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在教育、文化和旅游服务等各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文化、旅游机构迅速反应,调整业务结构,主动寻求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尝试开辟新线路,设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同时还催生了一批专门做研学旅行服务的机构。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把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范畴,利用本地社会资源,调整原有的春秋游等活动,组织学生外出。教育部也投入资金,在各地建立研学旅行基地,服务于学生出行。此外,各教育媒体也给予研学旅行以高度关注,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研学旅行的社会影响。 梳理问题,迎难而上求破局。处于起步阶段的研学旅行,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一些制度、政策以及认识、保障措施方面的障碍,由于目的不清、准备不足、缺乏设计、组织无序以及与目的地的对接沟通不到位等原因,在轰轰烈烈的表象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当做法和混乱现象。比如旅行社或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层差不齐,研学活动课程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学校参与人员少等问题。研学旅行貌似开展起来了,学生走出校门了,但常常有其形无其实,其价值意义难以实现。当然,还有相当多的地区和学校,鉴于安全与经费等方面的考虑,尚未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研学旅行的内涵和目的,研究和设计制度,建设和完善课程,建立教育系统内外协调的合作机制,全方位推进研学旅行的开展。 回望初衷,知行合一助成长。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游学和修学旅行传统。现代教育制度建立之后,以陶行知为代表的教育家也曾积极倡导“做中学”“实践中学”,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的主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各种校外活动、春秋游、夏令营活动等也成为学生接触社会、亲近大自然的主要渠道。 放眼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学习、体验学习、活动学习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有着这样的共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起培养。而走出学校的实践和体验学习本身,就是其最重要的载体。 近年来,我国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对实践学习价值的认识不断提升。进一步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使多种渠道、多种资源、多个空间、多方力量都能为年轻一代的全面发展服务。 研学旅行的提出,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和需求。所以说,研学旅行是在学习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基础上,在我国中小学推进的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活动。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借用社会多方力量,强化校内外教育结合,丰富中小学教育的途径和内涵,是实现课内外、校内外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良好载体。 明确要义,放大价值重育人。《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范畴,并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集体,二是体验。研学旅行突出集体活动,强调在集体中通过真实生活锻炼学生的思想品德。在集体生活中,学生获得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过一种真实的生活,从而学会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等良好品质。研学旅行强调体验、感受,要让学生在“行万里路”中,眼、耳、鼻、手、脚、脑等“动”起来,在“润物细无声”中对自然与社会有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直观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辨析现象,提出并思考问题。 在文件出台之前,教育部曾组织力量做过试点和调研。通过跟踪调查我们发现,研学旅行对于加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社会道德规范,拓宽视野,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感受,加深对国家进步、社会生活、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无论是追寻革命先辈足迹的红色之旅、亲近自然生态环境的绿色之旅、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多彩之旅,还是触摸未来世界奥秘的蓝色之旅,都会成为学生青春时代的难忘历程。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