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问题来了,怎么做思维导图?
知道了思维导图的作用和好处,请一定一定要记得以下的原则:
工具毕竟还是工具,检验一个知识点是不是真正地掌握了,关键还是要看这个知识点能不能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毕竟我们都不想囤积很多个T的思维导图,结果日子还依旧过得浑浑噩噩。
之前我就沉迷过研究所有的思维导图软件和如何做出更加优美华丽的思维导图,什么线条应该如何搭配、图标如何最大程度的美观、怎么样在分享后获得别人最多的赞美,结果就本末倒置了,完全不知道去内化各个知识点,更没有去把知识给应用起来,改变自己。
在做思维导图之前,可以参考以下的几个步骤:
1,确定思维导图的载体
现在流行的两种载体,分别是纸质版的思维导图和电子版的思维导图,每一种都有各个的优缺点,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和不同的任务要求,进行抉择。
现在我主要用电子版来做思维导图,看重的是方便携带,而且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来保存,随写随走,随写随取。
2,确定一个中心的主题
跟你在做演讲一样,你做的每一个思维导图都需要确定一个主题,依据这一个主题,再进行其他分支内容的整理、精简、概要和扩展等等。
当然如果主题下面的任何一个分支内容,你觉得特别重要,也可以单独开辟成一个主题,这样才能凸显它的重要性。
例如你在做《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思维导图时,主题一般情况下就是这本书的书名,接着你在各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类时,发现书中提到的一个方法:检视阅读法,对你来说特别有用,那么你就可以另外再做一个思维导图,专门来对这个方法进行归纳和整理。
3,在思维导图中录入重点
这里的重点,指的是主题下面的第二分支内容。一般来说,有些书的重点内容比较突出,书中会以加粗、划下划线标记出来,你可以一眼就知道这里是重点;但也有些书作者并没有给出哪一些是重点,你必须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筛选和区分。
例如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其实整本书的重点无非就这三个: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样的重点其实一目了然。
也有一些你得自己去抓重点,就像我上面所说的《学习之道》那样,做这种类型书籍的思维导图,考验的是你逻辑推导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4,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最后,即使你完成了一本书的思维导图,也并不代表着你就已经把所有的知识点给收入囊中,你还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现在我每当做完一本书的思维导图,都会按照以下的复习计划进行复习:
30分钟后:复习10分钟;
临近睡觉前:复习5分钟;
一个星期后:复习2-4分钟;
半个月之后:复习2分钟;
三个月之后:复习2分钟。
为什么我那么强调要对每一本书的思维导图进行及时的复习?
因为每一次复习都是对知识点进行再一次的感知过程,每一次感知,我们除了能巩固旧的知识之外,还有可能得到不同新的体会和感知。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当你回过头去重新品味旧的知识时,会有新的体会或者感悟的原因。
其次,在复习的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你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你就可以将剩余出来的注意力,投掷在那些你之前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的地方,这个知识点在你一次又一次琢磨中,或许能给你完全理解透彻。
最后的最后,正如我们古话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想要知道一件事物好不好,不是看别人怎么吹,怎么捧,关键还是要看你能不能迈出自己的脚步,自己去尝试一番。
希望对你们有用!