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启动仪式上校县、校企集中签约
杨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成立
学生参加全国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获优异成绩
学院与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共建实训基地
学院水工实训大厅
学院机械加工实训车间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门1999年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1934年于右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创建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是我国举办职业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办学80年来,共培养15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陕西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省级以上奖励60多项。系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
学院占地面积1630亩,校舍建筑面积45.2万平方米,有标准化学生公寓20栋、食堂3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3亿元。拥有现代化、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室22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1个,校外产学研示范基地11个,具备职业训练、教学科研、技术交流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训体系。学院馆藏图书87.9万册,订阅期刊1300余种,电子图书62万册。
学院设有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交通与测绘工程、经济与贸易、机电工程、信息工程、旅游与管理、生物工程、生态环境工程、药物与化工、动物工程、文理分院等16个分院部。开设有农、林、水、建、理、工、管、经等8大类70个高职专业。其中有水利水电、生物技术等4个国家重点专业和生物制药等11个省级重点专业。国家部委在学院设有6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可承担176个高、中级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任务,形成了融短期技能培训、中长期职业培训、成人本科学历教育和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多形式、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名。拥有教授58名、副教授279名,具有“双师”素质教师310名。客座教授20多名,外聘教师300多名。拥有国家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和省级突出贡献和政府津贴专家8名,省级教学名师7名,省级师德标兵5名,省级和全国行业职教名师15名,国内外访问学者9名,形成了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学院教师主、参编正式出版教材500多种,发表论文21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900多篇,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精品课3门、省级精品课29门。
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的全国一流高职学院这一目标,坚持“致用以学,行知并进”的校训,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特色名校、合作办校、阳光治校”的“六校”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大力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和集团化办学,引企入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五个对接”和中高职教育“十个衔接”,狠抓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办学,学院办学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合作百县千企 实施集团办学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这几年风光无限:创造性地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开辟了高职院校校企校政合作的新路子,连续两年在国家教育部门会议上交流经验;组建职教集团,有效整合共享多方优势资源,创新合作育人新机制,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暨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上交流;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被国家教育部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地处西北,远离大城市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缘何能在高职院校中取得如此成绩,脱颖而出呢?
合作百县千企,搭建工学结合平台。遵循市场、教育两个规律,利用学校、社会两种资源,培养适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突破瓶颈的基本思路。学院于2007年启动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搭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毕业生就业的多功能开放平台。
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是利用陕西省教育部门与陕西省农业部门、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的共建优势及地处杨凌示范区的区位优势,以原有的校企合作为基础,与省内外100个左右的县、1000个左右的企业建立稳定的、联系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整合和统筹学院与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建立起紧密合作型、松散结合型、辐射互惠型三级联谊圈的校企、校政互惠共赢联合体。
目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与省内外142个县(区)政府,1185家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百县千企联姻工程的实施,不仅为学院毕业生顶岗实习、提前熟悉生产过程、熟悉工作流程提供了便利条件,更为毕业生尽早了解企业、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考察学生,知彼知己的相互选择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有了这一坚强的支撑平台,学院多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稳居96%以上,合作企业接收毕业生数量大幅提高。
组建职教集团,实现互惠互利多赢。2010年7月,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集团理事长单位。该集团肩负着整合陕西省内涉农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职业教育、师资、科研成果、实验实训、产业发展等多方资源,探索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和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机制,实现互惠互利多赢社会效应的历史使命。集团现有59个职业院校,77个企业,3个科研院所,共139个成员单位。其中33个企业在集团内职业院校中设立了人才培养基地、开办了51个订单班、设立了12类奖学金。
杨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运行至今,搭建了“校企、校政、校校”3个合作平台,构建“引企入校、校政合作、实训共享、现代学徒制、就业基地、顶岗实习、员工培训、教师锻炼、国际合作”9种合作模式,创新了学院12种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6大办学成效。
百县千企和集团化办学相得益彰,推进现代职教改革。学院按照“贴近行业、围绕专业、面向职业、服务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百县千企和职教集团的有效平台,积极吸引行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制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市场,大胆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范例,推广应用。创新形成了12个专业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许多已经成为引领同类专业发展的典范。建成了省级以上重点专业38个,省级以上重点实训基地18个,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教指委)62门,全面提升了毕业生素质和能力,提高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现代农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促进了五个有效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创新了九种合作模式:一是引企入校合作型中水模式。以全国500强企业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十五局有限公司、陕建集团总公司为代表。二是校政合作型彬县模式。以彬县、凤县等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为代表。三是共建实训基地型杨凌模式。以与杨凌示范区入区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为代表。四是共建就业基地型兵团模式。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合作就业单位为代表。五是员工培训型三木模式。以与陕西三木园林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为代表。六是教师锻炼型乐多收模式。以潍坊乐多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为代表。七是学生顶岗实习型柳工模式。以与广西柳工世源工程机械公司等企业合作为代表。八是国际合作交流型ESAF模式。指学院与法国ESAF公司等国外企业合作,4年选送60多名毕业生到国外创业就业的合作模式。九是现代学徒制型麦迪森模式。以学院与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合作为代表。
引企入校办学 共建企业学院
精准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2013年3月18日,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的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技术学院正式成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陕西高职院校首家引企入校办学的学校,实现了陕西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的一大创新。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基本形成了校企按需组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校企双方合作组建理事会,实施以“理事会+二级企业学院”为基本形式的引企入校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陕西建筑集团总公司合作组建了陕西建筑技术学院,与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与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用友新道师资研修院陕西分院,在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会计与审计等专业全面开展引企入校合作办学。
引企入校在实施教学时最大的优势便是学生可以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工作岗位的模拟体验,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情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操作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因而,杨凌职院毕业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有效结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理事会+企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共同进行专业、课程和实训条件建设,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共同进行教学实施、专业评价等工作,使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把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任务,把实际工作过程转换为学习性工作过程,构建了职业岗位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体系的专业教育模式,实现工作过程与学校教学过程相融合,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相一致。
丰富了“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和就业面向工作岗位的特点,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充实丰富了“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开发了“四基于四对接”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标准。依托与陕西建工集团成立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借鉴引进英国专业教学标准,按照“引进—消化—吸收—结合—总结—凝练—提升”的工作思路,基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设计、情境化模块式资源配置、层次性过程化考核4种理念,对接英国专业标准、国家教育教学标准、建筑行业职业标准、陕建集团岗位标准4个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以专业办学条件、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资源标准、专业评价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标准体系,形成了“四基于四对接”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标准,解决了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结合不紧密,专业教学资源配置不规范,缺乏典型性和先进性,专业评价标准不系统,考核内容单一等教学问题。
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国家、省级教学团队。通过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和培训基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同时积极实施“智力引进”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条件引进高素质企业技术骨干人才。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先后获省级和国家专业教学团队称号,团队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6门,带动了整个水利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形成了顶岗实习“48331”基本运行范式。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以“落实四个程序,融通八大环节,突破三大瓶颈,完成三项指标,实现一个目标”为核心内容的“48331”顶岗实习范式。即按照目标策划、目标控制、目标检查、目标改进四个程序,把顶岗实习贯穿在成立机构、落实制度、选择企业、定员顶岗、过程管理、考核评价、反馈信息、完善模本八个主要环节,破解落实顶岗实习单位难,顶岗实习过程管理难,顶岗实习结果考核评价难三大瓶颈,实现了毕业生顶岗实习率达到100%、顶岗实习半年时间保证率在100%、实习对口率90%以上,形成了从制度建设、运行机制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到信息反馈闭合循环发展的顶岗实习范式。
构建了校企互惠共建共赢实训基地模式。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二级企业学院合作企业利益,让合作企业优先参与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并将企业的文化元素引入校园,营造真实生产环境氛围,既锻炼了教师,又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了条件。如学院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训中心建设,其设计由合作企业陕西天元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实施,施工由合作企业中水十五局有限公司建设,监理由合作企业山西成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担任,企业在合作中赢得一定利润,调动了企业积极性,深化了校企合作友谊,真正实现互惠共建共赢。
以订单培养为突破口,推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建筑工程分院按照“联合策划合作方案、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共同打造教学团队、携手推进现场教学、协同实施双向管理”的原则,与中建三局、陕建集团、新疆建设兵团农十三师等企业深度合作,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订单班,并以此为突破口,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引进现代企业技术、促进校企文化融合,积极推进高职教育与产业对接。
这里的毕业生为何“不愁嫁”
4月29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设备与维护等专业的45名2015届毕业生,被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提前预定。
5月17日,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陕建五建集团合作组建的“五建班”订单班开班。建筑工程分院2012级的45名学生入选订单班。
……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学院在2009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作交流发言。2009年11月,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4月,被国家教育部门授予首批50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又一次在全国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为何“不愁嫁”,风景这边独好?
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构建工学结合开放平台。按照有为才能有位的理念和合作创新、共赢共进的原则,杨凌职院主动出击,大力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与省内外142个县(区)政府、1185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引企入校,办学入企,在企业建立共享型实训基地,企业在学院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遵循教育与市场两个规律,学校与政府、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多功能开放式综合平台,为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把握就业导向,贴近社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办学实践证明,专业与社会需求贴得紧,招生和就业都好。学院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就业率、报考率下降的专业,削减招生计划或停招,把教学资源转向更具优势的专业,通过开发、改造,使专业设置积极跟进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注重从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方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从源头上着手解决就业问题。学院近3年投入3亿多元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建立了12种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更加贴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学生综合素质更加适应社会需要。
立德树人,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素质齐头并进。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五育并荣,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确立“管理规范化,教育科学化,服务亲情化”的学生工作思路,将思想政治工作化虚为实,打造了学生素质教育工程、专家教授百场报告工程、社会实践育人工程、学生个性化教育工程、班主任知心工程、学生公寓亲情化服务工程等品牌载体,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质齐头并进,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全员参与,群策群力促就业。建立了“全校、全员、全过程参与就业”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负责、目标管理、权责统一、绩效考核”,规定不同层面的教职工分别承担帮助一定数量学生就业的任务,进行考核奖惩,促使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没有就业就没有学院的发展,没有学院的发展就没有每个教职工的发展”的观念和爱生如子的意识,把每个学生的事当作自己孩子的事,认真负责、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宣传、推介毕业生就业。同时,动员毕业生家长、外聘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兼职教师、校友会成员等多方力量,提供就业信息,开拓就业渠道。形成了“大家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行大船”的群势效应。
服务指导,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坚持“就业指标刚性化、就业任务全员化、就业信息网络化、就业面向社会化、就业重心基层化”的“五化”原则。一是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建立了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内引外联、辐射全国的就业信息网络,与1000多家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与30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二是依托引企入校合作机制,实施订单培训。三是学院加强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从就业理念、技巧等进行全方位指导。四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就业项目推进就业。五是加强对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帮扶,年均在毕业生中发放国家奖、助学金600多万元。五是创造条件,热情服务促就业。设有招聘大厅、洽谈室及大学生就业活动中心,为就业工作信息化管理、现场招聘和远程视频招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出口畅”赢得“进口旺”。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谨遵“致用以学,行知并进”的校训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特色名校、合作办校、阳光治校”的办学理念,围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一流职业大学的宏伟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组建职教集团,引企入校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使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就业,成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又一金字招牌。就业,让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声名远扬。在2014年全国大学生最难就业年,杨凌职院许多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数百名2015届毕业生已经被用人单位抢先预订。
今年六月,国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标志着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又一个春天的到来。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杨凌职院将按照“44369”的发展思路,坚持“照准目标,矢志不渝”的学院精神和六校办学理念,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培训与国际合作教育,构建中高本立交衔接体系,试办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紧密合作行业、企业,坚持特色办学,综合发展,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特色品牌专业,大力推进高职教育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的全国一流高职学院。(张 迪 裴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