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研究范式转型的是学界,他们是一批先知先觉者。 两年前,“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联席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大会一致通过了“加强教育实证研究,促进研究范式转型的华东师大行动宣言”,呼吁全国教育研究界和学术媒体,共同承担起推动中国教育研究从经验性、思辨性向实证性研究范式转型的责任和义务,培育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教育研究的新范式和新文化,努力实现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新发展和新突破。 落实研究范式的转型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学者和专家走出书斋、走进课堂,与一线教师共同实践基于事实的研究。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一批专业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推进学习共同体研究,做了学界想做而少有人去做的工作。陈静静博士的文章《课堂的困境与变革:从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基于对中小学生真实学习历程的长期考察》,是一篇把长期做课堂观察搜集的资料提升为学理分析的文章,其分析基于课堂事实,也来自理论视角,是怎样研究课堂的一个范例。 学习共同体教改实验的一项重要技术就是课堂观察。从“观教”走向“察学”,是学习共同体教改实验的显著特征。课堂观察就是用调查法搜集证据,然后对证据进行分析,教学反思与修正依靠证据完成,与纯粹用经验反思相比,提高了证据的可信度,行动研究的科学性由此得到提升。佐藤学教授的课堂观察是独具匠心的创新,他创立的课堂观察简便易行,兼具科学性和实效性。教师一旦学到了这项技能,就有可能从事实得到启发而引发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心智的变化。 而教师做教学研究难就难在用什么证据证明——改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往较多地用考试成绩或成果获奖作为证据,其实是有缺陷和疏漏的,很难经得起推敲。 一位小学教师听了陈静静博士的报告后,写了听后感《学情分析要以“蚂蚁之眼”观察学生为前提》,其中特别提到课堂观察这种技术对研究课堂打开“黑箱”的意义。她得到的启发是,学情分析要学着用“蚂蚁之眼”做课堂观察,并以课堂观察的证据作为分析的前提,才能走出整班分析的肤浅,为走进课堂做深度研究打下基础。 有学者说,一场涉及社会变革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课堂观察这项技术是否就是撬动课堂变革、引发教育进步的“撬棒”,我不敢轻易下结论,但已经初露曙光,至于最终怎样评判,还需要学界同人进一步探讨辨析。 (作者系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