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与点评,结合运用,各有千秋。下面的课例,作者以旁白的方式,讲述了点拨的时机、做法和作用;对于点评的呈现与解读,反思得也很到位。相信老师们会从中受到启发。 (一)上课问好毕,师营造氛围,导入新课(《毛遂自荐》),重申目标,团队展示范读,讲解、疏通文意,落实重要的词句。 一生质疑:“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这一句中“处”字的翻译,你们组译作“呆”,我们组认为译作“寄附”更文雅,更书面化。(其他同学静静思考) 师启发:为什么更文雅就更好呢? 生5:因为平原君的身份——他是平原“君”嘛!(众生笑) 师紧追不舍:是平原君,在轻松聊话时也得措词文雅吗?(全班静默)本该口语交谈的话题却转文雅,平原君流露出什么样的心态和性格呢? 几个学生脱口而出:居高临下!(师笑而不答,环视同学们) 生6:本该口语交谈的话题却用书面语,这就反映出平原君当时看不起毛遂的心态,以及他自视甚高、盲目自大的性格弱点。(同学们点头同意) 师:你能给我们模仿一下平原君说这句话时的样子吗? 生6:他差不多是从鼻腔发出声音,那种傲慢的神态、打官腔的感觉,应该是这样的……(学得惟妙惟肖,全班同学报以热烈掌声) 反思:这是一次点拨。因为争论的译句是人物语言,学生往往只纠结于咬文嚼字的层面,意识不到语言背后的人物性格与心态,这时师一介入就帮助学生将思维引向了深入。再要求学生模仿,就将平面的概念转化成了鲜活的人。凡是涉及到语言的琢磨、句法的推敲、文章的分析、生活的思考、生命的感悟,有生成的契机就紧紧抓住吧。即便节奏把握欠妥,绕远了本课时的目标,也绕不开语文课程的目标。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由品读文本而分析、把握人物性格 第二组学生展示。 生7、生8分角色朗读了平原君与毛遂对话。(同学们鼓掌,但是第五组同学表示不服,生9、生10要求与第二组对抗) 师(笑):××同学,你觉得谁读得更好? 生9(一脸严肃):这个……我还是相当自信的!(全班偷乐) 师(笑):你凭什么自信,具体说说你们究竟哪里处理得更好。 反思:这也是一次点拨。只有理解到位了,才可能读得到位。但反过来,只是读得到位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不行,说明白“为什么”这样读,才能升华到理性认识层面。 生9端起课本:我们读出了毛遂的义勇和自信。在国家危难关头,他勇于为国纾难,要读得郑重严肃。“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备员”是“充数”的意思,可见毛遂自信但并不自负,还是很谦和的,所以不能只为表现自信就处理得声调过高,还要兼顾谦和的特点。(同学们热烈鼓掌) 生7:你读得是不错,我觉得我读得也不孬。(众笑)但是你们组的“平原君”不如我们组的好…… 生10反驳:“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这一句,平原君对自己门客的了解竟然只单凭“耳闻”,对于自己门下呆了3年的门客既不“目见”,亲自去观察,更不设题面试笔答,简直自以为是到近乎愚蠢的程度了,你们组品读出了吗?(全班掌声) 师:同学们,刚才××同学说平原君识人只凭耳闻,那么他先前选中的那19人也都是听说来的喽,那他们实际上怎么样呢?又为什么名气并不小呢?从下文我们可知,毛遂圆满地解决了楚赵合纵之事,可见确有真才实学。他平日里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他们究竟有何不同呢? 反思:这一次点拨确确实实属于灵机一动啊!我到今天都还为这一问崇拜自己呢!短文长教,把文本中的典型一幕浸泡到生活的剧情中,激活人物、丰富场景,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深入文本——触摸语言、品鉴修辞、体会情感、感悟生命,把对文本的解读推向更高境界。我们的课堂接了“地气”了吧!哈哈…… 其实,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种事物均可视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当人们面对一个整体中某些不完全或有缺陷的事物时,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进取的“内驱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活动以填补、“完形”,达到内心的平衡。而“作品是一个布满了未定点和空白的图式化纲要结构,作品的现实化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对未定点的确定和对空白的填补”(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责任很大层面都是去捕捉、利用甚至创造这些文本的空白啊!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约两三分钟后有几人小声交流) 生10:我觉得,毛遂平日里是个观察者和思考者,认识深刻,善于积累,而那19名门客则是善于钻营,长于交际,并不把修炼内功当作根本! 师:毛遂跟我们的郭帅是一种类型的。同学们,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 全班(高声):同意! (三)归纳“自荐”原因,提升译句品质 第三组展示继续。 生11总结:《毛遂自荐》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毛遂自荐、合纵及平原君的引咎自责,毛遂在危难关头能够挺身而出,大胆自荐,我们组归纳的原因如下:一是他确有真才实学,这从他到楚国的表现和最终解决了问题可以看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二是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最突出的表现在“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认为自己不为人知只是因为没有遇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而非自己平庸;三是知己知彼,对入选的19人有深刻的了解,认为自己一定不在他们之下。(同学们点头称是并快速修正学案) 对抗组生12:我们组认为,你们归纳得很好,但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真才实学,往更深处挖掘,应该是毛遂为国纾难的爱国精神。一个人的才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品!(众笑,热烈掌声) 师:刚才有个译句我不太满意。“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同学们译成“你们这些人庸碌无为,正是人们所说的借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任务的人!”从字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但我们仔细琢磨一下,这种翻译好像跟毛遂的人品不符吧?(众生沉默思考) 反思:又是一次点拨。这个译句何时完善是备课时就预设到的。因为自己备课时就反复揣摩过这句,课前的“学情调查”中也暴露出了这个问题。若是在第一环节展示团队疏通文意时就纠正就过于“生猛”了——学生对毛遂其人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事实证明,放在此刻才是水到渠成。 第一组生2:这种翻译确实不太好,显得毛遂口气太大,挺狂妄,有点小人得志的感觉。 师:是的——在成事前一直夹着尾巴,一立功转身就夹不住了。(众生笑) 生2:换成这种语气怎么样?“各位虽然平庸,可也算完成了任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依赖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吧。”这种翻译肯定别人的力量,跟前文毛遂所表现的谦和就一致了。(师生共同鼓掌) (四)挖掘做人智慧,由“阅其事”而“悟其情”“品其志” 生11继续总结:一、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毛遂审时度势最终一举成名,告诉我们,人不能安于现状,要把握时机,充分展示自己、推销自己,才能走向成功;二、当然,毛遂的真才实学基于平日的观察、思考和积累,基于苦练内功;三、才学基于高尚的人品,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四、平原君居高自傲,不明真相,差点酿成大错,但最终引咎自责,知错能改,还是值得尊敬的。 反思:这次恐怕算是本堂课唯一一次点评吧。按照循环大课堂“生进则师退”的原则,我的爱徒既已具备了点评能力,我就索性将导学案最后一题设计成总结性题目交给他们。 现在想来,我的课堂几乎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师评。我们说“点拨”侧重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学生已经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强烈诉求的时候,老师进行及时、巧妙的引导和点拨,起到“点石成金”、“拨云见日”的功效。而“点评”侧重评价,既可对学生也可对问题。对问题的点评我努力尝试着交给学生,我更注重的是对“人”的评价——沉浸在展示、质疑、倾听状态中的可爱的学生更吸引我。 当然,若在学生精彩处给予具体、明确的点评,诸如,“这位同学的朗读太精彩了!低沉、压抑的声调读出了作者与故乡之间的隔膜与疏离……”在“评”中“拨”,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点评”要点出真诚、点出要义、点出美感;“点拨”则要拨得及时、拨得恰当、拨得巧妙。“点拨”可谓提高课堂效益的最重要的手段。 (五)巩固要点,当堂检测 齐读全文,巩固要点,师列出几个重点词句进行当堂检测。 (作者系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 李 平 葛丽亚) ■郭瑞编后: 去年我到一所小学看课,课堂上有两大致命点:一方面,只见点评不见点拨,另一方面,点评流于表面,学生展示完毕,其他组的学生点评道,“声音洪亮、表达清晰、展示姿态大方……”。 我特意观察了一下,8个组的点评说辞几乎一致,区别只在于肯定这几方面或者基于这几方面的不足提出建议。这样的点评,表面上看来起到了评价的作用,但是评价的落脚点只限于学生课堂展示的标准。标准是学生对常规的共同价值认可,把常规做到极致,是新课堂的起点,而不该让常规变成主要的鼓励评价内容。 课堂上,无论是师对生点评还是生对生点评,点评的可贵之处在于,高于流程,深入学科三维目标的引导性评价,特别是在生生点评中,如果A学生评价了B学生的某些不足,教师要请A学生做出相对正确的解释或示范,把点评的不足转化成课堂生成的资源。 点拨与生成是一对课堂教学关系,“拨”到点上,生成便水到渠成。不要小瞧“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你还有更精确的理解吗?你还有更新颖的结论吗?”这样的追问,相信你的学生,他们的智慧与创新,会在教师的点燃中被激发出来,那时,作为教师,真的会感到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