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课堂教学的“有效”反思 □ 李印霞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

  在走上课程改革之路以前,不曾想到学校教师也可以有这么高的专业素养,不曾想到课还可以这样上,不曾想到学生能真的爱上学习。然而,经过在“有效课堂教学”路上3个月的摸索实践,2011年12月,学校的教师已经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根据自己的执教风格,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已经从被教师看着学,养成了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师生的生命状态发生了质的飞跃。

  我越来越深刻地觉得,课改就是在反思中成长。因此,反思我校走过的“有效课堂教学”之路,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有效课堂教学”的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巧妙引导、正确鼓励下,生生、师生的思维火花不断碰撞的课堂。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让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不了了之。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学生一般不会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或许就这样消失了。

  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学会敏感地捕捉一切机会。教师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发言只要提出来就是有价值的,要让学生感到老师会和他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久而久之,当自主研究成为习惯,学生的智慧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这时不让学生自主研究都不行了。这样充分地把学生放到主人的位置,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实现这样的课堂,我觉得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

  其一是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出现的全部情况。课堂上一旦出现有效的生成,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给生成腾出空间。当然,这需要教师临场应变的能力。其实名师上课与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善于抓住并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这也是一堂精彩有效的课的重要决定因素。

  其二是尊重学生生成,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有效教学”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生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更不能不顾学生感受按照自己的预设控制学生学习,应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尊重学生生成,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发挥教学机智,将生成作为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资源。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有弹性、有留白,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并不是不可捉摸、无法控制的。尽管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的生成性并非意味着不需要预设,而是教师需要不断在预设与生成中寻求一种平衡。反思“有效课堂教学”的进程,明确了下一步的关注重点和发展方向。相信教学改革,会在对问题的研究解决中,实现没有极限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我们走过的探索之路,能对其他教育同路人有一个借鉴。

  (作者单位系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jiaoyu/zatan/2020-03-05/3481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