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崔斌斌) 日前,由北京教育学院主办、基础教育人才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基础教育人才发展20人北京论坛举行,活动以“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工作者关键能力建设”为主题,邀请20位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校长分享智慧与经验。 伴随着新高考的到来和新高中课程标准的执行,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背景下,高中校长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能力方能胜任改革?如何进行关键能力建设?在此次论坛中,多位校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高中校长关键能力建设要围绕两个关键问题展开:育什么样的人、怎么样育人。”北京开放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认为,“校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合作这两大超级思维”。 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表示,作为校长要时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导致了教育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他认为,校长的关键能力应包括对新生事物的判断力,“没有很好的现实判断、理性思考,校长很容易成为被舆论左右的人”。 “校长应该具备双核关键能力,即课程领导力和学术影响力。”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总结道。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一体化学校副主任杜毓贞则将关键能力锁定在评价上,她认为“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是对校长的重要考验,校长制定有价值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在现代学校中相当重要”。 在此次论坛中,多位校长表示,校长自身要很好地把握教育、理解教育,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也要给校长成长提供一些宽松的氛围,从而更好地保障高中育人方式变革任务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