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龙冈中学有些“非同寻常”。 不久前,盐城市盐都区教育局长前来听课。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6人一组站着讨论,将教室的过道围得水泄不通。通过讨论,同学们想出了一种巧妙的解题方法,不仅超出了教师的设想,而且在资料中也无从寻找。这让领导和专家们交口称赞:“你们学生自主学习的功力十分了得!” 另一件事也令人佩服。今年1月21日,高二(4)班的苏德明同学从闸北超市购物出来,听到群众喊“抓小偷”后,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将犯罪嫌疑人扑倒,又与其他人一起将犯罪嫌疑人扭送至派出所。盐城市亭湖区新洋派出所为此专门送来了表扬信,苏德明同学见义勇为的事迹很快广为传颂。 看似偶然的两件事,却有其背后的必然。始建于1953年的老牌名校龙冈中学,近期为何屡屡给人以惊喜呢? “3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故事还得从龙冈中学校长刘大华说起。2003年,江苏省开始启动高中新课改,时任盐城一中副校长的刘大华正是第一批尝试者。2010年,刘大华调任龙冈中学校长,同时也将课改的春风带到了此地。他一直坚信:教学的本质要义就是教学生自己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提出了“3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课改是新生事物,许多学校的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但经验丰富的刘大华对于自己的模式却有独到的解读与深切的体悟。 “3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理论层面的三个“3”。第一,有效学习的三个特性: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第二,有效学习的三个元素:学生学习的状态要高度投入、主动参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深刻,要有效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要强。第三,有效学习的三个步骤:课前导学、课堂导入和问题引导。课前导学,即把学生的学习任务前移,从“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问题引导则是一节课有效的关键。 其次是操作层面的三个“3”:课前导学、课堂教学和课后自学。课前导学的三大要素是情境涉入、自主研习和问题生成。通过学生课前自主研习,能够提出问题,包括在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是完成任务后生成的问题。课堂教学的三大环节是课堂导入、自主学习、总结创新。其中,课堂导入包括问题导入、目标揭示、任务给出;自主学习包括自主探究、互动研讨、交流展示;总结创新包括矫正梳理、回标巩固、迁移运用。最后,课后自学的三大要素是自查自纠、拓展提升、反思感悟。 “‘3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回到一个核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抓住一个关键——把学习任务还给学生,应处理好三个环节,一是课前导学,因为课堂教学是建立在课前导学的基础之上。二是课前导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这个关系处理不好,课堂又会回到老路上。因此,教师要设计关键性的问题来导入,备课要备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学习活动如何安排。三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目前来看小组合作式学习是一种比较好的组织形式。”刘大华总结说。 在全校课改动员大会上,刘大华提出了校长寄语——“学习靠自己,问题大家想,困难找师友,做人第一位。”这个意味深长的寄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标志着改革的号角吹响了! 一次艰难而幸福的改革之旅 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刚开始,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观望。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学校的教学质量又不错,教师们并没有意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此,刘大华开了两次讲座。第一次,他明确提出了“333”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内涵和操作方法;第二次,他专门阐述了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建构性学习理论。前沿的理论,让许多教师在笔记中写下了两个字——震撼!接下来,阅读《有效教学法》、谈“333”有效教学体会、改革教学评价、展示示范课等活动一一引入,改革终于走上了正轨。 不过,要形成新的习惯,必须有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而最根本的力量,来自于人的内心。宋老师是数学组的骨干教师,一开始他也怀疑“333”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甚至对改革存在抵触情绪。为了应付差事,他将自己的班随意分了几个组。但他很快发现,分组不科学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小组之间差距太大,有的小组讨论得有模有样,有的小组根本不愿意讨论。这让他开始认真考虑分组的问题。 宋老师重新进行了小组建设,这次采用双向选择。首先,尊重学生的意愿,学生愿意去哪个组就去哪个组。但这样势必有的组人多,有的组人少。于是,他又让小组长选择组员,但规定好、中、差各选两人。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没人要的同学怎么办?他又要求这些同学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受欢迎,并在各组间充分协调,终于成功分好了小组!那么小组长的选择标准又是什么?宋老师提出了两大要求——为人热心、表达能力强。“像张力建同学数学成绩比较薄弱,但他人际关系很好,表达时声音很响亮,所以也能当选为组长。” 小组合作学习在班里悄然展开了,但宋老师对此并不抱太大的希望。然而不久前,他开始对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刮目相看。由于此前长期呆在高三,回到高一的宋老师难免有些思维定式。一次上课,他对一道题目讲了三种方法,但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又提出了两种方法,而且比他的方法更简便。此后几次批改作业,宋老师又不断发现学生提出的新方法。他眼前一亮:原来,学生是完全可以信任的! 从此,宋老师对课改来劲儿了!在他的班上,每节课都有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设置有一定难度的抢答题,抢答正确的小组得2分,也可以随机点名,回答正确的小组得1分。各个课代表把每节课的评分记录在后面的黑板上,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评出学习优胜小组。这个原本有些沉默的班,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下转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