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坐标中,中国开放的大门“欢送”和“迎接”着来来往往的出国留学者和来华留学、归国者。他们的足迹串起了一个东方大国走向世界的印记,更谱写了一个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大国的华彩篇章。
■本报记者 杨桂青 黄金鲁克 张东
2014年1月16日,一封中南海的回信迅即传遍世界各国。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全体在德留学人员的回信,他在信中说:“希望广大海外学子秉持崇高理想,在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言简意赅,情真意切。今天的中国已非从前,在世界坐标中,开放的大门“欢送”和“迎接”着来来往往的出国留学者和来华留学、归国者。他们的足迹串起的是一个东方大国走向世界的印记,更谱写了一个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大国的华彩篇章。
“师夷长技”早就镌刻在这个民族的教育词典里。
从清政府派出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开始,利用国外的教育资源培养自己的尖端人才,一直被视为一个聪明的选择。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65年跋涉,数代人戮力,中国出国留学规模已稳居世界首位——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
大踏步走出去
1978年至2013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306万人,留学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才匮乏,而出国留学是迅速培养各行各业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
1950年9月6日,新中国第一批25名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生起程,分别前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同年12月28日,第二批10名公派留学生也奔赴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
这35名留学生,开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派遣留学生的先河。
面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英等西方国家政府极力阻挠。为了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大批管理和专业人才,并服务于当时的国家发展战略、外交需要,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并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
1957年11月17日,莫斯科下了当年的第一场雪。下午6时,毛泽东在邓小平、彭德怀等的陪同下来到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3500多名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
这是一次别具深意的接见。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这是充满诗意的邀约。事实上,1951年,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新中国向苏联派遣的375名首批留学生时就说:“目前国家很困难,但下决心送你们出去学习,是为了将来回国参加建设。”
“文革”期间,出国留学工作受到极大破坏。但历史偶然的错位,挡不住美好。1972年10月11日,联邦德国外长谢尔与中国外长姬鹏飞签署两国建交联合公报,为双方互派留学生奠定了基础。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谢尔说:“我与会谈伙伴周恩来一起喝绿茶,不时给杯子里续上热水。让我惊奇的是,我们两位政治立场和背景迥异的政治家竟然可以进行如此开诚布公、近乎哲学意味的会谈。”当年,3个中国学生赴德国留学,如今这一数字已是约3万。
历史性的转折,出现在1978年。
1978年夏天,邓小平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后说,“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
关闭10余年的国门再次敞开,一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国留学热潮,涌向大洋彼岸。
随后,邓小平在与美国总统科学顾问普雷斯会见时提出,送50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普雷斯连夜接通美国总统卡特的电话,“当然可以!”卡特说,“他可以派10万人。”
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在机场迎接他的不光有时任美国总统卡特,还有中国首批赴美留学生。访美期间,中美将关于派遣留学生的口头谅解作为正式协议加以签署。
邓小平访美两年后,美籍华人吴瑞特意给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写信,建议举办“中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生考试项目”。
很快,教育部决定招收60到70名研究生,分别安排在美国4所大学学习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并由美方提供奖学金。
除美国外,中国积极开拓其他留学目的国。据教育部门统计,1978年9月至1981年底,中国共向50个国家派出各类留学人员10356名,大部分就读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1981年,第一场托福考试在中国举办,之后参考人数呈直线上升。到了20世纪90年代,出国留学到了白热化阶段,托福考试报名要通宵排队。其间,出国留学补习机构、留学中介机构悄然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自费留学政策逐渐放开。1989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成立,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国家公费留学人员的选派和管理也步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走出去”。
统计显示,1978年至2013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306万人。新中国成立之初,留学专业集中于工科、理科、农业和军事等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专业的公派留学。今天,留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理想和国家需要,在不同领域奋力攀登。改革开放初期,留学目的国以美国、日本、英国等科技发达国家为主,到2013年,中国留学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
搭好台引回来
我国70%以上的“985”高校校长、80%以上的两院院士、90%以上的长江学者、98%的“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都有留学经历
1950年8月,横渡大西洋的美国“威尔逊总统号”海轮不会忘记,“娃娃博士”邓稼先等100多名中国留美学者在它的承载下,经过24个昼夜的颠簸,迫不及待地返回百废待兴的祖国。
“年内至少争取1000人回国,重点放在美国。”1951年2月22日,周恩来审批以中共中央名义转发的《争取国外留学生回国工作的报告》时指出。几年后,周恩来又指出:“1956年至少应争取1000名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留学生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就这样,年轻的共和国,迎来了一批远渡重洋、应征而归的儿女。
1956年,周恩来带着几经周折、冲破美国当局重重封锁的钱学森来到毛泽东主席的菊香书屋。“盼了你好久啰!……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呢!对我们来说,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我现在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导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呢!”毛泽东说。为了钱学森的归来,周恩来总理、王炳南大使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外交斗争。
据苗丹国著《出国留学六十年》一书记载,根据中国政府1950年12月的统计,当时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已经就业的教授、学者或专门人才约5600多人。1949年8月至1954年底,陆续回国2000多人,1957年底陆续回国2000多人,形成第一次“归国潮”。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罗沛霖、黄昆等杰出科学家与教育家便在其中。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1位在这一时期回国。
这些学成归来的栋梁之才,从零开始,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队伍,全身心致力于国家急需的科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为了解除留学人员归国的顾虑,周恩来提出:对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不管回国先后,一视同仁,并且来去自由”。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数据显示,派出8414人,回来7324人,占87.05%。有专家欣喜地把这次回归称作第二次“回国潮”。30多年后,这批人中出了一名国家主席、一名国务院总理、多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200多位正副部级官员、100多位将军和军队高级将领,江泽民、李鹏、李岚清、邹家华……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命运和前途。
随着留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迟归”,甚至“不归”。
“我们的留学生有几万人,如何创造他们回来工作的条件,很重要。”邓小平说。
但有些留学生回来以后没有工作条件,也没有接纳他们的机构,有些学科,中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可以搞个综合的科研中心,设立若干专业,或者在现有的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里增设一些专业,把这些人放在里面。”邓小平说。
1992年,邓小平在一次谈到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问题时说:“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作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随后,《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总方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出国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国家要给予重视和信任。”
牛津大学的一位中国留学生说:“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等为祖国发展‘两弹一星’和发展高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这一批80年代、90年代的年轻一代应当向他们学习,作出应有的贡献。”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近10年来一直保持高增长,第三次留学“回国潮”渐起声浪。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
“在亿万中国人民前行的伟大征程上,广大留学人员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习近平说。
邓中翰结束了中国集成线路“无芯”的历史,李彦宏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蔡蔚填补了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的空白……在新闻、文化、影视和传媒等诸多行业,海归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服务留学回国人员,祖国的“后勤部长”们又商议着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任职条件、工资水平、科研经费资助及住房、保险、探亲、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首创中国留学人才市场,首先设立留学人员档案管理中心,截至2014年,为65万多名获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的人员进行了学历学位认证。
“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春晖计划”……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大幅增加,2013年达35万人,是本世纪初的近30倍。
“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施一公说。
目前,我国70%以上的“985”高校校长、80%以上的两院院士、90%以上的长江学者、98%的“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都有留学经历。
打开门迎进来
截至2013年,来华留学人员达到36万人次,生源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1950年到2013年,从3个国家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33人到36万人次。
2014年,数字依然在延伸。美国“十万强计划”、澳大利亚“新科伦坡计划”、中日韩“亚洲校园计划”、“英国未来计划”、中国—东盟“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继续或正在派出留学生前往同一个目的地——中国。
1950年11月30日清晨,一个帅气的洋小伙,带着游历未知世界的欣喜,从黑海之滨起飞,到达了万里之外的东海之滨,到清华大学递交了入学通知书。上面的文字,他一个也不认识。
他叫罗姆鲁斯·布杜拉。很快,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罗明。罗明正常的人生轨迹应该是像父母一样成为一名工人,但留学中国,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我们来中国学习,是通过周恩来总理写给罗马尼亚总理的一封信而达成的协议。”罗明说。1950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政府首先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换留学生的建议。当年6月25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主持会议,指出中国政府除同意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分别交换5名留学生外,还主动向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政府提出各交换5名留学生的建议,得到上述国家的积极回应。
当时的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面对西方种种封锁,新中国迫切需要开展教育对外交流。
那一年,来华留学历史档案上刻下这么一个数字——33。
为了迎接首批来华留学生,师资阵容“豪华”的汉语教学班在清华大学诞生——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兼任班主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担任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曾在美国担任过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助手的邓懿负责教学工作。这个班级名为“清华大学东欧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新中国史上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从1950年到1978年,新中国累计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12800名,全部由中国政府提供奖学金,留学生生源涵盖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
1978年10月,中美双方达成11项口头谅解,明确在1978至1979学年,美方接收中方500至700名学生学者,中方接收美方60名学生学者。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商学院研究生中心主任韩诚成为1979年第一批8名美国来华留学生之一。
“36年前,我以为我的人生已经定了。考上了博士研究生,正在做论文的研究。毕业以后,我会在某一个美国大学当教授,找个美国老婆,生2.2个孩子(美国平均数)。”韩诚如此调侃自己。开始,他并没料到自己会在中国生活,并娶到一个中国媳妇,成为“中国通”。
许多来华留学人员回国后成为所在国家政界、文化界、经济界和教育界的中坚力量,如哈萨克斯坦现任总理马西莫夫毕业于武汉大学,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在中国从本科读到博士。据不完全统计,来华毕业生中已经有30多人先后在本国担任部长级职务,有近20位先后担任驻华大使,成为各国人民与中国人民友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吸引并熏陶着一波又一波优秀国外学生。
从1990年到2000年,来华留学生不仅在数量上有重大突破,而且学历层次有了提高,来中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明显增多,所学专业覆盖了普通高校全部学科。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的提升,到中国留学,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争取到2020年全国当年外国留学生人员数量达到50万,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来华留学,亦随之纳入国家意志,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配套而生。
为适应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更好地吸引国外留学生,近年来,教育部公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让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感受到留学环境的优化。同时,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等持续发力,鼓励着更多人来华求学。
截至2013年,来华留学人员达到36万人次,生源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再创历史新高。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是我国新时期留学工作方针。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多海外人才,开放的中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这是一个大国走向世界的决心,更是海纳百川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