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20区域课改趋势展望

[db:作者]  2020-01-01 00:00:00  互联网

    教育改革是开启新时代的关键推动力。

    2019年,许多行业都在寻找灵魂:向成功者学习的时代正在过去,许多人都向成功者学习,结果是成功者成功了,自己还是自己。

    2020年,注定是极其关键的一年:中国教育已经有了顶层设计,时代期待着仁人志士基于顶层设计的教育创新。关键期的领创,可能意味着较长时期的领跑。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本报梳理出4个比较核心的问题,供教育主政者参考。

    乡村教育如何重新定义

    众多问题的核心往往只有一个问题。因为最核心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要么已经不再是问题,要么都能迎刃而解。

    就乡村和乡村教育而言,乡村空心化、乡土文化衰败、乡村人才匮乏、乡村教师缺乏、乡村教育凋零等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们。破解以上种种问题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问题的核心在于建立乡村及乡村教育的全新思维。在新思维、新理念之下,劣势能转化为优势,许多难题或将不复存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关于乡村及乡村教育的新思维,有一位学者始终在引领,他就是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

    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我们至少可以建立关于乡村及乡村教育的三种全新思维。

    其一,乡村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解药。工业文明虽然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便利,却并不能让人类拥有更美好的明天。张孝德认为,环境危机背后是人类生命、生活的危机。西方科技思维追求“局部最优,短期最好”,但“局部最优”不能解决整体问题,“短期最好”不能解决未来问题。把宏观问题分解为无数个微观问题的解决路径是行不通的。

    在张孝德看来,要拯救乡村,必须超越西方思维,走向东方思维。这就需要重新解读中国乡村文明,创造东方生活范式。《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其中“风”来自周朝乡村流行风,3000年前的中国农民过的是自由而诗意的生活。所以,乡村最大的魅力不是生产,而是生活;乡村最具价值的是文化。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是走向未来智慧的本。“不是我们拯救乡村,而是乡村拯救我们,是乡村拯救世界”。

    张孝德对生态乡村的生活作出了这样的展望: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用环保酵素洗衣洗发,出门开电动汽车,呼吸新鲜空气,吃有机食品,享受乡村诗意文化……

    其二,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就没有真正的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乡风如何文明?治理怎样有效?这些都离不开农民文明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助力与引领。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从乡村开始。而要让乡村文明复兴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复乡村教育。没有教育的乡村是没有希望的乡村,无论乡村产业有多大,都不能保证乡村文化与乡村文明的传承。

    其三,乡村是儿童教育和生活的天堂。“乡村是不能搞教育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张孝德经常在演讲中强调这一观点。在他看来,面向未来最好的儿童教育不是在城市,而是在乡村。乡村是距离自然最近的地方,乡村的特性与儿童的天性是吻合的。乡村是儿童教育和生活的天堂,是进行自然开慧教育的最好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乡村教育是决定乡村与中国未来的“一号工程”。

    不仅有理论引领,还有实践验证,张孝德5年前就在乡村启动了“亲情、亲乡土、亲自然”的“三亲教育”实验。如今,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关头三亲教育学校,已经吸引来自上海、沈阳、太原等大城市近20名家长带着孩子在关头村租房读书。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家长、孩子成为新村民,关头村依托教育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

    教师队伍建设怎样再出发

    教师素养决定教育质量。《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高质量、专业化、创新型”作为新时期教师队伍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基于党和国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在2019年4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教师发展遭遇到四大瓶颈。一是信念。一些教师对教育和教师的职责和使命缺乏深刻认识。二是激情。教师职业倦怠不容忽视。倦怠之下,难有发展。三是积累。缺乏丰富的积累,理论积累、阅读积累、实践积累、写作积累。四是思维。思维品质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综观各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名师工作室运行的创新性实践,不难看出这些创新多在“术”的层面,对于“积累”“思维”问题的破解会有价值,但对“信念”“激情”问题的破解收效甚微。我们认为,新时代教师不仅需要“术”的培训,而且需要“道”的修炼。

    “术”的强化与“道”的缺失,让广大教师难以体验到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幸福,从而导致较为普遍的职业倦怠。以前,教师职业倦怠多被归因为“待遇偏低”,但待遇的提升并没有让倦怠明显持续改善。在许多经济发达、教师年薪颇高的地区,教育局长、校长仍然头痛于“怎样激发教师工作的内驱力与创造性”。

    什么是真正的专业?心与技术的结合才是真正的专业。我们认为,“术”层面的教师成长与培训解决的主要是技术问题;“道”层面的教师成长与引领解决的主要是心灵问题,偏重于教师对自我生命的认知,对生命规律的把握,对教育信仰的坚守。

    为什么许多教师努力成长却难有突破?这是因为方式不对。一位教师能做好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家长沟通工作、学校安全工作,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每学期研读几本专业书籍,这样的教师在当前教育行业称得上是好教师。然而,这样的教师要想成为教育家型教师还比较困难:难在“道”,难在“心”,难在生命定位的提升。不解决“心”的问题,教师就难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勇敢的教育担当、前沿的教育思想,所以就难以成长为真正的教育专家,更别说教育家了。

    如果说“技术”的成长是一条横向直线的话,那么“心灵”的成长则是一条纵向直线,这两条直线构成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或者说构成了一个“十字架”。这就是当前教师所需要的成长模型。

    心灵成长或者说精神成长是教师成长的灵魂,专业成长是教师成长的基石。如果没有教师的精神成长,其专业成长也不可能有大的突破。所以,缺乏内在人格修炼的教师往往做不了自己生命的主人,甚至会给学生带去伤害。

    经由精神成长,教师才能发现、欣赏、活出自己,激活内在动力;看清困扰自己的模式,走出职业倦怠;提升精神海拔,看清学生的灵魂深处。引领教师精神成长才能让局长、校长摆脱难以激发教师工作内动力的苦恼,从最根本处提升教师团队的幸福指数,拥有一支幸福、担当、卓越的教师团队。

    为促进教师精神成长,本报对教师生命成长系列体验式培训课程进行升级,研发出五位一体的“明师吾行”系列课程。该课程用“体验式培训+导师讲座+助教引领+小组研讨+创编展示+任务驱动”的方式,唤醒、引领教师从自我生命的假主人走向自我生命的真主人,从遇事外求走向诸事内求,有效提升教师的成长意识,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我生命层级是一切外在成果的根源。我们期待该课程能为更多的教师成长助力。

    教育治理如何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教育行业而言,就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我们认为,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重建政校关系。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关系”之于人的重要性。就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而言,“关系”同样决定着教育品质。

    假如有一所现代化文明监狱,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让每堵墙都能说话”;非常重视专家引领,经常请专家或模范为犯人作报告;非常重视成长反馈,每次活动之后都让犯人写成长感悟……这样的教化一定有效果。但如果狱警丝毫不尊重犯人,他们的关系模式没有实质性改变,其教化效果又一定是非常有限的。可见,教化效果的核心在于“关系”。改革绝不能停留在技术与活动层面,必须触及关系与机制的核心。

    教育变革也是这个道理。教育教学效果的核心在于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性质。如果仅仅是活动丰富多彩、项目花样翻新,教学关系、师生关系没有改变升级,教育内涵难有质的提升。

    “关系”意味着一种机制。满堂灌的课堂机制决定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自学、展示、反馈的课堂机制决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同样,高控制的管理机制决定了管控型的政校关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管理机制决定了新型政校关系。

    我们认为,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重建五种关系:重建政校关系,重建校师关系,重建教学关系,重建师生关系,重建自我关系。其中,重建政校关系是基础和前提。

    为什么要重建政校关系?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校关系没有厘清政府与学校的职责界限,对学校管控、干扰过多。在基础教育领域经常能看到,政府部门的各项任务都压到学校头上,各种检查评估、材料方案让学校和教师应接不暇,以致校长、教师难以静下心来搞教育教学改革……对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将教师督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一半以上,坚决杜绝向教师强制摊派无关社会事务……

    建立新型政校关系的核心在于,给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为政校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学校与教师关系的性质,决定性地影响着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性质。

    重建校师关系的首要渠道是改变劳动关系激发教师活力。重建教学关系就是要改革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教学关系,将“以权威和输入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升级为“以对话和共创为中心”的教学关系。重建师生关系的要义在于,从权威控制型师生关系走向平等共创型师生关系。重建自我关系的核心是“醒心”,是唤醒学生内心的巨人……

    当前,许多区域和学校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方面都有了创新性举措,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果。期待更多的区域和学校推进再加力、举措再创新、成果再扩大。

    区域课改靠什么领跑

    这个世界有三类人:一是领创变革者,二是适应变革者,三是不知变革者。对有志于领创行业的区域教育主政者来说,在新时代背景下,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与设计必须读懂行业乃至中国发展大势,因为没有人是趋势的对手。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印发,可以看作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就是这个顶层设计的核心。

    我们认为,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就是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旗帜。区域课改靠什么领跑?我们提出“四化”供区域教育主政者参考:一是管理的人性化,这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没有人性化就难有真教育。二是样态的中国化,要让教育理念与实践根植于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三是育人的醒心化,真正唤醒心灵,才能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地;四是手段的现代化,这里的手段既包括技术又包括机制,既包括硬件又包括软件。这里主要就前“三化”适度拓展。

    管理的人性化。在现实中,“学校繁荣,教育衰败”的现象依然存在,把人当工具去成就“名校”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是非人性的教育。课改的实质是教育文化的重建,其核心本质是以人为本。是否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判断课改与否的核心依据。改造教学流程、编制导学案、进行小组建设、推进评价改革,这些都是手段,都是课改的“相”。以人为本才是“相”背后的“真”。就教师角色而言,教师不是权威, 而是“协助者”。就课改研究而言,要从研究“物”走向研究“人”。

    样态的中国化。走进发达区域的个别学校,设施是一流的,理念是先进的,教师是优秀的,然而总觉得缺少灵魂。这样的区域或学校,个别甚至已率先实现了教育现代化,但其教育现代化是“以西化中”而不是“以中化西”的现代化,或者说是西方教育理念在中国的现代化,而不是中国教育理念在中国的现代化。这样的教育现代化既少了一点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文化自信,又少了一点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担当。为什么中国教育不能去中国化?为什么要在“教育现代化”前面加上“中国特色”?因为去中国化的教育、缺失文化根脉的教育现代化,难以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教育要与世界教育对话,要为世界教育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就要创生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中国特色的教育实践。

    育人的醒心化。课改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改课,第二层次是改人,第三层次是改心。改心,就是让教育“醒心化”,唤醒学生内心的巨人,培养其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没有真正启动课改的多数学校而言,其教育变革多在技能层面,注重的是知识的讲授、记忆与训练,培养的学生也许能应付考试,但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就多数推进课改的学校而言,其教育变革多在思维层面,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学校正走在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路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将教育变革拉升到心性高度。综观历史,中国教育成功的核心就在于教人点亮心灯、明白做人的道理,就在于心性的唤醒与开发。所以,区域教育主政者必须站在“育人醒心化”的高度,首先唤醒自己的生命,进而唤醒校长教师的生命,才能唤醒更多受教育者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育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一个必须有国家思维、全球思维的时代。区域教育的规划与设计、变革与发展,必须顺应“四化”的大势,否则费尽辛苦爬上梯子的顶端,却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



/jiaoyu/zatan/2020-03-05/3599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