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中举办“第二届科技节”。(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施剑松
“围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区教委整体设计了19个项目,每项10所学校,引导学校重点推进。”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主任孙其军日前对记者说。
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近年来,全区紧紧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教育理念,牢牢树立全面育人的质量观,不断加强学校德育,深化课改,加强体育、科技、艺术教育,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
多年辛勤播下的素质教育种子“落地生根”,如今全区学校从校长到教师都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细心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由快乐地成长。
“三合七线”形成德育长效机制
谷林晓是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学生。这个12岁的小姑娘,曾在4年里坚持周末早上到地铁站为陌生路人免费送上热腾腾的粥,虽然曾经一次次被拒绝,但她一直坚持了下来。她也因此被评为当年的“朝阳区年度教育人物”。
将谷林晓这样热心公益的学生评为“年度教育人物”,彰显了朝阳区教委典型引路的德育工作的思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突出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来落实。为此,朝阳区通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三合七线”德育工作机制。
所谓“三合”,即在德育主体上,朝阳区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在德育内容上,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政治法制教育相结合;在德育途径上,坚持课堂育人与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相结合。
“七线”则是指成立区教委主任孙其军挂帅的“朝阳区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七大部门组成的“德育工作办公室”,内容涉及德育学段、队伍、宣传、研究、培训和活动管理等。在工作中,朝阳区还形成了内容涉及人员分工、经费保障、督导评价等六项德育管理制度。
通过几年精心培育,朝阳区推出了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如陈经纶中学的德育工作思维与实践框架经验,酒仙桥学区的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呼家楼学区的文明礼仪教育,黑庄户学区的道德大讲堂,花家地实验小学的家校联盟建设,安贞里学区的班级文化建设,白家庄小学的教师文化建设,等等。
高效课堂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上课铃声响起后,白家庄小学望京新城校区的张新老师走上讲台,这节数学课张老师要讲的内容是圆的认识。
与普通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是,上课时,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张老师在讲课中不时借助平板电脑的功能,与学生即时互动。遇到重点难点问题时,张老师还会与学生一起通过平板电脑玩起答题游戏。
如今,在朝阳区中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全区广大校长教师们的自觉行为。
在北京市区县中,朝阳区是较早组建课程改革研究中心的区县之一,早在多年前就构建起区域课程培训、审批、视导、校本课程审议评估等制度,加强区域层面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的规划管理与指导。
深化课程改革,必须健全评价体系。朝阳区较早开始探索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和学校评价改革,坚持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唯一标准原则,构建了过程考核和效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小学考核突出学业成就与身心健康并重,强调学生体质健康测评成绩的考核。质量评价将学科建设的过程纳入评价体系。”朝阳区教研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还鼓励各学校对照评审标准进一步规范管理、凝练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向课程要教学质量,前提是必须有一流的师资支撑。为此,朝阳区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加大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坚持人才强教,先后实施了两轮“双名工程”,眼下又着手实施第三轮 “双名工程”。
“我们探索建立人才梯度培养培训机制,依托骨干培训基地和境外研修基地,搭设多种平台,融通教研、科研、培训三条主线,充分发挥高层次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了一批有专业引领能力的带头人。”孙其军说。
校外教育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地处朝阳区南部的垂杨柳教辅中心,是一家新型校外教育机构。中心拥有39个活动场室,开设了科技、艺术、体育等26组76个活动项目,承担着垂杨柳学区14所小学1万多名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
垂杨柳教辅中心只是朝阳区在全区成立的六个教辅中心之一。为保障六个中心的运转,朝阳区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以垂杨柳教辅中心为例,朝阳区每年为中心投入50万元,还为学区内的每所学校拨付生均180元的活动费,用于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
“学生在中心参加校外课程化普及实践活动,不需要交活动费用。而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半天时间,中心都会向学区内的学校开放,开展学生校外实践拓展活动,甚至双休日和寒暑假也安排活动。”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什么如此重视校外教育?对此,朝阳区教委领导形成共识,校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兴趣爱好的培养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简单说,重视校外教育就是重视素质教育,就是在为国家不拘一格培养输送人才幼苗。
为进一步推动校外教育体系和场所建设,今年初朝阳区教委决定建立校外教育集团化管理模式,统筹6个教辅中心,采取整合校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学校“购买社会服务”等形式,与中小学建立30多个项目的共建合作关系,免费送课、送活动进学校。
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姜继为告诉记者,校外教育集团化管理模式将采取“双轨并行”的运行方式,区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成为双领导核心,统筹垂杨柳教辅中心、酒仙桥教辅中心等八个教辅中心开展校外教育工作。
加强体育帮学生摘掉“小眼镜”
在朝阳区中小学采访,记者观察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全区所有的中小学校,都有一个名叫“健康角”的地方。这个外观上看起来像个电话亭的地方,里面摆放了一套健康自助测试设备,师生可随时进去称体重、量身高。
小小“健康角”折射了朝阳区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一向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关心学生体质健康。2012年年底前,朝阳区教委就为全区所有中小学配了健康自助测试设备,目的就是提醒学生注意加强锻炼。
早在2011年,朝阳区就开始在全区中小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并将其列为朝阳区教育系统“素质教育八项工程”的重要内容。同时,设立了全市首家区级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中心。
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基础上,朝阳区鼓励学校自主开展体育课程改革,增强了体育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各学校相继开发出花式篮球、武术、跳绳操等70余项锻炼项目。全区还组织阳光体育系列竞赛活动,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区、横向贯通、上下联系的竞技项目。仅2013年就举办了26个大项比赛。
朝阳区还专门设立了体育特色项目专项基金,每年投入近千万元支持为学生特色化体育项目和体育社团提供资金支持,并制定了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配套政策,形成留住、使用、发展优秀体育人才的政策环境。
不仅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多年来,朝阳区一直充分发挥艺术、科技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全区学生艺术、科技工作发展。仅2013年北京市艺术节朝阳赛区,朝阳区参加集体项目、个人项目的学生就超过4万余人次。
“眼下,朝阳区学校体育体质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学生的体质明显改善,学生肥胖、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小眼镜’和‘小胖墩’明显少了。还取得了北京市第七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赛总分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孙其军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