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模式助力教师成长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科研区本模式提升探索 □ 刘术红 房 萍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

  区域性教研机构如何为全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研服务,促进教师发展,真正起到教研机构的管理、服务功能?是按照“缺铁补铁”的方式,还是提供全方位“订单指导”?是仅仅定位于解决教师面临的当前问题,还是立足教师的长远发展?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他们通过自己的教科研探索,给出答案——“研、训、评、赛”四位一体,形成了丰台区特有的教师专业成长区本模式,同时,研训接地气、分类层级订单式培训、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和幸福发展,一直是他们的追求……

  2000年7月,北京市十二中高中部英语教师杨立宪成为一名教学新兵。初入讲坛,少不了迷茫和无助。就在此时,丰台分院组织了年轻教师新入职说课大赛,他的神经一下就“紧张”起来。外力的鞭策战胜了内心的“惰性”,他开始请教教研组老师,研读各种材料,最终在新入职教师说课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几年下来,杨立宪在通过比赛开展教研的活动中不断进步,他也在丰台区这种“研、训、评、赛”四位一体中感受到成长的乐趣。研讨课、公开课不断与他结缘,他不仅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分享给其他英语教师,更在一次次的展示课中得到自身提升。2011年,杨立宪老师荣获“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2012年3月,在北京市首届高中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中,他获得了一等奖,还入选了教育家成长工程,作为学员的他正向着专家型教师不断迈进。

  在杨立宪的一路成长中,丰台分院中学英语教研组的教研员留给他的最深印象就是——要求严格,工作严谨。“我们区里的教研活动从不糊弄,不断地督促我们认真思考,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杨立宪感谢这种严格。

  杨立宪的成长是北京丰台广大教师成长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不仅抓住新教师培训,更在诸多方面实现了飞跃:

  做强教研员队伍——10位特级教师、占全区一半以上的市级学科带头人聚集在此,为全区教师提供教研方面的保障支持,丰台分院已经成为丰台区的“人才高地”;

  转变教研员角色——教研员选择重心下移,让“教研员”这三个字成为“服务学校、发展教师”的代名词,在丰台区各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教室内,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提高服务质量——教研培训力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层推进,丰台分院在办院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研训一体”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三走向”的研究模式:即走向学科集体的主题研究、走向行政组织的专项研究(学校、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走向专家参与的项目研究;

  创新培训形式——以赛带训,通过比赛的形式带动各个层面教师发展,实实在在促进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丰台分院通过“教研组长行动研究”和联片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师发展平台和培养平台,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

  丰台分院在总结中指出,“十一五”期间丰台分院各学段教研指导的实效性不断提升、各学段科研先导的应用性不断提升、各层面研修培训的规范性不断提升、各层面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不断提升。“不断提升”已成为丰台分院对自己的执著要求。的确,多年来,丰台分院以“人才强院,和谐发展”为主线,依据“坚持一个原则,树立三个观念,争创五个一流”的整体办院思路,充分发挥教研、科研、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办学优势,在推进区域教育事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不久前出台的丰台分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5年,把丰台分院建成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数字化校园,建成人才聚集和谐发展的学习型校园;逐步构建优质、高效、满足教育现代化需求的五大中心,即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干部教师培训中心、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管理服务中心;逐步构建各级教育协调发展、互通互享的新机制,把丰台分院建设成为全区干部教师共同发展的教育基地。

  以上种种,无疑看出了丰台分院将目光聚焦在“教师”——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践行者身上。他们,在丰台教育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丰台教育提出“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人才强教”是丰台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丰台分院作为一所集结教研、科研、师训、干训、信息技术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机构,在“兼容并包,相互支持,人才强院,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更将其目光锁定在“人”这一核心点,落脚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和幸福发展”上。

  植根本土,要制造——“研、训、评、赛”丰台特色长效机制构建  

  众所周知,机制创新推动教育创新。自2005年始,丰台分院进行了体制内合并,开始从形式上达到了研训合一,并积极探索工作机制上的“研训一体”。在制度上严格规范,培训组织及实施也由分散进行变为继续教育办公室协调分院各教研室及其他相关处室协同实施。同时,从培训规划设计、课程申报审核、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评价等多方面促使研训一体的进程加快。

  “研训一体、突出设计、强化落实、整体提高”的工作思路一经提出,丰台分院便开始实行独具特色的培训机制。在这样的培训机制下,不仅有面向全体教师的课程体系,也有分层分类的专项培训,基本能做到“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研训一体”,促使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由单一角色逐步向研究者、引领者、培训者、服务者与组织者多重角色转变,承担“研”和“训”的双重任务,保障学员在“研”中“训”,“训”中“研”。丰台区将研和训放在同等的位置,在继续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设置了基础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在基础性课程中,“教材教法研究与实践”这些过去属于“研”范畴的内容也纳入到了课程体系中。同时基础性课程保障了均衡,发展性课程体现出层次。

  为了让“研训一体”落地,实现丰台制造,打造丰台本土特色品牌,丰台分院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教师专业成长区本模式,通过“研、训、评、赛”四个方面,全方位打造教师,使本区教师走上自主研修道路。“研”侧重于课程、教材、教学,“训”侧重于理念、理论、知识,“评”侧重于交流、研讨、点拨,“赛”侧重于展示、学习、锻炼。

  同时,全方位搭建骨干教师成长平台,助力骨干教师腾飞。丰台分院党总支书记郭刚山介绍,在“十一五”期间,全院通过六大途径打造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研修班聘请市区各级专家,依托首都高校的资源,与专家面对面探讨新课改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培训重心下移,建设教师发展工作站,到教师发展工作站所在学校听课指导,解决学校的校本研训和骨干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实行导师带教制度,“十一五”期间,参与导师带教活动的学员人数达868人,导师174人;开展骨干教师成长谈话指导,先后对35所中小学的58名教师进行了骨干成长指导,帮助他们对自己的业务发展进行诊断;开展各种教学竞赛,“师慧杯”、“创新杯”、基本功培训、优秀教学设计评比等项活动,为有作为的教师创造了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条件;硕博教师成长工程,引导硕博教师发挥自身研究特长,发现研究教学问题,促进专业成长。

  近期,作为丰台分院的一名教研员、市级学科带头人的管然荣老师,已经出版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专著《语文教学知与行》。“管老师非常适合搞研究,在学术上也很有造诣,这些年带领我区的语文教师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丰台分院副院长支梅说。

  在这种机制引领下,丰台分院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步成为丰台教育的智力集散地、人才高地、干部教师之家。

  兼顾各方,要创造——区本模式背后是个体新奇的组合

  近年来,丰台分院不仅“掂”出了教师在丰台教育中的“分量”,更为教师“增重”切实付诸行动。同时将“服务”作为丰台分院“研究、指导、管理”并列的一种职能。(下转14版)



/jiaoyu/zatan/2020-03-06/3713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