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我在美工区里投放了两本书,《幼儿折纸大全》和《幼儿简笔画大全》,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问津。我又把它们摆放到显眼的地方,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自己绘画和手工操作时翻阅这本书。可是,看到的是,偶尔有个别幼儿随意地翻上几页后,便把书放在一旁,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与书本没有进一步的对话。 思考 为什么孩子们不愿意翻看这些书呢?可能原因有:(1)孩子们不知道这是哪两本书,书中有些什么内容;(2)幼儿对于书中的内容不感兴趣;(3)幼儿不知道如何看书,看不懂书本中折纸步骤图的意思,因为“看不懂”,所以就不再愿意看。 怎样能引导孩子们愿意、喜欢、学会看这些书呢? 行动 1. 激发幼儿想看书的愿望。 相对于折纸书而言,也许剪纸书对于幼儿来说要容易操作一点,恰巧,我在逛书店时发现了一本《幼儿剪纸大全》,当即把这本书买下来投放到了美工区里。某天放学前,我有意翻看着《幼儿剪纸大全》,熟练地剪出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这时,女孩们发出了阵阵感叹。见此状,我内心暗暗一笑,继续翻到另一页,迅速地剪出了一架飞机。这时,班里很多孩子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都争着要我手中的作品。于是,我采取了“点兵点将”的游戏,把手中仅有的几件作品送给了个别孩子。其他孩子不停地提出要作品的请求,于是,我回应到:“老师把这本剪纸书放在美工区的书柜里,你们随时都可以翻看,自己也学着看一看。” 2. 引导幼儿学会看书的方法。 “兴趣”被激发了,但是孩子们看不懂书中图示所表示的意思。第二天早上区域游戏时,我重点“驻扎”在美工区,几个孩子围过来。我“随意”拿起一张手工纸,翻看书本,边看边说:“咦,第67页还可以教我们剪出冰激凌。”围观的孩子越来越多,我接着翻这本书,试图引导孩子们与书本互动。“瞧,这是什么?”在一旁的孩子们边看边说:飞机、汽车、裙子、台灯……“刚才我们看到的飞机在哪里?”我“胡乱”地翻着这本书,显示出很着急的样子。“怎么办,怎样能够找到飞机那一页呢?”个别幼儿说:“你再找找,就在前面。”(因为当时已经是8:30,区域游戏结束了)于是,我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孩子。 幼儿1:一页一页找,肯定能找到。 师:这是一种方法,不过这本书这么厚,一页一页翻,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啊?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见孩子们想不到办法,于是,我把书翻到了目录处,班级里有孩子认识字,个别幼儿有理解“目录”的经验) 幼儿2:可以看目录。 师:怎么看? 幼2:如果你要找飞机,你就找“飞机”这两个字,然后在字的后面就能找到在第几页。 师:他的方法不错,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很快,我们找到了“飞机”!使用同样的方法,又找出了“裙子”、“汽车”等其他幼儿感兴趣的。 师:如果你不认识字,怎么办? 幼儿3:自己要记住是在哪一页,下一次直接找第几页就好了。 师儿:如果我想要剪其他的呢?但你又不认识字,怎么办? 幼2:可以请丁震伦帮忙,他认识很多字。 师:是个好办法。能够多认识一些字,本领会更多。 3. 维持幼儿看书的热情。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翻看剪纸书的幼儿越来越多,有的也想剪出漂亮的作品,但是自己不会画,于是请求我帮助。为了维持孩子们的兴趣,基于孩子已有的经验基础,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每次区域游戏时,我总会长时间停留在美工区。孩子们先找出自己想要剪的作品,自己把手工纸折好后,我会帮助他们依照着书本中的方法画出轮廓,交给孩子们自己剪。就这样,孩子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动手操作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在主题《我爱你,中国》中,我们基于孩子们的兴趣生成了《中国剪纸》的子主题,在那短短的一周里,孩子们每天都在快乐地剪纸,从最基础的对折方法开始逐步提高难度。 在《交通工具》主题中,我们创设了“忙碌的马路”区域墙面,引发孩子们与墙面互动。孩子们想要把画好的汽车开到马路上,想把自己剪出的汽车开到马路上,但是有的孩子也在为难:“不知道怎么画、怎么剪?”于是,“自己看书”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方法之一。 有时,在自由活动或者放学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会随机利用空余时间剪出漂亮的作品奖励给个别幼儿。(用意:幼儿在“审美”的基础上才能够“创美”;激发幼儿自己创作的欲望) “无人问津”的书本从此有了生命力。现在,每天区域游戏时,总会看到几个孩子围在一起要么翻看《幼儿折纸大全》学折纸,要么围在一起翻看《幼儿剪纸大全》,自己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反思 1. “审美”是“创美”的基础。 要想引导幼儿“输出”,得先引导幼儿“输入”,在充分“输入”的基础上才会有“输出”。在观察到幼儿对于投放在美工区里的几本参考书不予理会后,我采取措施,利用一日活动中的时间剪出漂亮的剪纸作品,引导幼儿“审美”,在此基础上,激发幼儿“创美”的欲望,于是,后来的“主动探索”就水到渠成。 2. 环境是班级的第三位老师。 如何引导幼儿与区域互动,环境的创设显得非常重要,环境似无声,却胜有声。在主题《交通工具》中的区域之一“忙碌的马路”就不难看出,孩子有了主动与环境互动的欲望,并尝试解决方法,区域游戏真正成为了孩子们的区域游戏。 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初把书投放在美工区的目的就是想引导幼儿自主阅读,但是由于孩子们不知如何阅读,所以,后来的谈论就显得很及时并且很有必要,“如何能够快速地找到自己想剪的图片”、“怎么看目录”、“如果不认识字,怎么办”等诸多问题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迎刃而解,孩子们逐渐学会了如何看书的方法,因为自己有了“方法”,所以后来就愿意看书。 小结: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引导幼儿与书本和环境互动,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热情,在不断的尝试和坚持后,我们会在孩子身上发现惊奇的变化。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