学校自评、评估中与评估组进行信息交流、评估后跟进学校整改,充分发挥了综合性评估的效益和督学的指导与跟进作用,因此得到受评学校高度好评。
在督导过程中,责任督学将解决学校的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结合起来,将指导学校制订和实施发展规划为工作重点之一,做到一校一督导方案,一校一发展规划,一校一督导报告,督导与学校个性化办学紧密结合,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深圳市教育督导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责任督学一般对所负责区域的学校情况熟悉,能够为责任区内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供更多的指导、参谋。因为督学长期从事教育,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对学校办学方向正确不正确,办学行为规范不规范有着直观把握,同时也可以指导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市责任区袁良平督学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深圳外国语学校是深圳市教育局直属的重点学校,校长汤佳宏介绍,虽然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走在深圳市的前列,但是校园的特色文化彰显不足,这一直困扰着他。袁良平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对深圳外国语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进行了提炼和升华。
“当时外国语学校的民主管理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其中教代会、学代会、家委会运行得非常好,对学校民主决策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建议可以把学校的民主管理系统化,建设成具有深圳外国语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袁良平说。学校听到袁良平的意见后非常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梳理,对深圳外国语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提炼,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
“校长和督学之间既是一种博弈也一种共生,督导室要求督学要尊重学校,在尊重学校个性的基础上帮助学校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而不是另外输入一种理念。”袁良平说出了督学和校长之间的关系。
先行先试 破解软硬难题
以挂牌督学为抓手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特区形成了统一共识,然而如何寻找突破口,找到破解软硬件难题的试点,成为摆在桌面的又一难题。
“我们选取了条件最为成熟,最具有创新活力的区作为典型引领,发挥深圳敢于尝试的精神,在大家都感觉很困惑,很有难点的地方,实现攻坚克难有所突破。”金依俚说。
南山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先行先试。南山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曹赛先挂帅担任,区府办副主任、区教育局局长、区教育督导室主任分别任副主任。通过此举,教育督导提高了工作层级与规格、加大了独立行使职能与跨部门协调的力度,督学们有了强硬的“后台”。
“区级层面成立督导委员会,南山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只有高规格的配备,才能真正让督导落到实处。”深圳市南山区副区长曹赛先说。
在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看来,如果缺少专职督学,督导机制就容易流于形式。而如何落实专职督学问题,南山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经常性督导工作仅靠兼职是无法完成的,而现在政府又严格控制编制,要想申请新的编制很难,我们只有通过内部挖潜来配备专职督学。”刘根平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一筹莫展之际,我们想到了从参加‘先锋计划’培养的后备干部中挑选一批业务素质高、富有管理经验的校长和教育管理干部,担任中小学专职责任督学,全脱产在教育督导室办公,确保了责任督学队伍的最优化。”南山区教育督导室主任王水发说。有了专职督学,南山区很快建立起了7个中小学督学责任区和23个幼教督学责任区。每个中小学责任区配备一名专职督学和5名兼职督学,兼职督学分别由教研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专家、外籍校长、媒体记者担任。专兼结合的督导模式受到了区里所有公、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办学者的一致认可。
“在配备专人的同时,我们还克服了种种困难申请到了政府专款。”曹赛先表示。南山区区政府在区财政预算中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列出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于责任督学的工作津贴、日常办公、学习培训和工作奖励,这避免了大家所担心的挤压教育经费的问题,容易取得社会认同,减小了推行的阻力。
“我们督导结果并不是放空炮,而是落到实处。”南山区教育督导室主任王水发说。南山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所有的办学单位都十分重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重视责任督学的意见与建议和结果的使用,并明确了督导结果使用的相关规定。
在南山区的带领下,深圳实现了遍地开花,各区的亮点争相涌现。宝安区构建起“督学+社工+义工”的运作模式。每个督学责任区督学组设专职组长1名,挂牌责任督学3-5名,驻责任区社工1-2名,轮值义工若干名。这样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各有分工、优势互补,运行起来事半功倍。同时宝安区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通过教育系统内部调剂增加25名事业编制担任专职责任督学,并得到了区政府的同意。
光明新区为了培养督导队伍,成立了“何立君督导工作室”,督学工作室首期选拔招收学员16名。工作室充分发挥了知名督学的引领、指导作用。2014年以来,工作室共组织开展培训活动6次,培训人员达100多人次,挂牌督学的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龙岗区根据“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城市教育管理体制,大胆创新督导管理体制,在街道教育办公室加挂责任督学工作站的牌子,形成区责任督学管理办公室、街道责任督学工作站、督导责任区的三级管理架构。
来自基层的探索让金依俚看到了教育督导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她发现强化教育督导既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层教育工作者和群众的迫切需要。
选贤任能 打造一支“名优特”督学队伍
走进深圳市责任督学事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和整洁有序的办公室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给责任督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深圳市市级层面成立了督学事务中心,中心配备有专门人员。同时明确规定市、区也应同步成立在督导部门领导下的专门管理机构,即责任督学事务中心,中心不仅要配备了专职人员,还要有专门的办公场所。责任督学事务中心不仅要负责督学挂牌督导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职能,还要负责受理辖区群众对学校相关情况的反映和投诉,并协调教育行政部门处理督学和群众反映、发现的相关问题。
良好的工作环境,这只是督学工作的第一步,想要让责任督学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督学队伍作保障。深圳市的督学队伍中既有老当益壮、德高望重的资深专家;也有驰骋教坛、思想活跃的青年才俊;既有校长和教师,也有教育行政管理和科研人员以及具有一定声望的社会人士。
“我们的督学队伍必须由高层次人才组成,能够与校长对话。督学的遴选20%面向社会选拔,80%在教育界内选拔,真正建立一支由名校长、优秀人才、特级教师组成的督学队伍,简称‘名优特’队伍。”深圳市教育督导室张光怡处长认为督学队伍的选拔十分必要。
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督学队伍中来?督导室花了大力气去给督学争取到较好的待遇。经过努力,最终挂牌督学工作经费得以纳入到教育经费年度预算。市级责任区今年预算安排40万元,挂牌督学的津贴标准参照中级职称教师待遇标准执行,为聘用和留住专职责任督学提供有了利条件。
“目前看来,我市责任督学的待遇标准在全国来说都算高的,这大大加强了岗位的吸引力,让一批名校长和名师都愿意加入到责任督学的队伍中来。”张光怡说。
除了待遇留人,在岗位上的锻炼也让督学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刘丽既是一名幼儿园园长,也是另外8家幼儿园的挂牌责任督学。她说:“8家幼儿园,一个周可能要拿出一两天的时间来处理督导事务,但同时也可以近距离观察其他幼儿园的情况,学习他们好的做法,使我成长的更快。”
加强督学队伍建设,重视督学的培训、提高和专业发展,积极探索督学培训制度化、系列化和多样化是深圳市督学队伍建设的又一大亮点。深圳市每学期开学前举行一次督学全员培训;根据督导评估工作重点,开展专题培训;每学期组织督学到北师大、东北师大、浙江大学等学校参加培训;组织督学赴香港以及国外考察学习;兼职督学参加教育督导培训折算继续教育课时。
“深圳市的所有督学都持‘双证’上岗,一个是培训证、一个是督学证,只有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深圳市教育督导室张光怡处长说。
“督学们在研究中督导,在督导中研究,一方面推动了督导工作,另一方面也成就了自己。”王水发说。在南山区,为了提高责任督学的专业性,督导室每学期提供一本书让责任督学自学,做到“学进去”;每月举行督学沙龙,让责任督学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或感悟,做到“讲出来”。责任督学把自己对挂牌督导工作的感悟、体会、案例写下来,每年出一本《督学报告集》或《督学工作案例集》。“这几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如何开展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教育局局长、督导室主任都亲自参会,这让我们感觉到从事这份工作能够得到尊重和提升。”南山区专职督学徐学政说。
如何使督学能够合理合法使用自己的权利,打破有些人认为督学是“教育警察”的疑惑?深圳市为此出台了《深圳市督学管理办法》,有力推进督学聘任与管理工作规范化。“督学的聘任公示、管理、退出、履职考核制度和配套政策都必须有所创新。”深圳市督导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在深圳要想干好一名责任督学必须通过年度考评和任期考评制度,不履职就要退出,真正实现了可上可下,可进可出。
以督促建 成为沟通桥梁
刘丽作为一名责任督学,每个月都要去两趟她所挂牌督导的8所幼儿园,从园务管理到教育教学、卫生保健、体能锻炼都进行指导监督,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有的民办园为了节省开支,从孩子餐桌上省钱,午餐食谱搭配不合理,营养不能满足孩子成长需要。刘丽得知这种情况后立即与办园者沟通,为该幼儿园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整改意见书,并且全程跟踪了整改过程,直至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还有一次,她挂牌督导的红树湾幼儿园正面临市级评估却迟迟未拿到安全证明,阻碍了评估的进行。听到这种情况,刘丽进行了实地调研,她发现问题并非出在幼儿园这边,而是因为沟通不畅造成种种误会。刘丽积极与教育局协调,最终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遇到问题我们首先和园长沟通,如果园长执意不改,我们会向教育局反映,由政府下达整改通知书,通过行政行为来约束幼儿园自身办园行为。”在监督的同时,刘丽也会尽心尽力去帮助幼儿园去协调解决各方面问题,让责任督学真正成为一座沟通连接幼儿园、家长、政府的桥梁。
深圳市教育督导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督导室规定在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发现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及时推广。督学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发出《督导整改通知书》,督促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改进工作。但这并不等于万事大吉。督学还要对学校整改的事项适时进行回访,跟踪学校整改进度,直至问题完全整改到位。
“去有目的,回有问题,后有反馈”,市督导室规定,在督导工作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实实在在予以解决。为此督学在督前做好必要前期准备工作,确定督导工作内容,明确评估标准。发现问题后,责任督学必须全程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为了避免督学有职无实,在督学聘任大会上,督导室牵头让校长与学校挂牌责任督学对接,结成对子。同时赋予督学列席学校的校长办公会权力,每个月督学都要将学校对相关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反馈到教育局相关处室,进行备案。
“督导过程中,大量关于校情、学情和教育社情民意的信息汇集起来。为了促进督导信息处理的便捷和高效,我们还利用信息化技术,依托管理手段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起了深圳市教育管理督导平台。”督导室工作人员展示了深圳市教育督导信息管理平台的运行情况。
在教育信息管理督导平台上,责任督学的基本信息、工作动态、互动交流、学习科研等情况,只要鼠标轻轻一点,所有的信息都一目了然。信息管理系统按照“收集上报、分类处置、限时反馈、结单归档”流程,将汇集起来的信息都纳入信息化管理。家长可以对自己反映的问题以及督导发现的问题的受理、登记,处理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同时,对责任区督学的人员信息、履职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为客观评价、考核督学的工作提供了有效依据,促进督学履职责任落实。“下一步,我们将和深圳市各个区的教育督导信息平台实现打通融合,并进一步推进信息的公开透明。”深圳市督学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说。
为了避免社会上“教育督导是左手管右手”的担忧,除了信息公开外,深圳市督导室还规定督导过程及结果要及时公示,让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如果有一方对结果不满,可以申请督导评估复评,对学校进行复查复评,促进督学责任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金依俚看来,督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监督与检查相统一、诊断与指导相统一、评估与构建相统一,实现一次评估,多方受益;评估一校,辐射一片;评估几天,影响长远。“督学必须对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让事实说话,以数据支撑,注重原生态、实证性的信息采集与分析,这样才能做到科学有效”金依俚说。
“只有通过建立督政、督学、质量监测三位一体的督导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特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让‘深圳探索’继续领跑全国教育。”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这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