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空间,在很多人心中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校园时代的生活、友谊、爱情都是最纯洁而让人难忘的。每个离开校园的人,内心都会为这些情感留存一个角落,在面对纷繁的都市生活时,不时地回望一下内心,寻找一片宁静。 常会被问到,如果可以选择,我会选什么职业?我一般会脱口而出——教师。然而,教师这个行业,在我这里完全是一种想象,那是美好而光荣的职业。 而我很多从事教师行业的同学和朋友们,都在抱怨,像社会上所有机构一样,教师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如意。那么,我美好想象中的校园是否真的存在? 其实,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始终认为,我的性格是非常适合做一名教师的,我温和、不张扬,喜欢阅读,并且愿意和不同的人沟通和交流,具备分享精神。 这些年来,推广和分享阅读一直是我从事的事业。“读万卷书”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不太能实现的,哪怕是教师或者一些教授,都不一定能做到万卷书的阅读量。我更喜欢“开卷有益”的说法,只要开卷,只要阅读,人生就显得有了意义。 爱上阅读,缘于上大学时一次书店从业的经历,那是十多年前,我在一家学术书店勤工俭学。 每天,上班的时候我喜欢埋头整理书,经常弄得满头大汗,但是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而特别幸福,这种幸福感很有持续性,两年来,一直伴随着我。 我喜欢倒腾每个书架,有一套自己的分类法,同一种类别的书,在一格书架内,以开本大小左右排开,经我整理过的书架,总是高低分明,读者抽书翻阅后,看着高低平整的书架,会自觉地把书插回原位,如果有些书不在原位,我会马上发现,并及时插回去。也因为这样的偏执,我特别见不得其他区域书架上长短高低不一的摆放,恨不得去一一整过。 后来我发现,亲自从架子上一一拿下,再一一上架,这个重整的过程就和书发生了特殊的关系,能对这本书有深刻的印象。很多书,放在架子上,或者看着书名,本来是没有兴趣的,但拿下来翻一翻,再重新放上去,你可能就发生兴趣了。这种反复和书发生关系的动作,就是一个书店店员的基础工作。时间一久,我和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店内的书也越来越了解,脑子里有了一个自己独特的搜书定位系统。 短短的两年让我对书有了最深切的爱,对阅读分享精神有了最深刻的认同,并充分感受到分享阅读带来的幸福感。 我们的校园,越来越多样化,各种思想、思潮、观念纷纷扰扰;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聪明,比我们小时候聪明何止百倍;但是,我希望我理想的校园,有一样东西不变,那就是对阅读的热情。 当然,我们的阅读方式在改变,阅读载体在更新,但如果阅读的主张不变,我们依然能坚守住阅读的底线。而教师,我想应该是阅读的推广者和坚守者,首先要自己读,然后,影响学生读,进而把这样的氛围带向全社会。 或许,我这一辈子都会和教师这个职业无缘,但我会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内,力所能及地为阅读坚守,为推广阅读努力。 (作者系阅读推广人,现为《文史参考》主编。创办了阅读推广电子杂志《绿茶书情》,主张“阅读需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