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1883—1967),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蠲叟、蠲戏老人,著名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著作有《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等。
清光绪14年,一个5岁的孩子第一次跟随父母回到故乡浙江绍兴上虞。就在这“世世以儒学著”的家族中,这个孩子接受了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为毕生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想到,中日甲午之战后,孩子的家也和当时的国一样遭受了巨大变故。家国之殇,让他在成年后痛定思痛。他去国离乡,求学西方,出入三教,最终归宗六艺。他就是著名理学大师马一浮。
作为有鲜明隐逸风格的国学大师,马一浮重视经典教育,倡导自由讲论,强调复性、修德。他的人文教育理念与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的博雅教育思想异曲同工。因此,他作为国学教育大家,能够将儒、释、道的思想与外国学术理念进行沟通与比较。他的教育思想是在大文化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他的教育心胸是开放的,他的办学实践既坚守了古人的“化育英才”之风,又蕴含新的时代精神。
尽管马一浮熟谙西学,但他在办学中并未引用时髦词汇,而是援引宋儒常用的“复性”二字来展示自己的教育宗旨。“复性”指恢复孟子所称的至善人性。马一浮的复性观虽出自传统,但与古人的观点又不相同。虽有恢复至善本性的意思,但不是对人的本性之善的一种简单回复,而是特别强调对天命之性回归的修养过程与方法。故此,他创办了以“复性”为名的书院。而复性书院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实践基地。
马一浮创办复性书院的初衷首先是针对学校教育体制的弊端,希望为学生提供一个不被世俗功利所席卷的单纯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安顿心灵;其次,马一浮创办书院讲授中国文化;再次,他建书院是弟子的建议;最后,独立讲学一直是马一浮的心愿。因此,复性书院的创办与运作最能体现马一浮的教育思想。
在马一浮的办学过程中,独立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为了保持书院的独立性,第一要学制独立。马一浮说:“书院本现行学制所无,不当有所隶属,愿政府视为例外,始终以宾礼处之。”他不希望书院依附于现行体制,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方案。比如,在入学选拔上,不以年龄为限,但必须有相当的程度;学习期限以三年为限,但可以放宽。二是学术独立。马一浮在办学时“确立六经为一切学术之原,泯旧日理学门户之见,亦不用近人依似之说,冀造成通儒醇儒”。他创办书院不是为了扩大书院影响,而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之真精神。三是保持政治、经济独立。复性书院本是应政府之邀而建,但马一浮希望书院只是一个纯粹研究传统学术的团体,不表达政治诉求,不参加任何政治运动;政府也不能干预院务教学,还要给予书院特许,免除师生兵役。
在教学内容方面,马一浮主要教授传统的“六艺”。他曾在浙江大学讲学,晓谕听众说:“使诸生于吾国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环境之陷溺,对自己完成人格,对国家社会乃可以担当大事。”“吾国固有之学术”就是马一浮所定义的国学。他在复性书院也以国学为主要讲学内容,讲的是以六经为主要承载,“统摄于一心”的“六艺(《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之道”。马一浮视国学为有生命力的学问,认为国学是人本心自具的德性之学,是活着的、从人心中自然流露的一贯之道。他对国学的创造性阐释,使国学教育获得全新意义。也因此,复性书院的教育重点在于德性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后人看来,这是马一浮对国学以及国学教育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在学习方法上,马一浮主张“工夫论”,并向学生推荐特殊的“读书法”。在马一浮看来“尽心知性,决非可自讲论而得,须是实下功夫”。因此,他在《复性书院学规》中提出了“工夫论”的纲领,意在救治学者的“心志之病”。关于读书,马一浮引《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然后教育学生:“观象,观变,观物,观生,观心,皆读书也。六合之内,便是一部大书。”此外,马一浮还指出了“局、杂、烦、固”等读书的弊病,帮助学生深入研习经典。他的方法虽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困难,但是让学生真正亲近了国学这门学问,真正将书读通了。
马一浮始终主张:“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因此,他毕生以“复性”为教育宗旨,以“六艺”为教学内容,注重“工夫”“读书”的教育方法,以期培养通儒式的人才。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精神至今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单位系北京敬德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