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教育改革须整体设计 □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控江中学校长 张 群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实施国民教育。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控江中学校长张群认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必须根据国民教育的目的进行整体性设计,从整个教育体系的组织结构,到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的形式,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到对学生评价的机制方法,从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到选拔录取的方式等,进行整体的改革设计。本期,我们刊登张群的建议,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近些年来,教育领域年年高举改革大旗,岁岁均有改革举措,可改来改去,年轻学子不领情,社会舆论不叫好,应试倾向愈演愈烈,这是为何?

  首先,在于我们对教育的本质并未真切理解,遑论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业已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实施“国民教育”。据此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教育应该注意落实一个“统一”和两个“基础”,即:传承社会共性文化和发展学生个性的统一,为学生奠定“如何做人”和“如何学习”这两个基础。可事实上,对何谓“国民教育”,以及如何构建“国民教育”,上下观望,却无实际举措。时至今日,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的现象,不仅没有丝毫改变,反而“变本加厉”。个中原因固然众多,但毋庸讳言,这与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进行的所谓的“精英教育”不无关系。所谓“精英教育”的培育体系,设置的是“精英教育”所需的课程内容,迎合的是“精英人才”所需要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和评价方式,但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回归教育本色,实施国民教育。

  我们应该明白,国民教育既以培养合格的国民为旨归,即把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为目的,因此,它应该是“守住底线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教育,也是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我国的教育业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我们应该制定并守住教育的底线,制订的教育目标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企及的,无论是“为人”抑或“为学”。但是,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国民教育又应该是“因材施教”的,扬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倾向之长的。

  其次,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可我们缺少对人的关注,缺少对学生心智成长规律的把握,缺少对教育规律的深入研究,以致往往举措多而乱,且不成章法。“一年一个样,年年有花样,明年不知怎么样”,叫学校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有的擅长形象思维之放纵,有的惯于逻辑思维之收敛;有的爱在理性王国中遨游,有的以动手制作见长;有的手捧书香为乐,有的以艺体技压群芳,甚至是有的聪慧,有的平庸……正因为人的个性各不相同,才构成色彩斑斓的社会。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工作,只讲人的共性,不讲人的个性,只讲全面发展,不讲个性发展,对学生求全责备、求同去异和抑长补短之类的倾向颇为严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再其次,我们不但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教学规律,还应真切了解我们的国情。举个例子说,我们近年一再提倡教育公平,这自然是对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基,体现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应该永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不论王侯将相抑或平民百姓的子女,均应有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公平,但切莫混淆社会意义的“教育公平”和教育意义的“教育公平”这两个概念,致使“教育公平”异化,乃至成为所谓“社会公平”的牺牲品。

  我们可以这样说,若把“社会公平”等同于“教育公平”,将导致不同的学生接受同一的教育,事实上,这是对所有学生最大的不公平。我们知道,人生而有别,学生禀赋不同,个性有异,人生追求更是千姿百态。如今,我们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标准,使用统一的教材,运用统一的评估选拔方法,以致相当多的学生学习兴趣衰退,个性泯灭,这无疑是中国教育的最大不公平,也是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哀。这些年,高等院校的自主招生也颇受社会诟病,每当高校招生尘埃落定之日,便是社会舆论沸沸扬扬之时,除了高校自身招生目的不明、缺少科学的甄别方法、徒增学生负担之外,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氛围中,其公正程度,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我们的教育改革应该是自上而下的,但应是根据国民教育的目的进行整体性设计,从整个教育体系的组织结构,到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的形式,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到对学生评价的机制方法,从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到选拔录取的方式,缺一不可。如果教育体制依然故我,那么,我们单个学校的所谓改革,打一比方说,如果教育的制度体系是战略指导,而教育教学的方式则是具体战术的话,那么,充其量我们大多只能在战术的范围内,亦即狭义课程的范围内小打小闹,解决不了中国教育的症结性问题。

  教育可以兴国,亦可误国,切不可等闲视之。我们要进行教育改革,必须依据国民教育的精神,大刀阔斧地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为此,我建议:

  一、应着手制订形低实高的课程标准,即制订看似要求较低却是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且具有张力,从而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要达此目的,一是同一学科应构建不同难度的教材,具有层次,针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二是在现阶段,至少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逐步淡化乃至取消所谓“主科”和“副科”的区分,使各类学生能各得其所,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三是创设技能类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学应有所用的问题。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编撰教材,提供学校使用。

  二、为使国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也为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能真正得以贯彻,必须构建、改革或完善现行的一些教育制度。一是构建选课制度,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二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包括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改革眼下流行的“班级授课制”,实行“走班制”;三是完善“学分制”,计算学生的升级和毕业资格。

  三、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和扬长录取的选拔机制。构建基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多元化评估体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的招生,包括著名高校的自主招生,应该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需求,依据扬长录取的原则,研究甄别选拔的方式,避免同一试卷定学生终身的现象,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真正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四、构建普职分流又相互交融的教育框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普职分流必不可免。我们要研究适合学生分流的科学的时间或学段,给学生构建一个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有分有合,并畅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渠道的教育框架,适应学生在不同时间对教育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改善教育的外部环境,营造真正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社会氛围。我们热切希望,通过对教育整体设计的改革,有朝一日,我们国家能真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不辱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jiaoyu/zatan/2020-03-05/3481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