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原信息学院的基础上于2010年3月组建统计与数学学院。学院设有统计学系、数理与金融统计学系、数学与数量经济学系和大学数学教研中心等4个教学单位;配有统计应用实验室、数模应用实验室等2个实验室;拥有大数据统计决策分析研究所、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金融数学研究所等4个学术研究机构;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01人,其中本科生897人,硕士研究生175人,博士研究生29人。
近五年来,统计与数学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师资队伍为立院之根,以学科建设为强院之本,以教学改革为兴院之道,以人才培养是亮院之路,确立了“团结、和谐、务实、高效”的办学理念,理顺了“以统计学为主体、以数学和数量经济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明确了造就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创造一流成果、建设一流学院、培养一流人才的“五个一”奋斗目标,走出了一条规模与结构协调、质量与特色并重的“统数模式”发展“根本道路”。
师资队伍是立院之“根”
今年教师节前夕,学院院长赵新泉教授入选“湖北名师”,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五位“湖北名师”,也是该校首位获此殊荣的大学数学公共课教师,为统计与数学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又添上了光辉的一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立院之根。近五年来,在建成“高水平、有特色人文社科类研究型大学”目标的指引下,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树立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大胆行动,构建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日趋合理的师资队伍。
在师资引进方面,一是从国外引进学科领军人物2人,聘为学院全职教授;二是设立了3个楚天学者岗位,聘有2位楚天学者;三是聘请了“文澜学者”讲座教授2人,“文澜学者”特聘教授1人;四是与实务界合作,聘请各类专家36人为学院兼职教授或合作导师;五是以每年5-6人的速度,大力引进来自国内“985”、“211”高校和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年轻才俊(博士和博士后)。
在师资培养方面,一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每年都选派4-5名青年教师出国,目前尚有11名青年教师在海外担任访问学者或攻读博士后;二是建立“传帮带”机制,让每位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指定的老教师言传身教;三是打造青年教师成长平台,各教工党支部书记、系(中心)副主任、教研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硕士导师组副组长90%以上均由青年教师担任;四是创造青年教师成长条件,为他们开展教学、科研等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和环境保障;五是鼓励全院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目前已逾300人次参加了国内学术交流活动,近100人次参加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8人,讲师34人,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有34人,占比40.5%;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46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名师1人,“文澜青年学者”3人,学校“十大科研新星”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2人。另外,学院特聘楚天学者、楚天学子、“文澜学者”讲座教授、“文澜学者”特聘教授以及兼职教授或合作导师等41人。
学科建设是强院之“本”
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龙头,是强院之本。学院践行“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一流学科。
统计学发源于中原大学财经学院1951年开办的统计学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学科点之一,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别和省部级重点项目,是湖北省特色学科,2013年第四次被评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98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数学学科突出应用特色,建有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2个本科专业,拥有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运筹学方向)硕士点。数量经济学是学校设立和建设较早的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构建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经济统计、应用统计、数理统计、金融统计、数量经济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经济统计、应用统计、数理统计、金融统计、数量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运筹学方向)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为了夯实学科实力,学院以科研平台、学术团队建设为抓手,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抢占学科高地,创造一流成果。近五年来,学院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统计学界、经济学界、数学界的大家50多人次来院讲学,组织承办了中国统计学会年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年会、中国统计发展论坛、统计学学科建设发展研讨会、现场统计学会资源与环境分会常务理事会等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全院性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会议,有近40人次在国家级别和省级各类专业学会中担任理事以上职务。学院教师共出版专著24部,在一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篇,二类、三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5篇,SCI检索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9篇,EI检索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篇,四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7篇,其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全院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科项目7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各类横向课题项目40余项。
教学改革是兴院之“道”
近五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手段,以专业改造和课程建设为支点,以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为新的增长点,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创特色,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全力打造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集中力量培育统计学省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重点发展经济统计、应用统计、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等校级特色专业,基本形成了学科专业布局合理、专业特色鲜明、品牌效应良好、学科专业之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格局。2013年,统计学专业成功申报校级“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以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为基础、专业课程建设为主线、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课程建设。学院本科课程建设成果丰硕,现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实验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5门校级双语教学课程,9门院级双语教学课程。学院研究生课程设置合理,现有3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双语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院所有课程全部选用新版优秀教材,使用双语教学的课程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研究方面,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并将教学研究成果作为聘期考核和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近五年中,学院教师获得省级和校级各类教学研究立项59项,发表各种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有力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学院各类学生积极参与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获得各类教学创新项目120多项,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此外,学院还通过制度规范和政策激励等方式,对在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和团队予以表彰,先后有46人次获得省级、校级和院级教学名师、教学骨干、教学新星、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统计学博士生导师组被评为学校2011—2013年优秀导师团队。
人才培养是亮院之“路”
近五年来,学院以培养一流人才为追求,强调规模与结构协调、质量与特色并重,构建国际合作办学平台,开展了“统数风华”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在课堂教学方面,学院选派优秀的中老年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鼓励青年教师为学生开设新课和选修课;依托学校“文澜博导讲堂”等平台,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贺铿教授、耿直教授、邱东教授、陈敏研究员、吴黎明教授、肖红叶教授、黄坚教授、张晓峒教授、孙六全研究员、白仲林教授等50多人次,为学生讲解学术前沿问题。
在实践教学方面,除利用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外,学院邀请实务界兼职教授和合作导师40多人次,为学生开设案例课和举办实务讲座,并利用学院建立的30多个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实习,既增长了学生的实务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素质教育方面,除依托学校党校和学院分党校培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外,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强力推出了“统数风华”活动品牌,一是举办与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竞赛活动,包括市场调查技能大赛、统计建模大赛、案例分析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等,有97名学生拿过全国大奖甚至国际大奖,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二是举办与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活动,包括“统数风华”统计学与数量经济学系列讲座、统计学与数量经济学论丛、计量经济学前沿系列讲座、“统数风华”导师论坛、“统数风华”学术沙龙等,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其中柴士改、周歆毅、王学超等21名学生荣获学校“本科生十大科研新星”、“研究生十大科研新星”和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三是极力拓展第二课堂,包括“统数风华”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统数风华”素质教育论坛、“统数风华”数学文化节、“统数风华”大学生风采大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统数风华”“一朝芳草碧连天”送毕业生晚会等,不仅延伸了第二课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扩展了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为了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合作培养双学士学位(精算学方向),已送出5批近100名学生;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培养双学士学位(统计学与数学方向),已送出2批近30名学生。2013年9月,由学院组织申报的“中国数量金融工程师人才国际化联合培养特色项目”,获批国家教育部门直属高校2013年度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计划,为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增添了新的平台。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狠抓就业率的同时不断提升就业质量:一是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并设置就业工作办公室,配备就业工作人员,配套就业专项经费;二是积极动员全院力量,建立了以系为单位、导师为主导的就业目标责任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广开就业门路和就业市场;三是加强科学指导,从新生入学开始即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广大学生持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提高学生对专业、双学位、考研、出国、就业的认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学生获得双学位的比例超过50%,考研率保持在30%左右,出国率达到26%,本科生就业率连续五年名列学校前茅,研究生连续五年达到全部就业。学院毕业生就业面向多元,广泛分布于中投集团、中建集团等大型国企,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国证监会、统计部门等国家机关,阿里巴巴、华为等高科技企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此外,学院还有30%左右的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如哥伦比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悉尼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影响。
从一只脚走路,到两条腿前行;从经济统计到大统计时代,学院凝智聚力,抢抓机遇,在现有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力争再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将统计学打造成中南地区的排头兵,使之成为全国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不断提升数学与数量经济学的实力,使之成为湖北知名、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科。这就是学院的“统数梦”!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将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契机,带领全院师生为实现“五个一”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学校建成“高水平、有特色人文社科类研究型大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李先卓 刘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