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开始,宝安区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了以学会生存、懂得生活、珍惜生命为主题的“三生”教育。
以生为本,擦亮宝安教育品牌优化师资,提升宝安教育软实力
“革故鼎新,得宝而安”,位于深圳市西部、珠江口东岸的宝安,不但有着一个吉祥的名字,更是一片美丽富饶的沃土。这座现代化国际化的滨海新城,沐浴着南中国海面的习习薰风,吸收着凤凰山顶的日月光华。地灵而人杰,宝安依托其先进的教育为深圳引领改革潮流输送了大批人才,近年来已经成为广东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2014年金秋,宝安又一次聚焦了世人的目光。“第二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在此成功举办,这是对宝安教育跨越式发展成果的一次巡礼,更是对其教育工作吐故纳新的一次大检阅。宝安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的推动下,宝安教育硕果累累,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那么,宝安是如何勇立潮头、成为时代弄潮者的呢?
放眼国际,引领宝安教育发展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奇迹的诞生地,源于其“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方位的改革与开放成就了今天的深圳。作为深圳经济大区、产业大区的宝安,在发展教育之时,同样以其海纳百川的魄力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早在十几年前,教育国际化在宝安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和纸上谈兵的虚无,而是既有仰望星空的崇高理想,又有脚踏实地的切实行动。宝安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尤其是在2012年6月,宝安区教育部门与加拿大列治文市教育部门签署了“深圳市宝安区教育部门与列治文市教育部门合作备忘录”,翻开了宝安国际教育新篇章。9月,在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清华实验学校、石岩公学共开办了8个中加英语实验班,加方8名外籍教师入驻实验班与中方教师共同执教,中西合璧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是宝安教育与世界接轨的一个窗口。
从2013年起,宝安区教育部门又与中国教师协会合作先后选派77名外教分派至宝安公办中小学辅助英语教学。“学校所有外教每周都会和老师们一起围绕一个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主题,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学校每周还会组织备课组、学校公开课,组织中外教师互相听评课,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互相学习借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提升与帮助。”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的一位初中英语老师对笔者说。
此外,宝安还和湖南大学一道,携手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作共建工业设计特色学院,力争2015年秋季实施招生,实现全区大学零的突破。
宝安区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深圳市宝安区加快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2014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教育国际化实验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预计到2020年,将率先进入全国教育国际化先进区域行列,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国际化先锋区域。
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宝安在发展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国际化的视野,高屋建瓴地绘制出了本区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
以生为本,擦亮宝安教育品牌
深圳,一个因改革开放而快速发展起来的移民城市,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为外来人口,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多元,作为深港文化之根的宝安,更是工业、人口大区,要谋得和谐发展绝非易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提供了一个凝聚共识的切入口。
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其重要意义。他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宝安区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不断探索,通过大力实施“国学名课、国学名师、国学名校”三大工程,打造了一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土化地方课程、专业化国学队伍、特色化学校文化、区域化整体发展”的路径。
2007年,宝安区在全国率先成立县区级国学教育研究机构——宝安区国学教育研究会,经过七年的砥砺和成长,目前全区已拥有18所国学教育示范学校和87所国学实验学校。宝安区以国学为核心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形成了热火朝天的喜人局面,现已构建成区、街道、学校三级国学教育区域管理机制。
据了解,宝安区的“中华十德”课例开发走在全国前列,为打造本土地方课程提供了课例资源和生动案例。宝安区还出台了全国首个区县级国学教育五年规划,即《深圳市宝安区优秀传统文化(国学)教育五年规划(2014—2019)》,在全国各地引起极大反响,很多地方纷纷来取经问道。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生身上已生根发芽,成效渐现,如摘得79个小梅花的“宝安戏曲娃”成为宝安艺术教育的闪亮品牌,更被相关评论誉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在立足传统的同时,宝安区还非常注重加强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全区中小学开展了以学会生存、懂得生活、珍惜生命为主题的“三生”教育。这是宝安区落实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举措。如每年开展一次的宝安区中小学“阳光少年”评选活动,以青少年身边的榜样引导和激励全区中小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成人、成才、成功,营造了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宝安区政府倡导“三生教育”,我觉得这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学校开展三生教育以后,明显感觉到他们更加阳光更加自信了。”滨海小学校长李唯对笔者说。
厚古而不薄今,传承因以创新。宝安区通过国学教育和“三生”系列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改变以前“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传统。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全国教育发展重要工作的当下,宝安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实力,成为国家意识,基层实践的典型。
优化师资,提升宝安教育软实力
一名好校长,办出一所好学校;一名好教师,培养一批好学生。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便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代呼唤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们。
秉承“优者从教,教者从优”的原则,宝安区多种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更是加大力度。2014年,宝安区政府部门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项目”合作共建“未来教育家培养基地”,经过严格程序遴选的首批10名“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已接受培训,力争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广阔视野,能够引领宝安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据了解,2010年以来,宝安区共组织区内培训近750场,外派境外和国内高校研修班近100个。教科培中心坚持“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整合优势,将科研、培训、教学等融为一体,从而有效的统筹了全区教师发展。同时,宝安区还与境外(港澳)和国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教育发达地区建立宝安教师培训基地,并在宝安设立“教育专家工作站”,采取灵活、宽松、有效的管理方式,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育专家担任一定的培训任务,有效地改善了优质培训资源不足的困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4年11月,加拿大资深教育专家应邀到宝安,为120名校园长和英语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全脱产培训。“这次培训实在是太好了。我们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国际化教育理论培训的大餐,让我更具教育国际化视野,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学生不应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还应是使其具有健全的身心,具有学会与人和平共处、与人协作的能力。非常希望这样的培训能够继续开展。”在学习结束课后,笔者看到学员填写的学习反馈表上写到。
在探索和实践中,宝安区的包括五段互动式、教坛三人行、一课一席谈、明师工作坊、网络互动式、特色专题讲座等一系列教师培训模式,在培训中将技术与理念整合起来,真正实现培训的优质化、高效化。
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区政府部门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仅2014年,全区安排教育投入30亿元,比去年增长10.2%,教育拨款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正是靠这巨大的投入,宝安教育民生实事有效推进,教育保障全面加强,人才队伍愈加优化,教育体系逐渐完善,成为深圳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多元、开放发展的领跑者。
为更进一步加快宝安教育改革创新步伐,宝安区已起草《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改革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教育国际化等方面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到2020年,力争在人才培养、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公平优质、开放高效、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教育体系,建成高水平学习型城区和人力资源强区。”宝安区教育部门领导表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宝安一路高歌猛进,拥有教育理想、情怀与潜质的教宝安教育人追梦而行,共同谱写宝安教育人才高端发展的新篇章。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岁月峥嵘关山重越,从这里出发,向未来而去,宝安教育正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