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保投入 提待遇 调编制——教育部等五部委共商教师队伍建设大计

[db:作者]  2019-09-11 00:00:00  互联网

    本报讯(记者 康丽) 今年是第35个教师节。9月3日,教育部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师节设立35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成效、第35个教师节系列宣传庆祝活动安排、公布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本次新闻发布会邀请到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就投入、编制、职称、待遇等教师关心的问题说成就提建议,共商教师队伍建设大计。

    “编制标准不断提高,倾斜力度持续加大。”出席发布会的中央编办四局巡视员、副局长田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编办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了编制标准和编制总量双增长。

    编制问题有许多难点如结构性缺编、编外聘用教师等,田中透露,中央编办目前正会同教育、财政等部门研究起草进一步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为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做好支持保障。同时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不折不扣落实标准。统一后的标准作为全国标准,必须不折不扣落实。现有编制尚未达到标准的个别地方,要尽快落实标准、核编到位。二是根据需要可采取调高标准、核定周转编制等措施进一步增加编制供给。要及时动态调整编制。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市县调整力度,原则上以省为单位每两年左右调整一次,市、县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可随时调整。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加强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人员编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及学段之间及时调整,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益。三是统筹调剂存量资源。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精简压缩重复设置、职能弱化、规模较小、任务不饱满的事业单位,适当收回分散在各事业单位的部分空编,通过跨行业跨层级调剂、周转使用、合理配置,优先满足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我国教育体系规模大、链条长,不同阶段、种类的教育面临的目标任务不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把“分类施策”作为基本原则,在参与教育领域改革重大政策研究制定,组织实施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中精准支持各级各类教师工作发展。

    “分类施策”取得了哪些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通过五个方面给予总结:一是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补短板。“十三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10亿元,支持各地加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幼儿师范学院建设,重点突出保教实训能力提升,有力弥补了学前教育发展的短板。二是义务教育教师城乡促均衡。从“十二五”起至今,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支持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累计安排中央资金超过200亿元,支持建设40多万套教师周转宿舍,重点改善乡村支教、交流和特岗教师的基本工作生活条件,为乡村教师安心从教解决后顾之忧。三是职业教育教师创新促融合。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牵引,持续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其中一项核心任务就是打破校企人才双向流动的壁垒,让更多技能型人才走进学校、走上讲台,让更多职业学校教师走向工厂、走进车间。四是高等师范教育内涵提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40余亿元,支持近50所普通师范高校重点加强实践办学能力和学科建设,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推动师范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五是特殊教育教师供给扩渠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完成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布局的基础上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13亿元,重点支持24所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培养规模,基本实现了投资支持全覆盖,推动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财政部门将继续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给大家算了这样一笔账:2013-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16.2万亿元,年均增长7.9%,一直是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同时财政部调整优化结构,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已连续多年超过50%。

    与此同时,财政不断加大师范教育投入力度。2013年以来,中央高校师范生和公费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分别提高了3000元和5000元。支持实施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乡村教师培训,2013-2019年累计安排相关资金135亿元。继续支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各地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2017-2019年累计安排相关资金20.25亿元。

    工资待遇是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吕建平表示,中央财政对特岗教师给予工资性补助。从2018年7月1日起,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提高至西部地区年人均3.82万元,中部地区年人均3.52万元。2019年,特岗计划招聘规模已扩大到10万人。2013-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相关资金430亿元。

    吕建平透露,接下来财政部将落实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一是以义务教育为重点,督促各地优先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政策,力争到2020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中央财政对地方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给予积极支持。二是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财政对实施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地方给予奖补,2013-2019年累计安排奖补资金198.2亿元,实现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每年惠及约127万乡村教师。三是落实教师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并多次提高津贴标准。四是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等学校收入分配自主权。

    职称问题关系教师的待遇,更关系教师的职业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胡文忠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聚焦广大教师队伍职称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这三大举措,激发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胡文忠表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改革成效初步显现。一是畅通了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中小学教师等群体的职业发展空间得以拓宽,一大批优秀教师取得了正高级职称,有利于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二是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发展。通过改革,引导广大教师回归讲台,回到教学一线,评出了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三是引导教师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通过职称评聘的导向作用,有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部署,进一步推动城镇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积极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谈及接下来的工作,胡文忠透露有三方面的工作需要开展:一是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安排,加快完成高等学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使广大教师充分享受改革的红利;二是指导各地、各部门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要求,组织实施好相关系列的具体评审工作;三是加强教师职称评审的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职称评审程序,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规模大幅增长,教师薪资显著提升。”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用多种数据展示教师队伍发生的巨大变化。

    政策支撑体系更加“全方位、全领域”,教师队伍建设更加“有规模、有质量”,乡村教师提升更加“增活力、增底气”,教师地位待遇更加“受尊重、受关注”,这些历史性成就的背后都有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为把中央好政策落实、落地,任友群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他表示要打好教师教育振兴战、脱贫攻坚助力战、教师管理持久战“三场硬仗”。

    “今年是教师节设立35周年,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35年风雨历程,70年砥砺奋进,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书写了壮丽篇章。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我们将继续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任友群说。



/jiaoyu/zatan/2020-03-05/3522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