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教育检查的是是非非 □ 王 芳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

  检查的目的和意义,简单地说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督促,二是发现,三是补救,四是评估。“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接受检查,是履行职责的表现,是体制机制日益健全的必然要求,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桥梁”。必要的检查“是教育转型时期促进教育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多多益善,或者动辄即“检”。

  必要的检查必须“有”

  1. 涉及国家教育政策、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检查。如,校园、学生安全检查,“乱收费”、“减负”检查等等。

  2. 有关教育教学硬件设施、配套方面的检查。

  3. 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评估类检查。

  4. 正常的业务工作检查。

  这样的检查应该“弃”

  其实,被教师和学校反感和反对的,是过多过滥的检查,是基层造假性应对的检查,是只做表面文章、实际无关痛痒的检查,是前呼后拥、声势浩大的“派头”检查,是劳民伤财的检查。如,很多检查单纯地看资料、听汇报;很多检查目的性不强,属心血来潮式的“到下边去看一看”;有些检查是职能部门为了给领导表现“有活干”而想当然安排的,本就可有可无;有些检查是为了显示领导重视,等等。

  我为检查支几招

  既然很多检查被广大教师所诟病,那我们不妨改革一下检查的形式,这样也许既能达到目的,又能为人们所接受:

  1. 多些“一站式”检查。来得快,走得也快,尽量不给基层添麻烦。

  2. 多些“微服私访式”检查。这样才能摸实情,不至于被一些人为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特别是一些“越级”检查,提前告知,下面的几级就会“一致对外”,百般蒙蔽、造假。

  3. 多些抽检式检查。可以抽查单位,也可以抽查项目;不必每次都面面俱到。

  4. 多些轻车简从式检查。大可不必那么兴师动众、浩浩荡荡。

  5. 多些合并式检查。专项检查不一定专门做;几个检查可以一并来。主管部门必须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管住自己的职能部门(科室),不能“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今天你来,明天我往,使得基层整天疲于应付。

  6. 多些注重实效的检查。反对形式,注重实效;少看资料,少听汇报。

  殊途,也可以同归

  很多时候改变一下方式,不检查,同样可以达到检查的目的。这样的方式不妨一试:

  与其频繁检查,不如加大问责力度。一级抓一级,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与其频繁检查,不如狠抓导向与引领。政策导向,典型引领,有时比检查更实际,更能调动学校和教师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与其频繁检查,不如广开“问政”渠道。网络问教,热线电话,这些新形式有时比检查更具优越性。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中心小学)



/jiaoyu/zatan/2020-03-06/3664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