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有鉴于此,朱永新认为,中国应该将阅读提升到建设民族共同思想基础与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全社会共同精神家园,以及提高国家文化实力的国家战略高度上,“重新审视推动全民阅读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朱永新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之所以缺乏共同的理想、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原因在于共同语言的缺乏。而要形成共同语言,“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了解世界文明的经典,只有共同的阅读、共同的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阅读,是能够形成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语言和共同密码的关键手段。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通过共同的阅读,形成这个民族的共同核心价值体系。” 设立国家阅读节 在今年关于阅读的建议中,朱永新再一次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推动全民阅读活动。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每个角落每个人都能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这一活动。为了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了“阅读日”、“读书节”等。日本参众两院曾通过决议把2000年定为“学生读书年”,并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另外,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也都有全国阅读年、阅读日或读书节。 中国目前也有几百个城市设立了城市读书节,但由于时间、标准不统一,这些区域性的零星的读书节,造成的社会影响力和实际效果很有限。据2010年第7次全国阅读调查,我国国民对当地举办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2009年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时说,他赞成设立全国读书节,并表示“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我们国家有必要设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国家阅读节,最大可能地使全社会和个人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朱永新说,国家阅读节这一庄严仪式,能最大可能地让“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同价值。 应尽快制定“国家阅读大纲” 朱永新强调,国民的阅读水平对教育、科学事业以及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朱永新举了犹太人的例子。犹太人将阅读放到极为崇高的地位,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热爱阅读的犹太人产生了众多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人物,如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卓别林、毕加索等等。在美国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和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一半是仅占全国总人口2%~3%的犹太人…… “犹太民族对人类的贡献,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是酷爱阅读的民族,他们对书和阅读的态度和敬畏之情,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朱永新说。 而在中国,近年来阅读现状和阅读水平令人堪忧,且有每况愈下之势。2009年第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47.5%的人表示“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34.5%的人表示“没有读书的习惯或不喜欢读书”。2010年第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国民每天平均接触报纸、图书、期刊的时间继续下降。2011年第8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30万种,但是户均消费图书只有1.75本。据统计,目前中国平均公共图书馆拥有量为46万人/座,约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5,不及犹太人的1/100。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我们却又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这个现实值得我们反思。”朱永新说,“重视阅读,并营造优良的阅读环境,将推动全民阅读纳入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上,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而研究制定“国家阅读大纲”、设立国家阅读节是营造阅读环境和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正因为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国民阅读。1997年末,美国政府掀起“阅读挑战行动”,时任总统克林顿亲自作“美国阅读挑战行动报告”。2001年初,布什政府发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教育改革议案,加大阅读改革的力度。2001年11月,日本制定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法律》。2012年俄罗斯政府提出,要在国家范围内采取紧急措施,制定《民族阅读大纲》,保证俄罗斯读书人数量的快速增长。 朱永新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并创造出了灿烂文化的国度,如今面临严重的国民阅读困境,需要尽快制定“国家阅读大纲”,设立国家阅读基金,营造重视阅读的社会风气。 朱永新提出,阅读大纲要关注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的亲子阅读指导,关注教育阶段的师生共读的研究和实践;要对学校教育在设置阅读课程、建设学校和班级图书馆(角)、加强阅读指导等方面进行规范;鼓励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会、阅读节、读书竞赛等活动。 阅读是素质教育最好的路径 阅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同时又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学习和成长往往起着关键作用。 在朱永新看来,阅读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今年初出版的16卷《朱永新教育作品集》中,朱永新提出,“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 朱永新强调,不能只让学生读教科书、教辅书,因为这类书“不能给学生们提供原生态的思想”,要让学生们自主阅读那些伟大的经典著作。 “可惜的是,我们多数学校连教育都谈不上。”朱永新说,“多数学校不是在从事教育,而是在进行无休止的训练而已,因为它根本没有阅读生活,根本没有学生心灵成长的土壤。” 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寻找使应试教育回归素质教育的路径,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朱永新认为,阅读是素质教育最好的路径。“只有通过阅读让孩子成长了,才是最好的素质,才是最好的教育。真正的阅读应该从教育开始,从儿童开始,这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同时它也是寻找中国素质教育突破口的一个最重要的选择。” 在强调阅读重要性的同时,朱永新还潜下心来研究孩子们应该读什么。他创办的新阅读研究所在2011年推出了一个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从几万本经典图书里选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目,未来还将研制出适合中国的初中生、高中生乃至大学生的多种基础阅读书目。 后 记 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中国仍然只是大国而不是强国。因为强国之强,不在国土和人口,不在物质的多寡,也不在GDP,而在科技、思想和文化。中国当前在这些方面存在着巨大逆差,现代中国充斥着西方国家的科技、思想和文化舶来品,而在这些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输出。难怪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今天的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科技、思想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从教育入手,让每一个孩子在阅读中成长,积淀思想和文化,保持创新的活力,中国的强国梦才有实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