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学校,总是与喧闹、嘈杂等字眼相联系,但坐落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乐清中学却是另一番风景。车子刚刚停下,一看到儒学大师南怀瑾先生题写的校名,笔者就已经感受到了这里不同寻常的“静”。走入学校,迎面是“为每个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几个大字,传达出学校博大的胸怀。课上课下,孩子们有条不紊地忙着自己的事,没有恍惚走神,没有喧哗打闹。仿佛,有什么神奇的事物吸引着他们,让他们的心很笃定,没有一丝浮躁。校园里,一条清澈的小河碧波荡漾,几片婀娜的荷叶缓缓飘过。 这哪里是一所栖居城市的现代学校?分明是一方远离尘嚣的诗意田园! 是什么让这里的孩子如此之“静”?学校所崇尚的“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又在哪里?笔者不禁好奇起来。 1939年,在抗战的烽火中,乐清中学诞生在温州这片神奇的热土上。七十年光阴如梭,乐中秉承自由开放之风,培养了一大批学界精英、政界俊杰、商界巨子,成为乐清教育当之无愧的领头羊。问起“静”的原因,校长叶文杰笑着说:“其实,答案就蕴藏在‘自主’二字之中。温州人素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美誉,我们乐中的教育特色就是将自主发展教育和温州人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精神结合起来,把自主植入下一代的灵魂。” 做学校管理的主人 如果说,乐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那么与乐中师生的亲密接触则让笔者有幸见识了自主发展教育的“庐山真面目”。大多数的学校,往往是老师忙着管理学生,而在乐中,则是学生管常规,学生管决策,甚至学生管老师!2006年,乐中开始实施扁平化管理,而作为这项管理制度的补充,学校构建了学生自主管理体系,由学生协助管理学校运作,让学生成为了管理的主人。 在乐中,一项项管理“大权”都掌握在学生手中。除了传统的学生会、团委,学校还成立了宿舍管理委员会和膳食管理委员会,由学生负担起管理宿舍和食堂的任务,实现生活自制。校园里,常常会有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模有样地巡视着,如发现食堂饭菜问题、超市价格过高,他们都会提出意见。各班还开展“自主班”活动,商议制定、履行、完善班级公约,并承担班级值周等管理任务。 作为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乐中还成立了三大学生团——民主评议团、校长助理团和学长团。民主评议团对教师考核、寝室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事务进行民主评议。每个月,校长都会带领中层干部与民主评议团面对面沟通,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学校中心大道老是积水,改造三年不见好转,在民主评议团的压力下,道路在一个月内就改造完毕,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校长助理团是校长与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每当校长做出重大决策之前,都要咨询助理团的意见;决策实施之后,助理团要及时向校长反馈情况。学长团主要由高二学生组成,他们在新生军训、大型活动中参与管理,现身说法,成为学弟学妹快速成长的好向导。 在乐中的校长室,笔者看到了许多调查问卷:作业设计是否合理?作业数量是否过多?老师批改情况如何?哪些课堂是“我”感受过的最好的课堂,好在哪里?哪些课堂不够好,为什么不好……原来,这是学校在向学生咨询意见。叶文杰时常感叹:“时代在发展,下一代的想法我们未必了解,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因此,学校每次教师培训之前,都会根据学生的意见决定培训内容。学校还连续三年邀请大学生校友,反思高中老师的教学,对老师进行培训。这些新鲜的措施,让教师培训更有针对性,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自主管理体系的构建,让孩子真正成为了乐中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因为学校的信任,孩子们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和美好的人性,校园秩序井然,师生其乐融融。 做生命的体验者 叶文杰一向倡导:自由必须以规范为基础,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德育是乐中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乐中的德育分为两种方式,首先是底线德育,即学生要遵守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与温州的企业文化相似,乐中也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话语权——所有的规则都由学生制定,即使学生触犯了规则,处罚内容也由师生协商决定。 然而,德行的生成,应该来自生活的体验而非说教和规定。为了实现学生的品德自觉,乐中又提出了极富特色的体验性德育,开展了在奉献中体验崇高、挑战极限高峰体验、与大师对话引领精神成长以及社会实践(学农、学工、学军)等四类课程。 我们对高中生活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或许,日复一日的课堂我们早已忘却,但某次活动的场景却记忆犹新。去年,乐中一位画家校友送来一幅画和一封信,信中写道:“记得高中毕业时,我们年级200多名学生徒步从一中走到雁荡山,那种同学情啊,永生难忘!”如今,远足这项传统依然是乐中学生的必修课。每年9月的一天,在似火骄阳下,在蒙蒙细雨中,独生子女们徒步穿越城市,展现出超凡的意志力。去年9月28日,高三的同学在瓢泼大雨中走完了40公里的路程。走到最后,几位同学一瘸一拐,实在走不动了,殿后的李副校长对他们说:“你们乘车吧。”没想到,同学们咬咬牙说:“老师,这么多路我们都走下来了,这种体验一辈子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走回学校!”最终,他们真的走到了!一瞬间,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 校园东北角的一块绿油油的菜地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问才知,这是高二年级的“自留地”。每年春秋两季,高二各班都要在这里承包种菜,同学们想种什么菜任意选择。这下可忙坏了孩子们,怎么选种子、怎么施肥、怎么适应土壤,他们都认真研究着,俨然一个个经验丰富的小专家。每当收获的季节,同学们惊喜地看着地里长出了青菜、长出了玉米,这种喜悦是城里孩子从未体验过的。收获最多的2010年,整个年级一共收获了两千多斤青菜,卖了以后每班分到100多元钱。玉米也获得了丰收,同学们将一个个玉米剥下来,用做饭的大锅煮熟,搬到教室去一人分一个。当他们把玉米送给老师们品尝时,心中真的无比自豪! 迄今已走过72年光辉岁月的乐中,成功校友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为了采掘校友资源,高二年级还开展了百名校友访谈活动。同学们3-4人一组,自发地联系人类基因学家杨焕明、哈佛大学在读学生、温州著名企业家或政府官员等成功人士,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网络视频或者现场对话对他们进行访谈。在访谈中,校友们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同学们则从校友身上体会到了宝贵的品德、奋斗的精神,从而更加深刻地思考自己今后的成长。这些访谈和感悟最终合订成册,一本厚厚的《百名校友访谈录》是乐中的骄傲,也是孩子们能力的证明。 在乐中,仪式也是孩子们生命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仪式是高三学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许多身在外地的家长都会坐飞机赶回来参加。每当仪式开始,父母亲挽着孩子,在庄严的音乐声中,一起跨过成人门。孩子会从老师手中接过成人纪念章,并与父母亲交换礼物。此时此刻,标志着孩子真的成人了,应该挑起家庭的重担了。一位同学这样写道:“那天,妈妈特意染了头发过来,她文化水平不高,却用苍老的手写出了稚嫩的几个字——祝女儿学业有成,一生幸福。母亲的祝福让我落泪,成人仪式让我终身难忘。”每学期末,乐中还有一次隆重的走红毯仪式,大约有1200名学生像明星一般走上红地毯领奖。当家长、老师将奖状发到孩子们手中,一种崇高的体验油然而生。 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体验性德育,以自然的获取、真实的体验,为孩子们种下了生命之根,让他们凭自己的经验认识人生、感悟人生、创造人生。 做理想中的自我 “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多数高中生除了埋头苦读,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但与乐中的孩子交流,笔者发现他们个个对自己的未来很有想法,他们不仅有梦想,也有计划、有行动。 原来,自2006年起,乐中就要求每位学生做一份学业生涯规划,其内容是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规划实现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评价。新生入学时,学校通过性格测试、职业测试为孩子提供参考,假如孩子对人生缺乏目标,可以访谈父母和老师,寻求帮助和建议。高一的孩子要参加“种下一棵理想树”演讲比赛,并给高三的自己写一封信。此后,他们要在学习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学业上形成一个优势学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选择一门感兴趣的体育或艺术,在生活上通过家政选修课学会自立……每一年,学生还要展示生涯规划的自我实现。 随着新课改在温州启动,“学会学习”也成为了乐中对学生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每天保证至少一节自修课,晚自习至少保证一小时让学生预习和复习。学校还积极构建自主有效课堂,改善思维方式,把学习的时间、空间真正还给学生。张金琪老师的批注式阅读语文课就为课改树立了一个典范。上课前,他依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批注什么、怎样批注;课堂上,他在教室里巡视,监督个别不会自主学习的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在一节课内能够自己学懂课文的80%。 视野决定人的高度,乐中还为孩子创造了各种自主学习的有利条件。在科技创新方面,学校成立了启航研究所,招收了50多名小院士,并经常邀请著名专家前来开设讲座。这两年,小院士们还两次前往北京参加中科院科研见习。他们参观中科院的实验室,听院士上课,跟院士写论文。北京之行,让孩子们豁然开朗,他们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的数理化知识,明白了这些知识怎么运用到高科技中了!”而有机会接触大科学家,也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今年已有多名同学通过自主招生考上了中科大等名校。 每年12月12日是乐中的校庆日。这一天,全校三分之二的学生都登台表演,所有节目都是学生自导自演,将自主发展教育的成果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天,师生们尽情享用免费晚餐,感受着学校的浓浓情意。夜幕降临,11分钟的烟花表演将校庆之夜装点得璀璨夺目,那美到极致的瞬间,令在场的所有人毕生难忘。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来自祖国各地的大学生校友们对母校的祝福,他们深情地说:“乐中给我们的教育是无可替代的!”每一个亲身体验过校庆日的人,都会在心底感叹:“原来,教育可以如此幸福!”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得到了深刻的确认。人是大自然的赋予,他拥有成长的主动力、原动力和非凡的本能。因此,解放人的自主性成为当前中国教育的时代诉求。乐清中学的自主发展教育,正是这种诉求的一个缩影。她的一切美好的实践,都是基于对人性的尊重与敬畏,以及对人的潜能的信仰。 近年来,乐中的生源并非一流,但凭借“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的办学理念和自主发展教育的实践,学校高考重点率重新升至50%以上,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许多毕业生回来说:“老师,大学里的学生会、社团,都被我们占领了!”自主,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乐中的土壤中,成为了乐中新的文化和发展模式。 郭思乐教授说:“对人和教育的认识越是深邃,就越会对之采取宽厚的态度。”在乐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校长对人性的尊重与宽容,感受到了一所学校思想的深度、信仰的高度和大海般的情怀,这从一些细微之处便可见一斑——乐中校园里有一棵并不太高的树,孩子们把它叫做许愿树,他们说,这是学校给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的灵魂能够自由。临走前,一位女孩将我领到树旁,我接过她递上的一条丝带,写上心愿,系在树上。五彩的丝带在风中飘扬,让我顿时觉得分外宁静,尽管此刻车已渐行渐远,但我的心中充满了愉悦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