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曾经培养出卓越人才的百年老校,如何保持清醒,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在创新求变中追求“更优秀”的发展,在改革强校的道路上找到更有深度、更有“含金量”的发展模式?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的课改之路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
“什么是优秀?优秀的人有哪些特点?”
“人品好,品德高尚”“自控能力强”“勤奋好学,胜不骄败不馁”“懂得尊重他人”“每天进步一点”……
一场关于“优秀”的开放性话题探讨,瞬间引爆高一新生,学生们纷纷议论,说出心中的答案。
这一幕,发生在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襄阳一中”)。开学之初,思维导学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房超平受邀走进襄阳一中,给该校师生进行系统培训——他要和襄阳一中的师生共同探寻使优秀走向更优秀的路径。
作为一所办学成绩优异的百年老校,襄阳一中近年来一直以教育教学改革促发老校新生。如今更是引进思维导学,希望在课改深化中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让学校改革的新时代走得更坚实、更有“含金量”。
百年老校也有新追求
创办于1897年的襄阳一中,是襄阳市第一所新式学校,同时也是湖北省内著名的百年老校。100多年来,从襄阳一中走出的不乏革命志士、人民功臣,更有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批批栋梁之才。这些行业的佼佼者,既是在校学子的成长偶像,也是学校致力于培养杰出人才的见证。
然而,历史不能代替现实,曾经的优秀不能取代当下的奋斗。襄阳一中的管理者没有沉醉于以往的业绩而故步自封,而是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主动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在课堂革命的不断深化中谋发展、再蓄力。
这也是学校在课改多年后,依然启动思维导学实验项目并组建实验班的深层次动因。作为近年来学习科学中的前沿性实践成果,思维导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也让学生在高效学习中变得会学、爱学、乐学。
“儿童是天才的学习者,应将学习力还给‘天才’。”房超平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襄阳一中校长李后兵的充分认同。
然而,现实是许多儿童特别是中学生厌倦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要想让“天才”真正成为未来发展的“英才”,必须解决好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问题!
尽管在多年的课改探索中襄阳一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李后兵仍不满足,他希望寻求一种既能提升学习效率,又能让高中生找回学习热情的方法。直到与思维导学教改模式相遇。
据房超平介绍,思维导学是根据思维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途径,以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向为核心要素,以整体学习、关联学习、创造学习、对话学习、选择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力、学习力全面提升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
具体而言,就是在一定学习任务的基本要求下,通过设定看得懂、说得清、学得会的学习目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目标的实现路径,引导学生“按图索骥”达成目标;有效设计与目标一一对应的高层次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完成学习目标。
正所谓“行家看门道”,在一次以思维导学为主题的培训会上,李后兵接触到思维导学的理念与实践,便向房超平抛出了“橄榄枝”。
从“优秀”走向“更优秀”
襄阳一中向着“新课堂、新学校”进发的新序幕,开启于2014年。
在这之前,承载太多期望的襄阳一中,一度陷入发展的低谷,问题纷繁复杂,师生发展堪忧。心急如焚的李后兵便从管理下手,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提升行动力,不断改善校园风气。
但在他心底,教学更是学校发展的命脉,要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不能靠加班加点、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苦作舟”,而是应该从每一天的课堂切入,实现减负增效。要让每一天的每一节课都规范起来,把教学环节做到位,教学的效益才会大大提升。
于是,在学校管理走上正轨、校风好转之后,2014年初,李后兵成立了襄阳一中课改核心小组,自己担任组长,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之路。一方面接连不断地组织核心小组成员和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同时邀请课改专家到学校指导;另一方面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一周一课一研活动”,进行改革试验,反复探索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于是,“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全校全面展开。
所谓的“三环七步”,就是把45分钟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环节、七个步骤。三个环节即自主学习环节、展示生成环节和检测巩固环节,其中自学环节含导入新课、独学自测、对学群学三步,展示环节含展示质疑生成、小结知识规律两步,检测环节含检测反思、展示答案两步。李后兵坚定不移地把“三环七步”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并赋予“三环七步”多重意义:首先,它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新课改的先进理念,通过坚决执行“三环七步”来帮助教师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其次,它是一个抓手,凭借它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关系,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建设“生本”课堂;再次,它是一条主线,借助这条主线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自主管理、课堂教学常规环节等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工作不至于顾此失彼;最后,它是一个平台,一个把众人的力量和智慧汇聚在一起、形成合力的平台,团队合作精神在这里体现。
这一场改革行动,获得了成功。当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迅速提升,高考成绩突飞猛进。有目共睹的是,近年来襄阳一中应届生一本上线人数逐年升高,每年递增100人以上,到2019年达到672人,超过总人数的50%。更重要的是,襄阳一中的学生不但成绩好,而且爱学校、懂感恩。每年毕业班离校都恋恋不舍,会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临到上大学前,不少学生还要重回母校食堂,再尝母校的“味道”。这些成绩之外的现象,更能体现出学校教育的成功。
然而,先进教学模式的“红利”无法长期推动襄阳一中更好地发展。一所有责任感的学校,不仅要“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更要让“优秀”变得“更优秀”。于是,在新的发展节点,襄阳一中引入了思维导学。而这种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也是房超平走进襄阳一中与学生交流选择“优秀”话题背后的深意。
那么,进入这样一所课改学校,新生如何超越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呢?房超平提出了优秀学生学习的“十二字诀”:抓关键、理结构、建联系、会变化。做到这12个字,学习才能有章法,思路才能清晰,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房超平还用自己辅导过的西安、深圳的诸多学生案例向高一新生展示了思维导学下的“奇迹”,并引导学生正视差距,积极面对新的学习生涯。这些真实的“逆袭”案例,激起了学生的拼搏斗志,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渐渐写满了坚毅与憧憬。
在随后的培训中,房超平还以“一年搏一生”为主题,引导高三学子在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上高效、充实地过好这一年的学习生活。
“我要积极改变学习方式,提高效率。”坐在培训课前排的一名男生用坚定的语气回应。“我要在最后一年每次考试都有提升”“我要每天有进步”……深受感染的学生们争先说出自己的目标,从一脸茫然到蓄势待发,一场激励性演讲,或将让这些高三学生重新认识一年拼搏的意义,立下科学奋斗的新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至关重要
让襄阳一中教师受益匪浅的是,在多次培训交流中,无论是理念引领,还是随堂问诊、评课研讨,课改专家给大家提供了切中肯綮的教学指导。
在高三化学课上,房超平发现,复习进度还在第二章,考查试卷中却出现了第五章的内容。
“这有什么问题吗?”房超平的“关注”不禁让教师疑惑,以往的复习都是如此!
“这正是问题所在。”房超平表示,高三学生最需要的是自信心,心态可以影响全局,所以培养学生自信心至关重要。
“复习第二章时做第五章的题目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心态,还容易打乱教师的整体复习节奏,所以试卷最好‘不瞻前但要顾后’,保障学习内容与习题内容同步。”
房超平在连续听课及交流后,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多项问题并召集高三所有实验班教师进行座谈交流,他再次强调:培养学生自信心是培养优秀学生的第一法宝。学生的自信心很大程度取决于成绩,所以教师要时刻进行把控,既要避免优秀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状态,又要引导学生紧盯基础,速度来自于对基础的掌握。其次,教师要学会呵护学生的自主性,给予学生足够的运动时间与自由支配时间,“很多人担心自由时间会被浪费,但现实是优秀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由学习对补充短板大有好处。”房超平表示,习题课是高三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要精做题、少刷题,要学会引导学生变化——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最好引导学生学会改题编题,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变化中寻求规律,学会举一反三。
复习课的开展,能否高效做好复习课将很大程度上决定高三阶段的成败。而“巩固、整理、提升、应用”这“八字目标”是复习的关键,做到这八个字,复习过程才能更完善,复习结果才能更显著。房超平建议,画知识结构图与方法结构图可以应用在各个学科,让知识不再是分散的“孤儿”,而是完整的“大家庭”。此外,一堂课还可以开创出多种复习方法,从易到难,充分发动学生,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走在“比昨天优秀”的路上。
比目标更重要的是“找对目标”
学校发展也好,教学改革也好,首先要找到目标,这样才能确定前进的方向。
应该说,作为一所省内课改名校,襄阳一中的教育教学有其独到之处,也不乏名优教师。但是,怎样引导学校和教师走出课改“高原期”,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是李后兵近年来着力破解的难题。
目标定向,也是思维导学教改模式特别强调的。但问题是如何找到正确的目标?或者说,如何判断自己确定的目标是对的呢?尽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备课都要写教学目标,但真正重视目标设计的教师又有多少?如果教师的目标设计有问题,又如何能“指挥”教学实施?
房超平多次走进襄阳一中,先后与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各科教师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研讨。他特别强调,做好教学目标设计,首先要实现目标分层:基础性目标,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目标;拓展性目标,属于应用和分析层次的目标;挑战性目标,属于评价和创造层次的目标,这三者结合才是符合学生学习层次的“三层目标”。这样的目标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通过目标的设计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结果。
有了名师指路,襄阳一中的教师很快就能活学活用了。物理教师向桦当场展示了自己对《自由落体运动》一课的学习目标设计,其中包括:我能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现象。经过讨论,这项目标调整为:我能说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同一个问题,换一种表述,对学生来说就会更鲜活,理解更透彻。
就这样,房超平引领教师团队对每门学科教师代表的教学设计进行逐一的讨论与修正。研讨活动结束,教师们还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向桦更表示会按“三层目标”模式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新编撰,让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
一次培训活动,师生们的成长显而易见,这也再次点燃了学校深化课改的热情。他们希望不断突破常规,回归初心,应用新理念、新方式培育好时代新人。
“学无止境,学校的发展也没有止境。”李后兵期待着,在思维导学教改模式的推动下,襄阳一中沿着新的目标定位,不断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进而让其感受学习之乐趣、成长之幸福、生命之意义,让百年老校发展得更有“含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