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改“心”体验 万事开头难。课改之初,抓不住课改的精髓,上课展示的学生不多,害怕展示不好、展示出错……为了避免优生的过多展示,我对班里展示次数较少的学生做了硬性规定,让他们每周至少展示3次,展示内容按自己的能力选择。规定后的课上,站起来一个女同学,怯怯地跟我讲:“老师,我想展示思维导图。”听了她的话我很高兴,看了看她的学案,自主设计的思维导图清楚明白,显然是有备而来,我表扬了她。在“过关展示”这一环节,我在教室调查学情的时候,发现有不少同学自告奋勇要求展示某某内容,他们都是完成学案后,再向其他同学请教,最终登台露脸的。 课后学生说:展示之前很胆怯,可是展示完毕后觉得很自豪,好像真成了老师,顺便也巩固了所展示的内容,其实展示也不难嘛!对学有余力的优生,我建议他们去思考疑难问题,或者以“评委”的姿态去解答、质疑、点拨、评价同学的展示。这样,全体同学都有任务,各负其责,各得其所。为鼓励学生参与展示,每节课都由学科代言人随时统计展示次数,学校对统计结果还有奖惩措施。 只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展示,才是真正的课改课;也只有学生都敢于发言,才能把课堂真正地交还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还学会了评价、质疑与反思,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准备展示的过程中,对探究的成果进行了小组交流讨论,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来自各方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展示的内容有了较全面、深刻、独到的见解。学生内心有着想展示思维成果的渴望与冲动,在展示中不断成就自我。课改,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以此激发学习动力。 教师的作用,就是把握课堂,引领点拨,以平等、民主、谦虚的态度与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课改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研究者、设计者。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锻炼了表达能力,课堂上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天地。 (作者系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 张 嫱) 课改助我“成名” 课改之初,我心里有个疙瘩:历史课老师不讲,学生怎么能弄懂几百、几千年前的事呢?什么“自主预习”、“自主探究”,我一概不信。那时,我对课改的抵触意见是很大的。可后来一次公开课,我要讲“科学技术”,这是历史课中最不好讲的,内容繁多且抽象,我以前教过几次,始终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怎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上好这节课,并且能理解会应用呢?我第一次主动想到了我校开展的新课改模式——“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出公开课上用新模式,心里忐忑不安。 幸好,我精心设计了一份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的学案。把课本中学生完全能自主预习的、必考的重要知识点,用知识梳理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来,然后用抢答的方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充分运用课改对学生、小组的评价激励方式,把一个小组8名学生紧紧捆绑在一起,展开小组间的竞赛。为了给小组争分,学生们争先恐后,抢答得异常激烈,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接着我把本课重难点设计成几个探究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如:比较《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相同点,归纳赵州桥、长城、故宫的建筑特点等。学生讨论得认真,回答更是积极踊跃。小组与小组竞争,同学与同学竞争。一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至少每人抢答过两次。高潮处,两名同学互不相让,一个同学的精彩见解没得到展示的机会,竟伤心地哭了…… 真是没有想到,平常一潭死水的历史课,竟然能上得如此激动人心,如此令学生兴奋。这节课受到学生与听课评委一致好评,让我有一课“成名”的感觉。 (作者系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二中学 王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