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造一座“精神”的校园

[db:作者]  2014-12-08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一年一度的美育节

    文明楼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精神需求是人的高层次需求。‘精神管理’是通过对师生内在因素的调节,以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使师生的行为不是靠制度得到优化,而是以素质和境界的提升达到自然流露。有效的‘精神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境界。”这段令人眼前一亮的理论,来自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校长马德明。作为以文化特色闻名全国的龙泉中学的校长,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精神管理”的核心理念,再次将学校推向了教育创新的前沿。一座“精神”的校园,不仅让龙泉中学这所古老的学府迎来了全面的蜕变,也让这里的每一个生命得到了自由的生长。

    问:马校长您好!龙泉中学向来以文化特色为人津津乐道。近年来,学校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模式,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您本人也被评为“荆门本土教育家”,能否透露一下您的管理秘诀是什么?

    马德明:其实也谈不上秘诀。龙泉中学的前身是荆门州牧舒成龙创办的龙泉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是全国最早的“十大书院”之一。250多年的历史长河,这里曾走出无数杰出人才,成为荆门著名的智慧发源地。刚来到龙泉中学时,我对于学校辉煌的历史是有所敬畏的,仰望先人的项背,让我深感压力。然而一段时间之后,我惊喜地发现,正是龙泉中学的历史文化给了我管理的灵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让我得以利用许多优秀资源,这是许多新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基于此,我提出了“文化引领,精神管理”的核心理念,引领龙泉中学走上了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问:“文化引领”是龙泉中学的传统做法,而您提出的“精神管理”是一个全新的管理名词,您如何定义“精神管理”?

    马德明:马斯洛将人的需求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精神需求是人的高层次需求。所谓“精神管理”,就是在物质鼓励、制度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对师生内在因素的调节以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办法,其主要目的是使师生的行为不是靠制度得到优化,而是以素质和境界的提高达到自然流露。有效的“精神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境界。

    问:从您的阐释我可以理解为,“精神管理”是激发人的内在精神需求,从而达到行为自觉的一种状态。用“精神管理”引领学校发展,我觉得您真正抓住了学校管理的牛鼻子。那么在龙泉中学的教育实践中,“精神管理”具体如何实施?

    马德明:我将“精神管理”分为三部分——目标引领、文化熏陶和精神激励。首先是目标引领。2008年初,我们班子经过深入思考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而不同、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和“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国际接轨”的办学目标,梳理了“传承文明,追求卓越”的龙中精神和“安学、亲师、乐友、信道”的百年校训,重新修订了校风、教风、学风,形成了具有龙中特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论体系,增强了学校的文化核心竞争力,使学校各方面工作由“管理型”向“引领型”转轨。我们还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阐释目标,使其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内核。基于此,我们开始着手文化熏陶和精神激励两大工作。

    问:龙泉中学极引以为傲的就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使得学校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文化场”,目前学校有哪些文化遗产可以为我所用?

    马德明:一所好学校不仅依靠校舍、质量等表面因素吸引人,更要靠学校文化和精神内涵吸引人。龙泉中学的校园藏珍纳宝,如荆园方塘之中有一座古建筑叫洗心堂,它始建于隋朝,清乾隆年间,荆门州牧舒成龙依据唐人沈传师“蒙泉聊息驾,可以洗君心”和宋人张垓“提壶泉上寻诗叟,时把清泠洗我心”之蕴意,将其更名为洗心堂,使之成为莘莘学子澡身浴德之所。荆园之南有一座文明楼,它由荆门州牧凌兆熊兴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匾额“文明楼”三个古朴苍劲、舒畅流丽的大字乃凌公亲题,蕴含振兴教育,传播文明之意。此外,校园四周还存留春秋时期著名道学家老莱子隐居之山庄、宋代著名理学家陆九渊之讲经台等12处名胜古迹……学校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校园内的白鹤亭是当年共产党员和进步师生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荆门地区首个共产党小组就是在这里诞生的,许多学生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其中包括陈士榘、邓家泰等新中国将军。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文化品位,我们把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开发,先后实施了龙泉书院改造工程,增添了“百年校庆”纪念园、舒成龙塑像、楚文化浮雕壁画、龙凤文化柱雕塑等文化景观,建设了中华传统美德名言长廊、艺术长廊、校史陈列馆等文化教育阵地,培植出“绿色校园、书香校园”两大校园文化特色。文化熏陶是无形的,却是持久的,师生每天生活在“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总关情”的校园里,必定会对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问:提到文化的影响,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如何让学校文化为师生所认同,如何将学校文化内化为师生内心的追求更是一个难题,在这方面您有哪些做法?

    马德明:学校文化唯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所以我们十分重视强化校史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我们精心编写了《龙泉中学校园文化解读》校本教材,分为精神文化、历史文化、景观文化三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诠释了龙泉中学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架和内涵。我们将学生在古龙泉书院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自豪感教育设定为德育必修课;将白鹤亭、校史陈列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组织新生参观;将学校的红色历史编写进校本教材,组织全体学生诵读;在洗心堂、文明楼前举办“做文明龙中人”系列活动,举办讲校史、唱校歌比赛等。

    精神文化一旦融入人的内心,就会释放出无尽的能量!现在的龙中校园平和有序,午休、晚自习落针有声;师生都痴迷读书,闲暇时总能看到一个个捧着书本的小书虫在校园里静心阅读;老师上下班不搞打卡,自己掌握时间的主动权,效率不降反升。文化熏陶使校园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也提高了管理效率。

    问:除了文化熏陶,您还提到精神激励也是您“精神管理”的重要部分,我们知道精神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常见的做法,您如何将它迁移到学校管理中?

    马德明:精神激励即内在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首先是尊重每个人,使其获得情感认同。比如在教师管理中,我们坚持校务公开,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积极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增强他们的归宿感和幸福感。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我们为当月生日的教职工庆祝生日;我们坚持为病困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送温暖”,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每学期校工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休闲活动,如元旦联欢晚会、女教职工“三八”游、重阳节茶话会等,每月末的星期五设为教职工健身日,组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登山等竞赛活动;建设了200平方米的“教工之家”,增添了各种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办起了“职工书屋”,现有藏书8万册、杂志150多种、报纸45种。

    其次是成就每个人,满足其“自我实现需求”。我们制定公平、公正、科学的评价制度,每学期评优树模,使教师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制定适合每个人特点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等等。

    或许我们的老师没有一流的物质,但他们拥有非常富足的精神。荆门地区教师待遇不高,但我们的老师甘守寂寞和清贫,坚守“严谨治教,务实创新”的教风,多年来几乎没有老师调走,这让我非常感动。

    问:教师精神需求的核心是专业化成长,精神激励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马德明:我们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比任何其他手段都更有实效。比如确立“师德导行,优化师表形象;继教导练,提升专业素质;名师导学,培养年轻教师”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大力实施师德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继续教育工程、班主任成长工程和以“在青年教师中培养领军人才”为宗旨的朝阳工程。成立了特级教师、荆门本土教育家胡孝华“名师工作室”,秉承“思想引领,人文培育,诗意构建,视界融合”的理念,以重大科研课题为中心,通过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课、论文写作、现场指导,开展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发挥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我们有各种激励制度来加速教师成长,但精神激励,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永远是排在首位的。我们大力表彰教学质量先进个人特别是高考先进个人;每两年评选一届“十佳师德标兵”和“十佳班主任”;设立“新洋丰”奖等奖教基金,每年重奖15名德艺双馨的中青年教师;为岚光文学社首席导师邓济舟等做出特殊贡献的老师颁发“校长特别奖”等。

    精神激励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2007年以来,我校先后有70多人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市级以上表彰,20多人次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荆门市把关人才、荆门市首届本土教育家、荆门市教育创新奖、荆门名师。目前学校有特级教师14名,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8名,省、市名师共37名,荆门本土教育家2名,一支专业化、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问: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学生管理方面,精神激励又有哪些创新的做法?效果如何?

    马德明:每个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孤本,教育的使命就是让每个生命从沉睡中走出,都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统一的那一个。所以我们打造以“和而不同,多元成才”为主要内容的“活力龙中”,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精神需求,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比如大力发展学生社团,成立了“夕玦”书画社、“龙泉之声”广播台、“末晓”朗诵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岚光文学社自2001年创办以来,每月出版一期社刊《岚光报》,社员在国家级别、省级刊物上已发表作品一千余篇,作品集《幸福在远方》、《让作文飞》全国发行,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文学社”、“全国校园文学社拉力赛冠军”、“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刊一等奖”等40多个奖项。学生科学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科技创新作品共有30件获国家奖,68件获省级一等奖,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比如大力培植艺体特色,每年举办“四节”,即美育节、体育节、科技节、外语文化节,坚持“每周一歌”,组织校园歌手、器乐舞蹈、大合唱、书画摄影等群众性比赛活动,坚持“三操一活动”常规化,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此外还精心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设立“课程超市”;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社会实践类课程,建立了9处校外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学生满足了精神需求,反而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为了激励学生,我们还一月评一次“校园之星”,一学年评一次“龙泉之星”,学生都非常看重这些荣誉。2014年,我校不仅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理科有两名学生进入全省前五名,12人被北大清华录取,3人被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录取,而且有57人考上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重点艺术院校,真正实现了学生多元成才。

    问:“文化引领,精神管理”的核心理念倾注了您对管理的思考与创新,也引领龙泉中学成为了荆门基础教育的一个高地。您对龙泉中学的未来有哪些展望?

    马德明:我们所有管理的核心都是人的发展,今天的龙泉中学是一座清新、隽永、自然、和谐的“精神”的校园,干部用精神引导老师,老师用精神影响学生,从而使整个校园达到从文本到人本、从他律到自律的境界。未来,我们会一如既往地践行“精神管理”,将百年老校打造成为现代名校,以崭新的形象屹立荆楚,闪耀中华,走向世界!



/jiaoyu/zatan/2020-03-05/3389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